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類風濕一遇陰雨易加重,內服加外洗,疼痛消啦

播放GIF

小編導讀:

有人喜歡陰雨天,喜歡它浪漫、憂鬱,亦或帶點神秘的氣息。而有些人卻實在沒法喜歡陰雨天,其中就包括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大概是我們身邊的氣象預報員,一遇陰雨天,他們病情就易加重。陰雨天,有人街頭漫步,而他們只想家中臥床。今天分享一則類風濕關節炎醫案,看看醫生是怎麼幫助患者減輕痛苦的吧。

尚某,女,50歲。

患類風濕關節炎20餘年,手指及足趾關節腫大變形,腕、肘、踝、膝關節也腫大變形。手不能握拳,手腕、肘關節活動受限,踝、膝關節不能屈伸,行走困難,關節隨氣象變化而加劇。近幾天因陰雨綿綿,關節(四肢小關節)疼痛難忍,口服止痛片及強的松才可以暫時緩解。病人面色?白,飲食不佳,精神倦怠,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沉細而弱。

診斷:痹證。

辨證:氣血虛弱,肝脾腎虧損,風寒濕阻痹。

治法:益氣養血,調補肝脾腎,祛風除濕散寒,通經止痛。

方葯:

①八珍湯合獨活寄生東加減。

當歸10g,白芍10g,川芎10g,熟地黃10g,潞黨參20g,白朮10g,茯苓10g,甘草6g,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風10g,萆薢15g,松節15g,杜仲15g,巴戟天15g,懷牛膝10g。水煎服,每日1劑。

②外洗葯。

川烏30g,膽南星30g,半夏30g,桃仁30g,紅花30g,大黃30g,薑黃30g,伸筋草30g,舒筋草30g,松節30g,木瓜30g,秦艽30g,防風30g。

上藥煎水,倒入浴缸中,病人在浴缸中全身浸泡半小時至1小時,每日至少1次。

二診:內服、外洗1周後,病人關節疼痛減輕,精神好轉,脈、舌同前。葯已見效,繼續服用上方,並配合外洗方。

三診:又用藥1周,關節腫脹變形已無法改變,但關節的疼痛已明顯減輕,病人能拄拐杖行走,西藥強的松用量由15mg減至10mg,余症及舌脈同前。內服方中去牛膝、桑寄生,加桃仁10g、紅花10g、骨碎補15g,外洗方不變,再治療兩周。

四診:關節疼痛基本消失,強的松以5mg維持劑量繼續服用。精神好轉,能在庭園內慢慢緩行。外洗葯仍然堅持用;內服藥病人要求改為散劑服用。

潞黨參30g,紅參30g,生曬參30g,白朮30g,巴戟天30g,茯苓30g,薏苡仁30g,杜仲30g,川斷30g,骨碎補30g,防風30g,秦艽30g,萆薢30g,蓮子30g,芡實30g,枸杞子30g,當歸30g,黃芪30g,川芎30g,白芍30g,熟地黃30g,木香30g,甘草10g。

上藥共研為細末,每日服3次,每次5~10g,白開水沖服,或用蜂蜜調服亦可。若有外感發熱、咳嗽、嘔吐、腹瀉等,暫停服藥。

3個月後隨訪,病人病情已基本控制,強的松以每日2.5mg維持劑量服用。中藥散劑及外洗葯繼續堅持應用,可望控制病情的發展。

按:痹證多由人體正氣虧虛,氣血不足,肝脾腎虧損,加之風寒濕熱邪氣侵襲,阻滯經絡而發病。本病病情纏綿,病程較長,因氣象變化常反覆發作。經久不愈者,邪入筋骨,出現指(趾)關節變形,後累及腕、肘、踝、膝關節腫大僵硬變形。疾病發展到這種程度,治癒的可能性很小,尤其是腫大變形的關節,只有外科手術矯正可望恢復。但用中藥內服和外洗,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培補正氣,提高抗病能力,堅持治療,有望使病人減輕痛苦。

醫案很精彩,感覺沒看夠。

何處尋案?小編來薦。此案為江湖人稱「多寶道人」的李仲愚先生的臨床醫案。還想了解更多,請看這裡——

播放GIF

《 川派中醫藥名家系列叢書.李仲愚 》

(點擊封面,立即購買)

本書對李仲愚的學術思想、代表論著和臨床經驗進行基本的梳理和提煉。並從十二辟卦盛衰之理、寒溫心法、疼痛概說、兩個證治八法、癌症與結石等方面,重點闡述了李仲愚身心統一的哲學認知與性命雙融的綜合療法。此外,本書還公開了李仲愚先生自擬方劑和常用針灸驗方,並對其祖傳絕學杵針和指針療法、凈明動功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為後學者實踐提供指南。

播放GIF

▼ 往期精彩回顧 ▼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歡迎轉發給更多的人。您的轉發、點贊和評論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