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雲支持,俞永福創立了一家另類VC

12年後,俞永福再次回到VC行業

12年一個輪回。俞永福2006年從投資行業抽身創業,2018年再次回歸投資圈;當年全中國投資事件不足100起,如今中關村一個季度的投資數量可能就遠超當年。但過去12年創投行業的冷暖,創業者俞永福感同身受。

 

俞永福去年卸任阿里大娛樂班長之後,坊間就有傳聞他可能會去做投資。如今隨著e-WTP生態基金的成立,俞永福的新征程終於水落石出。

 

到目前為止,俞永福應該是阿里收購的所有公司中,在新平台進階職位最高、擔當角色最多的一位創業者:18位合夥人之一、高德董事長、阿里媽媽總裁、大娛樂班長、阿里戰略投資委員會委員……關於俞永福動向的各種猜測,都會被解讀成流言的種子。

 

即使去年爆出俞永福投身VC行業的新聞後,業界的關注點仍然集中在一個不確定性上:他到底是完全脫離阿里去做一支屬於自己的基金,還是在阿里平台之上做一支從屬於阿里、服務於阿里系的基金?

 

e-WTP生態基金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可以說“既是,也不是。”

 

e-WTP生態基金的基石投資人是阿里集團和螞蟻金服,即最大的出資人依然是阿里系;同時俞永福依然是阿里合夥人之一、高德董事長。馬雲說e-WTP生態基金始於阿里,就是這個意思。

 

但是,馬雲還說,e-WTP生態基金不止於阿里,更不屬於阿里。這句話從投資的角度理解,首先體現在開放性上。

 

阿里的投資風格,歷來是先投資,然後根據增長潛力和生態價值,再考慮是否控股甚至收購。俞永福說,e-WTP生態基金隻做創業者的副駕駛,投完之後,創業者拿誰的錢、選擇什麽樣的發展路線,自己說了算。換句話說,e-WTP生態基金不尋求主導被投公司的最終歸宿,很佛系。

 

所以,既不能把e-WTP生態基金看作是VC行業的又一堆毫無差異的美金,又不能把它等同於阿里集團、螞蟻金服的投資風格。這與阿里有關,也和俞永福有關,更與整個時代背景有關。

 

從深層次看,有這麽幾個原因:

 

1、e-WTP生態基金首期6億美金,投資的著眼點就是三個字:全球化。馬雲過去幾年行走全球政要、富豪之間,還真不是單純約飯。他說,“今天世界上有很多人反對全球化,但是我們知道,今天全球化的問題不是全球化造成的,而是全球化不夠完善所造成的。”

 

全球化不夠,一帶一路來湊。e-WTP生態基金看中的,就是一帶一路沿線的創業機會和基數龐大的年輕群體。e-WTP生態基金對投資標的的判斷原則,只有一個:業務從一開始就面向全球市場,而不把公司所在的國度、融資階段作為投資原則。

 

2、以往,中國的VC基金,要麽是產自美國、移民中國,要麽是立足中國、眼盯矽谷,投資範圍基本聚焦在太平洋兩岸。某種程度上,e-WTP生態基金是中國第一家真正立足全球市場特別是新興市場的VC。

 

過去20年,中美兩國的互聯網公司在做全球化布局時,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Global和Local的關係。美國公司全球化有余但本地化不足,中國公司本地化適應能力強但全球視野不夠。

 

俞永福為e-WTP生態基金的投資方向立下一個準則:Glocal,即被投企業不僅要有全球視野,還要有在陌生市場的適應能力、生存能力。“美國電商起來,是靠四個輪子的物流,中國電商起來,是靠三個輪子的快遞,你知道嗎?東南亞一些國家的電商配送目前主要靠兩個輪子,”俞永福說,“同樣的模式,在每個國家的落地方式卻有很大不同。”

 

3、在中美之外的市場,全球化動力不足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一缺錢二缺經驗。俞永福說e-WTP生態基金不會隻做一期基金,後面肯定還有規模更大的二期、三期基金。但錢不是最主要的。

 

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這是俞永福特別提到的一個理念。這句話最早出自紅杉資本,也被視為VC行業的最佳輸出模式:有經驗且已經成功的創業者用資本去鏈接新一代創業者,不僅給錢,還傳授經驗、協調資源。

 

知難行易。很多投資機構都知道這句話的價值,但能否做到又是另一回事。俞永福投資人出身,後來加入UC創業,阿里收購時用股票對價,估值近50億美金。前一段時間張一鳴與馬化騰朋友圈互懟時,有一張圖就是第一季度海外市場APP下載量排名,抖音排第二,排名第一的是UC。UC的持續成長讓早期投資人和阿里都賺到了。

 

UC的經歷,讓俞永福再做VC時有了三個優勢:第一、既經歷過從0到1的艱難,又見證過風口的曲折;第二、UC本身就是中國互聯網成功國際化的一個代表,俞永福對於Glocal並不陌生;第三、創業者俞永福幫投資人賺過錢,對於創業公司如何完成商業閉環心知肚明。

 

4、我之前在《早期投資已死》一文中提到過,投資行業越來越是互聯網巨頭必須做且擅長做的事情了,它們不僅有錢,還有資源、人才儲備等等。

 

既然e-WTP生態基金始於阿里,也就不可能不借力於阿里的生態,這是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不是包袱。馬雲說:“阿里巴巴……支持eWTP在物流、支付、交易方方面面的生態建設。”與傳統VC相比,這就是eWTP的門檻。

 

對於很多新興市場來說,目前依然處於流量紅利期,所以當地創業公司最缺的不是流量,而是配套設施。像阿里這樣的互聯網公司,經歷過全世界最大、競爭最激烈的新興市場的洗禮,現在又有現成的基礎設施可供移植,所以eWTP的背後,其實是一整套互聯網世界的中國模式、中國經驗,而不單純是錢。

 

eWTP生態基金相信的是民間力量對全球化的推動作用。

 

馬老師的座右銘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加入阿里四年,俞永福不僅給阿里送上了一個持續增長的UC,還把高德地圖從行業老二帶成了行業老大,又親歷過內容、廣告、投資等業務,他說阿里和馬雲對自己最大的改變是,以前自己是“因為看見,所以相信”,現在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從電商到支付再到雲計算,幾乎每一個重大業務開始的時候都不被外界看好,最後硬生生做出來,”俞永福說,“這就是相信的力量。”

 

當年帶UC時,即使年收入100億了,俞永福對公司的開支依然很謹慎,但在阿里這幾年,他學會了如何有價值地浪費錢。

 

“7年前阿里講去IOE、雲計算,沒人看好,但依然做了超大規模的資本、人才投入,今天終於開花結果,”俞永福說,“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創業公司不敢、不願意為明天做巨大投入,但大公司不一樣,而且必須這樣做。”

 

站在現在看未來與站在未來看現在,是不一樣的。投資人俞永福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