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80後白髮民警會讀心術,嫌疑人都認栽!「派出所裡的故事」

導語

長安君(ID:changan-j):最近,一位80後白髮民警「火了」。他叫張熠,1980年出生,2000年從警校畢業後一直在重慶巴南區警察分局工作,工作至今,頭髮都變白了。張熠說:「其實,白了頭髮沒得啥子。給人民群眾更多的安全感,我覺得我這頭髮白得很值。」他不僅工作兢兢業業,而且還會「讀心術」,嫌疑人都在他面前「認栽」。

長安君讀到這篇故事,不由得為這位基層民警點贊。這是一個普通民警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每天在千千萬萬個民警身上上演,共同築牢著平安中國的基石。

張熠指著自己幾年前拍的警官證上的照片說,「很多人不信我是80後」

安靜的審訊室,犯罪嫌疑人A某低頭沉默。明明證據就擺在眼前,管你問什麼,始終不開腔,這樣的「滾刀肉」往往考驗的不光是你的耐心,更是說話的技巧。

「來,我們嘮嘮家常。」迎面走來的白髮民警不急不躁,拉來凳子坐在A某旁邊,一雙大手輕輕拍了他的後背。

沒有硝煙的戰爭,就在這間審訊室裡展開,唇槍舌劍你來我往,看起來輕描淡寫,卻始終劍拔弩張。

「可以哦,你原來的工作不錯嘛,為啥非要乾違法的事嘛?」

「唉,這也是沒辦法。」

「哦嗬,認了嗦!」

5個小時後,A某一個不留神,間接承認了犯罪,勝負已分。

短兵相接,一間審訊室就是兩個人的戰場

一樁小案子,兩個嫌疑人都是「老油條」,商量好了死活不承認——一個閉口不言,一個滿口胡謅。所裡的民警幾個來回下來,始終問不出個所以然。

作為值班領導,張熠自然要出馬。「不開腔的先放到,我先問問這個話多的。」

審訊室裡,張熠和嫌疑人開始了交流。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張熠和嫌疑人從工作聊到生活,從生活再聊到家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看似和諧的一場龍門陣,吹牛的越發膨脹,話越來越多,張熠耐心地聽,眯成縫的眼睛,始終鎖定著嫌疑人的表現——表情、動作、神態、語言……張熠在等待,等待著對方疏忽大意的那一瞬間。

一個小時後,嫌疑人言語中透出了案件相關信息,張熠馬上掐住話頭,直指案件,對方一時語塞。張熠抓住機會,拋出手裡掌握的情況的一部分,讓對方感到措手不及。

嫌疑人依舊負隅頑抗,打算開口繼續編。「眼神開始飄,眼球往天上轉,這一看就是要說謊。」張熠馬上從對方的表情看出了意圖,打斷對方,繼續拋出手中掌握的其他線索。嫌疑人瞪圓了眼睛,一臉的不可置信,隨後長嘆一聲。

言語奏效,且正中靶心,後邊的審訊勢如破竹,案件已經算基本告破。整整兩頁的筆錄,張熠做得認真精細,放下筆錄紙,他又走向了另外一間審訊室。那裡,仍舊有一場硬仗要打。

讀心審人,閱歷、經驗、耐心、技巧都不能少

「審人,這是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閱歷、經驗、技巧,一樣都不能缺。」說起辦案子,張熠坦言有些民警可以很快掌握,而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掌握。「實際應用中,少一樣,都無法奏效。」

剛開始接觸案件時,張熠也是個菜鳥,但當時組裡的師傅們言傳身教,他也在大量案件中摸索,成長很快。「一年至少辦兩百個案子,都是在實際應用中摸索。」

幾年前,一個毒販被捕,在審訊室裡不發一言,不管誰說話,就像睡著了一樣,甚至讓人懷疑這人是否還有意識。

張熠看了一眼對方的樣子,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姓名、年齡、工作、朋友、家庭……張熠幾乎嘗試了所有能夠引起對方興趣的話題,對方始終沉默。

在審訊的第3個小時,張熠主動給對方端來了飯菜。毒販心理防線很強,但身體卻經不住,也是餓極了,狼吞虎咽吃起來。「慢點吃,莫搞急了,這有水。」張熠明白,這個時候,一定要讓對方感受到警方不是在害他,而是在給予幫助。飯後,張熠又遞上一支煙,「兄弟,整起,也休息一下!」江湖氣的言語最接地氣,最適合與此犯罪嫌疑人交流。

這一場心理對戰,足足持續了8個小時,而前7個小時,張熠都是在一個人「自言自語」,遞水,遞煙,無微不至。終於,在第7個小時,張熠問了一句:「兄弟,你有孩子沒得?」此刻,他敏銳地捕捉到,毒販狠狠地吸了一口煙。

這細微的動作一下子讓張熠瞪起了眼睛,他知道,家人必然是突破口!張熠說起了自己的經歷——因為工作忙,還沒有孩子,自己和妻子都很發愁,羨慕那些和孩子周末一起享受幸福的人。此話一出,毒販的手抖了一下,狠狠地撓了撓頭,並用微弱的聲音說了句:「我有個兒子,還小」。

切口打開了!張熠一邊緊盯著對方的動作、表情,一方面將話題繼續,從毒販的家人入手,提醒對方珍惜自己現在的生活,小心翼翼地拋出配合警方爭取寬大處理減刑的話題,另一方面將自己掌握的案件情況一點點滲透給對方。

情和法的雙管齊下,不到一個小時,毒販交代了所有的犯罪事實,並將自己的上線人員如數告知。8個小時後,整個案件告破。

休假查案,毒販的一句黑話吸引了他的注意

在採訪中,張熠經常會提到自己對於犯罪嫌疑人的警覺,像一種職業習慣,也為自己成功破案起到了保證。

「有時候,這種習慣讓我休假也難得清閑。」張熠回憶道,有一次自己剛和同事一起辦完案子,準備好好休息一下。「當時就有人提議到獅子橋那邊的魚館吃頓飯,然後趕緊補個好覺。我們商量了一下,就穿著便裝去了。」

剛剛走進餐館,坐在自己對桌的一個個頭不高、身材瘦瘦的男子就吸引了張熠的注意。

「通過面相,就覺得這個人像是吸毒人員。」張熠告訴記者。

就在張熠和同事在餐桌上聊天的時候,對桌的那名男子手裡的電話突然響了,張熠隱約覺得這個電話不尋常。

「這個人沒接電話之前,說話聲挺大。接起電話來,聲音故意壓低了一些,而且身子似乎還有意往裡面靠,就是不想讓別人聽見他在說什麼。」張熠回憶道,「引起我的注意是毒販的一句話,他說『籽籽在我這裡,等你到了,我出去就是了。』」

張熠曾抓過毒販,「籽籽」指的是麻古一類的毒品,眼前這個人很可能要和人進行毒品交易。

為了不打草驚蛇,張熠沒有採取行動,而是用眼神提醒身邊的同事,注意一下身後這個人的動向。

「大家在一起這麼久了,還是有些默契,然後我們就裝著繼續吃魚。」張熠回憶道,大概過了20分鐘,這名男子的電話又響了,他直接就朝著路邊的一輛廂型小客車走了過去。「看見他出去了,我們就喊老闆結帳,然後也順著往外面走。」

張熠和同事分別從四個方向圍向了廂型小客車,而此時兩名犯罪嫌疑人剛剛進行完交易。「他們還相互遞煙呢,我一把就抓住了之前吃魚的那個男子的肩膀,他轉過頭問我做啥子,我給他看了證件,然後他就不說話了。」

談及自己這麼多年的辦案經驗,張熠說,抓住細節和保持警覺是自己的職業習慣,也是自己破案的「法寶」。

多年來,張熠獲市警察局和分局嘉獎15次,其中,三等功三次,市局嘉獎7次,分局嘉獎5次。

聲明:本文轉自重慶晨報、新華網,在此致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