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還在討論“996”工作製? 廣州促消費新政鼓勵彈性作息

本報記者 杜弘禹 廣州報導

這段時間,因為辦公室新裝修,氣味不太好,黎佳(化名)的公司實施靈活的上班制度,活乾完就下班,甚至可以不用到辦公室坐班,只要完成分內工作就行,讓這位工作了5年的廣州女白領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在,不斷感慨要是一直這樣該多好。

最近有關“996”工作製的熱議,引發眾多上班族的共鳴。幾乎所有上班族都希望能更自由、合理和人性地分配自己的工作時間,不被工作“俘虜”。

而從政府角度出發,似乎也不希望人們一直被綁在辦公桌前。4月11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近日印發的《廣州市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9—2020年)》(簡稱《方案》)強調,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和彈性作息。

早在2015年,廣州就有過探索,彼時官方解讀這是指每周工作40小時不改變,但部門可根據工作安排,將40個小時安排在周一至五上午,使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起來休假,也就是更多人熟知的“2.5天小短假”制度。

廣州並非孤例,不少地方早已頒布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彈性作息和錯峰休假。

今年2月,河北發文鼓勵彈性作息。自2015年以來,江西、重慶、甘肅、廣西等地均頒布類似政策,更有江西上饒等部分地方或部門已進行實質探索。這些政策措施到底發揮了什麽作用?

從政策語境看,彈性作息始終與促進消費相關聯,當前在“穩消費”的背景下,這一探索能否有效落地,告別“雷聲大雨點小”?

多地探索2.5天小短假

由於不用打卡,黎佳一周的工作完成後,周五下午就可以抽半天時間拚個“小短假”,這一意外收獲的“福利”,讓她的周末遊擁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這正是廣州此番頒布政策希望看到的效果。上述《方案》表示,加快破解製約居民消費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居民消費潛力,並將旅遊擺在首位。

如何促進旅遊領域消費?《方案》除強調豐富旅遊產品、提高旅遊品質等之外,也在相關政策上也作出部署,“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和彈性作息”便是其一。

這並非廣州首次提出鼓勵實施彈性作息,2015年頒布的《廣州市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15-2020年)》,也將其作為政策亮點之一。

此後,2016年頒布的《廣東省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實施方案》也強調,鼓勵有條件的部門和企業探索錯峰休假和彈性作息,分段靈活安排休假,支持為職工在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造便利條件。

自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乾意見》中提出鼓勵彈性作息以來,國內至少已有10多個省份明確提出要探索這一休假制度。

今年2月份,河北頒布的《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9-2020年)》中明確要探索“2.5天小短假”。

此外,江西、山西、重慶、貴州和甘肅等也頗為積極,這些地區的一些城市甚至已落地探索,如江西省上饒、吉安,貴州省黔南州,山西省晉中市等。

以吉安為例,規定每年從4月1日至10月31日實行周五下午彈性作息制度,並且原則上每名工作人員每月可享有兩次周五下午調休安排。長沙市寧鄉縣旅遊局也規定,該部門每年夏季7月1日至10月1日實行周五下午與周末休假,半天假可用平時加班時間相抵。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層面,彈性作息多出現在促進消費或發展旅遊的政策文件之中,對此態度積極的城市制定政策的出發點也大多是為了促進旅遊業發展。

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創產業研究中心旅遊研究所所長劉思敏認為,在當前穩消費的背景下,旅遊是國民消費升級的重要路徑和載體,空間巨大。但其潛能的激活需要突破一些瓶頸,假日供給不足便是關鍵。當前,國民有強大的旅遊消費需求,也有越來越高的消費能力,但在休假時間上還有限制。因此,各級政府若能推動彈性作息,確實會有利於釋放消費潛能。

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平凡認為,此舉不僅能夠增加假日供給,更關鍵還在於能為公眾提供更豐富的時間選擇,由此帶來的靈活性也有利於推動旅遊消費。

政策為何難落地

尹瑜(化名)也是一名廣州白領,她對這一休假制度頗為期待。她所在的公司目前也實施了較為靈活的工作制度,但“彈性”僅限在一天之內,不能因為前4天加班了,周五就可休半天。

尹瑜說,如果未來在政策引導下能進一步升級,她就可以多利用2.5天的小短假在周邊旅遊,不必每次都在清明、五一等節假日扎堆旅遊,出行體驗也不好。

不過,想要實現這一說走就走的旅行,似乎並不容易。無論是彈性作息還是2.5天休假,喊了許多年,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真正落地實施的城市和企業寥寥無幾。

原因何在?劉思敏認為,從目前政策來看,對於彈性作息的表述多為“鼓勵”、“有條件”和“試行”,這就意味著不是強製的,而更多只是一種倡導,剛性和普及性不夠。

“帶薪休假是寫入法律的,這麽多年來的落實情況都差強人意,更別說‘彈性作息’了。”劉思敏說。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也注意到,上述多地儘管都明確要鼓勵探索實施彈性作息,但卻鮮有地方或部門對此頒布專門的配套政策或實施細則,指導性也較差。

這項備受上班族期待的探索,也就只能依靠企業主動實施。但從現實來看,企業的意願並不強。林平凡表示,由於沒有法律層面的依據或進一步要求,企業並不需要執行,相反,“多放假”無論如何都會對企業的生產秩序產生一定的影響。哪怕有部分企業有意願,但考慮行業、企業之間的差異性,這一制度也存在推廣難度。

有觀點指出,如何界定這0.5天假期也成現實問題,法律上這半天仍是上班時間。此前無論是上饒還是吉安,均規定“多休”的半天要從年休假中扣除,也說明了問題。

劉思敏還認為,從促進旅遊消費的角度來看,2.5天小短假所能產生的效用也未必有大家想象的那麽大。一方面,僅增加0.5天並不能從本質上改變周末的性質,甚至因為打亂了生產生活,招致企業抵觸。另一方面,當前我國假期不足的問題並非只是簡單的總量問題,而是一個結構性問題,即最缺的其實是帶薪休假。

劉思敏表示,我國有龐大的異地就業人口,探親需求巨大。中產階級旅遊需求日漸旺盛,更青睞長途旅行。我國大量旅遊資源集中在中西部,而消費力量在東部,跨度較大,需要時間。

不過,從廣州、河北等地的舉措來看,當前在穩消費及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等多重背景下,再加上公眾對於增加休假的強烈渴望,彈性作息或2.5天休假仍被政府、企業和市民頻頻提及。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就建議全國推行“2.5天小長假”,並認為可將“2.5天小長假”以條例化、制度化的形式加以明確,同時地方政府也要加強落實監督,對一些確實無法享受的員工還應當進一步完善補償機制。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但既然喊了這麽多年,各方也都還有很高積極性,一些城市可以先做一些調研,看看是否有落地可能,以及通過什麽配套政策能推動。”林平凡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