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兩兆表外資產回表衝擊多大?招行:不需啟動再融資

  作為理財產品餘額、表外理財產品餘額均在銀行業排名第二的招行,如何面對資管新規之下,表外資產回歸表內產生的衝擊?招行的理財業務該如何轉型,發起設立的資管子公司又將如何運作?

  不良在6年來首次實現“雙降”,招行會不會因此降低撥備覆蓋率?

  作為零售之王,招行的代銷管道究竟有多強勢?最先確立金融科技戰略並且真金白銀投入項目孵化,那麽金融科技對該行的客戶經營究竟起了何種作用?

  這些關乎招行是否能將股份行第一梯隊的優勢延續、在財報裡看不到的核心資訊,我們通過對招行高管層的現場採訪,深度剖析呈現。

  表外回表?沒事,壓力是不大的;

  代銷公募?我們必須是最猛的;

  不良雙降了就大幅降撥備?不存在的;

  金融科技怎麽玩?錢是繼續要投的。

  表外回表?沒事,壓力是不大的

  在打破嵌套、化解資金池、去錯配、淨值化轉型的強監管要求下,銀行理財的增速大幅放緩。而招行作為行業銀行業第二,其發展曲線與行業走向一致。

  招行的理財產品餘額在2016年末達到2.38兆,較15年的同比增速高達30.49%。這一數據到了17年,已經回落至2.19兆,縮減了1900億元,同比增速大幅放緩至1.42%。而這必然也影響了受託理財的收入,招行去年受託理財收入122.27億元,同比下降14.69%。原因主要有三層:招行階段性調降產品銷售費率讓利客戶、表外理財規模下降、以及招行在2016年優化了受託理財收入的權責核算。

  業界頗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如果按照資管新規的規定,龐大的表外資產回歸表內,招行資本金的壓力會有多大。對此,招行管理層給出的答案是:壓力不大,完全能夠消化。即使有部分資產需要按照監管要求回表,招行也不需要啟動再融資。

  為什麽?這與招行的表外資產結構有很大的關係。招商銀行副行長王良告訴記者,該行的表外資產大約2.1兆:其中,1.1兆為標準債券型資產;4000-5000億為股票型權益類資產;非標資產份額很小,只有約2000億元。

  根據現行監管要求,銀行理財投資非標債權資產的餘額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理財產品餘額的35%,或者總資產的4%。記者在兩者中擇取更嚴格的口徑測算(招行2017年末的資產總額為62976億元,則4%的非標太空為2519.04億元),招行非標規模距離紅線還有至少519億元的安全太空。

  “其實按照過去的規定,表外是不應該回表的,因為它既有優質資產,也有風險資產。而風險資產應該是由客戶自行承擔風險,如果回到表內,那就是剛性兌付。當然,如果監管將來正式作出要求,那麽我們一定按照監管要求調整。資管新規規定了一個過渡期,目前我們的表外非標資產以債權類為主,在過渡期內會自然到期兌付。所以,即使表外回表,也不會對我們造成太大的衝擊。”招商銀行副行長王良告訴記者。

  此外,行長田惠宇、常務副行長李浩等管理層還從招行資產負債平衡角度強調,招行零售為主的客戶和業務結構決定了招行的負債成本可以繼續保持優勢。目前,招行的資本內生能力較強,高級法下資本充足率達到15.48%,高於監管要求。特別是在2017年已啟動了優先股發行,所以即便表外資產回表,招行也無需啟動再融資。

  這就引出了另外一個關鍵性問題,即便表外資產回表對招行衝擊有限,然而招行2.19兆的理財業務如何轉型?

  招行長官層總結歸納的五點轉型方向是:

  一、經營公司化,即此次設立資管子公司,實現風險隔離;

  二、資產標準化,加大對債券、股票、資產證券化、現金管理等資產的配置;

  三、資金長期化,吸收更多穩定資金;

  四、理財產品淨值化,逐步打破剛兌;

  五、管理規範化,解決多層嵌套、期限錯配、非標佔比過高等問題。

  代銷公募?我們是猛的

  招行的管道對於基金公司來說,依舊是兵家必爭之地。去年,招行的公募基金代銷量和代理基金收入排名仍列行業第一。

  之所以強調“仍”,是因為雖然招行去年代銷開放式基金銷售額同比增長42.47%,達到7055億元,位列行業第一,但其收入同比前年是下降的。

  招行去年代理基金收入50.44億元,同比下降8.94%,該行稱主要原因是受政策和市場調整影響,代銷基金專戶業務收入出現下滑。但這樣的在招行自身的財富管理傭金收入裡面依舊佔據最大比例,而且對比與全行業,招行的代理基金收入還是第一。

  總而言之,即使賺得少了,招商去年代銷基金收入依舊是全行第一——因為同業也在降,因為人家賣得多。

  大幅降撥備?不存在的

  此前銀監會下發7號文,將一行一策、差異化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標準,對相關指標達標的銀行,適度下調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

  資產品質反轉、不良雙降的招行,被業界認為大概率能享受監管降撥備的紅利。截至去年末,招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262.11%,較上年末提高82.09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4.22%,較上年末提高0.85個百分點,均大幅高於同業。

  那麽,招行今年會降低撥備覆蓋了以釋放更多淨利潤嗎?招行行長田惠宇表示,招行的資產品質還將繼續好轉,但在整個經濟轉型周期,各種結構性矛盾仍在暴露,這些矛盾一定會傳導到銀行。因此,招行的撥備指標會保持基本穩定,不會大幅降低撥備。

  金融科技怎麽玩?錢是繼續要投的

  招行是最先高呼金融科技轉型,也是最先真金白銀投入轉向基金的銀行。

  去年,招行是用上一年度稅前利潤的1%來提取專項資金設立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大概投了7.9億元;而今年,招行將擴大到收入的1%來投入科技創新,一下子增加到了22.1億元。

  您肯定想問,招行對金融科技的投入,究竟對自身的業務提升起了多大作用?記者拎出了幾個要點:

  1、 招行APP中有62%的客服業務,是機器人在做;

  2、 信用卡智能微客服粉絲數超過一億,互動次數達到十億,2017年在信用卡流通戶上升26%的情況下,來電量下降11%,說明信用卡機器人發揮重要作用;

  3、 借記卡智能行銷平台通過大數據已經生成了3800個客戶標簽,實現客戶的精準行銷;

  4、零售智能風控可以在60秒內判斷並阻止交易風險,2017年零售客戶資產損失率降低90%。通過交易風險精準識別,目前90%的轉账和95%的登錄都不需要簡訊驗證碼,招行去年的簡訊費用節約了2700萬。

  這麽說來,我們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麽招行還要在金融科技繼續投錢了。

  記者內部了解到的資訊是:招行fintech基金大多數是支持業務部門和分行上報的一些創新項目,包括智慧社區平台、智慧出行、停車收費支付、智能保單管理之類的項目。值得一提的是,招行fintech基金支持的項目,遠不止停留在招行體系內,目前已經投入到了招行與外部機構合作的項目上。

  日前,招行與住建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億速碼數據處理有限責任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針對小額、高頻的公交出行移動支付領域,探索APP相互導流獲客。而這也是繼卡組織銀聯、第三方支付巨頭微信支付/支付寶之後,銀行業首次聯手行業職能機構加入公交出行移動支付戰局。

  項目落地後,億速碼“億碼通行APP”和招行APP的個人账戶將完成線下用戶轉化,兩者均可實現掃碼乘車;而借助億速碼的網絡,招行卡將可以實現閃付乘車。

  記者了解到,這個項目就得到了招行fintech基金的支持。

  以管中窺豹的角度,招行的fintech基金,正在一分一毫花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為這個銀行產生大的效益。這就不難理解招行為什麽還要繼續投錢了。

責任編輯:郭春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