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讀書到底有沒有用?這個村莊用一面牆回答了

讀書到底有沒有用?

湖南省瀏陽市沙市鎮的一個村莊

用一面牆回答了這個問題。

這個村叫秧田村,人口5000,

自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以來,

村裡有800多個孩子考出了農村,

其中包括26名博士和176名碩士。

秧田村用一堵兩層樓高的牆面,

記錄了村子裡迄今走出來的

26名博士的信息,

以及哈佛大學、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校名。

是用博士帽裝飾的大字——

“知識改變命運,文化孕育美德”,

“勤耕重教,耕讀傳承”。

這面村民們引以為豪的博士牆

見證了一個普通的村莊

一批批農村孩子通過讀書

改變了各自的命運。

人才輩出的博士村有啥秘訣?

秧田村何以成為高產學霸的博士村?僅僅因為一面頗具儀式感的博士牆嗎?顯然,有更深層的動力根植其中。那麽,長久以來驅動秧田村的孩子們在學術上不懈攀登的動力又從何而來呢?

勤耕重讀的好家風

67歲的羅建植是地地道道的瀏陽農民,他的兩個兒子羅洪濤和羅洪浪都曾是上海交通大學的博士生。

羅建植只有初中文憑,但他相信,即使借米吃飯,也要讓孩子讀書,那時候家裡窮,孩子讀書回來都要割牛草、挑水,從小就鍛煉了吃苦耐勞精神。

其實,在這個鄉村裡,每一家都有著勤耕重讀的好故事。

隨著村民們收入水準的提高,房屋越來越漂亮,道路越來越寬敞。但不變的是村民對“敬師長,信朋友,力耕種,勤誦讀”家訓的敬畏和追求。

崇文重教的文化熏陶

陳永流是秧田村文光書院的英語教師,他的學生中有4個全日製博士,他的兒子也是博士畢業。

陳永流所在的文光書院,每天早晨都有琅琅書聲傳出。據村民介紹,書院是清朝舉人彭子銓變賣家產,帶領當地開明鄉紳、各姓祠堂、名人踴躍捐資,籌款興建的。

如今,鄉賢們組織成立村教育基金會,對考取大學、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村民家庭進行獎勵並張榜表揚。鄉賢李昌開成立教育教學獎勵基金,為學校師生夥食費買單;黃蔚德捐出100萬元成立敬老愛親個人獎勵基金……

可以說,崇文重教的傳統深植於秧田村的文化土壤, 熏陶著這方土地上勤耕雨讀的人們。

重視榮譽的儀式感

為了鼓勵小孩讀書,每年高考成績揭曉,村幹部都會帶著400元獎勵金,去每個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家裡道賀。近些年,村裡將獎勵金提高到1000元,範圍也擴大了。產生博士的家庭,門前還會被貼上一個“書香家庭”的牌子,還會被加送一塊“博士匾”。

村民屈偉員的女兒屈婷是博士牆上第一個女博士。2003年,屈婷考入南開大學,一直讀到了博士。畢業後,她成為一名大學教師。

屈婷的家裡就有一塊“博士匾”,屈偉員將匾掛在客廳,進門即能看見,幾個大字印在一張紅色的紙上,裱在一個1米寬的金色外邊玻璃框裡:“恭維(意為恭喜——記者注)屈婷同學榮獲博士學位。”

博士村帶給我們哪些教育啟示?

其實,博士村因為其學霸氣質早已聞名全國,近些年,秧田村的博士牆還在不斷增添光芒。在人們普遍浮躁的今天,秧田村堅定地默默詮釋著“讀書改變命運”的真理,這真的是件很酷的事!

一定有人想問,博士村的成功能否複刻?老話說,十年育樹,百年育人。人才的培養不是朝夕之事,但我們一定可以從博士村的經驗中,獲得不少教育啟示。

父母尊重知識的態度,決定幾代人對待知識的態度

秧田村村民羅碧波說“自家的學風,是母親帶了好頭。”正是因為羅碧波母親對待知識嚴肅認真,“對書愛得一發不可收拾,現在每天還要堅持讀書兩三小時”,深刻影響到了這家人對於學習的熱情和對於知識的渴求。

尊重知識的態度是代代影響的。父母以身作則,孩子有樣學樣。無論在哪個年代,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都意義深刻,父母尊重知識的態度,決定著幾代人對待知識的態度。

言傳身教裡,孩子們學著母親愛上讀書;耳濡目染中,孩子們跟著長輩求知求實,這種對於知識的尊重代代相傳,代代影響。

你的一點一滴都透露給孩子學習意味著什麽

孩子對於學習的熱情不單單來源於課堂,更來源於日常,來源於父母的鼓勵。

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都可以透露給孩子學習的意義,點石成金,滴水成河,父母的每個行為都可以無聲地告訴孩子學習意味著什麽。父母對孩子學業的關注也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情。

秧田村村民羅建植的平板電腦裡裝滿了孩子有關學習的家庭照片,“高考成績單”,“博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這些照片不僅是孩子生活的記錄,也是在點滴中告訴孩子學習可以取得怎樣的成就,可以創造怎樣的奇跡,家裡的長輩如何以他們為榮,這樣的點滴會在無形中激發出孩子們最濃厚的學習興趣。

更重要的是,羅建植對孩子一路走來的學業成就如數家珍,這樣的重視程度無疑會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大動力。

“崇文”也要讓人們看到文化的力量,這會成為精神的鼓舞

博士村成為“博士村”絕非偶然。這一點從秧田村與周邊幾個村子一起成為了有名的“博士村群”中可見一斑。36名博士,八分之一的村民是大學生,這數字放在哪都讓人眼前一亮。況且他們還不是教育資源豐富的大城市,而是小鄉村。

博士扎堆,源於崇文重教。這裡“崇文重教”的風氣讓人們特別是下一代看到文化的力量,使人們受到精神的鼓舞。

蘇軾言“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正是這種力量成為了人們精神的鼓舞,改變了家園的環境氛圍。

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所說,“好家風、好鄉風、耕讀文化代代傳承,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不僅改變了村容村貌,更強化了精神文明建設‘內核’”。

尊師方能重教,要讓學子對老師心生“豔羨”

尊師方能重教,對教師行業的尊重是“重教”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步,只有讓學子對老師心生“豔羨”才能促進學生的求知欲,才能讓求學之風代代傳承。如果連教師行業都不能得到應有的尊敬,教育之路必將坎坷難行。

我們看到的“博士村”的成功,離不開村中教師的悉心栽培,也離不開不斷提高的工作待遇。

只有讓更多優秀的老師留下來,為老師們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才能更好地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欲,為孩子的未來鋪平道路。

只有更好的提高鄉村教師待遇,留住人才,才能有效的保證師資資源和教學力量。只有教師行業得到應有的尊敬,才能為培育人才提供更合理的社會環境,從而為人才返鄉提供鋪墊和可能,形成可循環的優秀人才鏈,不斷提高鄉村知識文化水準。

教育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革。

社會認可了更加多樣化的成功方式,

但讀書仍然是大多數人心中

不變的信條。

讀書無用的少數言論,

顯然不能堵住孩子們的耳朵,

更重要的是要打破蒙昧,

打開孩子們的世界,

真正喚起他們自發學習的動力。

因為教育不是灌輸,不是考高分,

而是喚醒,是點燃。

你從博士村的故事中

收獲了哪些啟示呢?

新聞來源 | 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

參考文章 |

中國教育報《一個小鄉村走出21位博士!這絕對不是偶然(啟示在哪裡?) | 特別關注》

光明日報《一個小鄉村走出21位博士——這個博士村有何“秘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