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樓夢:細品秦可卿的曲子,隱藏了大量信息

秦可卿是紅樓夢裡最有爭議也最令人著迷的人物,圍繞她的出身,死亡,以及生前與賈珍的關係,引發了後世關於紅學研究的諸多猜想。

要真正揭開秦可卿的神秘面紗,除了她的判詞,便是她的曲詞,可以更直觀地讓我們看到她的存在,對賈府尤其是寧國府所帶來的影響,有多深遠。

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她的曲詞,看看這支曲子裡到底隱藏了哪些深意。

【好事終】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按照十二釵判詞一一對應的關係,這一首是關於秦可卿的曲詞,曲名是《好事終》,可以說寓意深刻。

第一回裡,跛足道人曾吟唱好了歌,並對甄士隱說出一番“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的人生哲理,秦可卿的這首曲詞,“好事終”即有此意。

正如她托夢王熙鳳時所說,登高必跌重,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當事物到了一個極點時,就會朝著另一個極點轉化,正所謂盛極必衰也。

因此,曲名好事終,指的不僅是秦可卿之死,更暗示了賈府百年基業的徹底敗落。

相信不少讀者初讀紅樓時,對紅樓夢裡的詩詞深意大多是比較頭疼的,尤其關於秦可卿的這支曲子,更是難懂。

第一句“畫梁春盡落香塵”,我們很容易想到的是,它暗示了秦可卿於天香樓懸梁自縊一事。畫梁即雕梁畫棟,暗指天香樓。春盡寓意賈府敗落,秦可卿也曾說,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落香塵寓秦可卿之死。

再深一層來理解的話,“畫梁”不僅僅指天香樓,更指整個賈府,寓意榮華富貴,“畫梁春盡”即指榮華富貴的凋落,盛世繁華的散場。

黛玉的《葬花吟》裡有這樣幾句: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這幾句暗示的不僅是寶黛愛情的悲劇,也隱喻了家族衰亡。

柳永的詞裡有:惟有畫梁,新來雙燕,徹曙聞長歎。元好問有:多情惟有,畫梁雙燕,知道春歸處。溫庭筠有: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盧照鄰有: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鬱金香。

由此可知,畫梁不僅代指榮華富貴,還多借梁間燕子,有情的成分。這一句是否隱隱寫出秦可卿和賈珍的隱秘關係呢?

第二句,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起初,我常把它理解成秦可卿的風情月貌是造成賈府敗落的根本,但如果加上兩個詞“擅”“秉”,似乎作者並非有意將賈府之敗怪罪到一個女子頭上,而是對賈府子孫的極大嘲諷。

正因寧國府有賈珍、賈蓉父子,不僅有聚麀之誚,把整個寧國府險些翻了過來,且在賈珍父子眼中,不管是秦可卿,還是二尤,甚至是丫鬟小廝,都可以是他們皮膚之濫淫的工具。

整個寧國府,被賈珍這樣的賈府子孫弄的烏煙瘴氣,連尤氏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整個寧府上下綱紀敗壞,人倫盡失,把豪門貴族最後的一點臉面也都丟盡了,正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難怪柳湘蓮會說,東府裡除了門口的兩個石獅子,隻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

生活在寧府的秦可卿,面對餓狼一樣的公公,不聞不問的丈夫,想要潔身自好,談何容易?更何況,如果秦可卿也抵不住誘惑(或者是來自賈珍的逼迫),沉淪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那麽,賈珍作為賈府玉字輩子孫,上面還有賈母,賈赦,賈政等長輩,哪裡來的那麽大膽量,敢如此坑家敗業呢?這就不得不說早已撒手不管的寧府原來的家長賈敬。

第三句: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很多人對“箕裘頹墮皆從敬”這句理解不夠透徹,通俗地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把祖宗創下的基業一點一點敗光,是從賈敬開始的。

古語有: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後人即用“箕裘”比喻祖先創下的基業。箕裘頹墮就很好理解了,指賈府子孫不能繼承家業。

賈敬是賈府唯一走科舉出來的進士,本來可以憑著自己的能力,重振家族,但他卻選擇了消極避世,出城和道士胡羼去了。曹公一句“箕裘頹墮皆從敬”表達了對賈敬的批判。

我們知道,寧國府是長房,而賈敬又是賈府文字輩中的老大,且到了他這一輩,靠著自身能力躋身仕途,在過去來說,是大有可為的。如果足夠努力,即便沒有了祖宗余蔭,賈府依然可以屹立不倒。

但賈敬偏偏沒有帶好這個頭,而是拋家棄業,置一切於不顧,沒了大家長的管束和帶領,賈府子孫個個隻知安富尊榮,沒有一人為家業運籌謀劃,敗落也就隨之而來。

其實,即便賈敬沒有考上進士,也是可以憑著祖蔭,承襲爵位,依然可以把家治好。但他也沒有這麽做,而是直接撂挑子,把整個家業都丟給了不肖子賈珍,結果賈珍把寧府弄的髒亂不堪,一份家業都毀在他手裡。

從賈敬的不聞不問,曹公再次把賈府之敗上升到了家族的高度,認為賈府的衰亡,是從寧國府開始的,因此最終得出了“家事消亡首罪寧”的結論。

而這一切的本源,卻又是因情而起。賈敬絕親情而出家,賈珍因孽情而亂倫,秦可卿因月貌風情而喪命,也暗合了紅樓“大旨談情”四字。

綜合起來看秦可卿的這支曲子,特別有意思,它是層層遞進的關係。曹公由秦可卿入引,可能很多人都認為秦可卿是賈府敗落的起源,其實並不是。

緊接著,曹公借秦可卿引出了賈珍、賈蓉等一乾賈府的無恥子孫,正是他們的不能繼承家業導致了賈府之敗,而他們有此表現,卻又與另一人賈敬的撒手密切相關。

就這樣,層層推進,曹公又把家族敗落的矛頭指向了賈敬,又由賈敬上升到了寧府的高度,把賈府衰亡的起源,定罪在寧國府身上。這個寧國府,是以賈敬——賈珍——賈蓉三代為代表的賈府子孫所組成,而每一代幾乎都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

這個“罪過”最終被曹公總結為“宿孽總因情”,賈敬無情(無視親情)而出家,賈珍亂情(亂倫之情)而敗家,賈蓉更是成長為一個濫情之人,而不能繼家。

是以,脂硯齋批曰:是作者具菩薩之心、秉刀斧之筆,撰成此書,一字不可更,一語不可少。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