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后,母親,女將:三千年前的大女主傳奇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傳奇女性。

喜愛歷史的人,大概都會把殷墟列進有生之年必去清單裡。

畢竟那裡有20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出土了約15萬片甲骨,將中國有文字可考的信史追溯到了殷商時期。而且那裡曾是青銅時代的中心,保有青銅文化的巔峰之作……

現在的整個殷墟遺址保護區面積達36平方公里,開放供遊人參觀的包括兩部分,宗廟宮殿遺址和王陵遺址。

在王陵遺址保護區,相繼發現了13座商代王室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被專家學者譽為“第二個古埃及”。

可是,目前發掘出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陵墓,卻不在王陵區內,而是位於宗廟宮殿區,即大名鼎鼎的婦好墓。

幾千年來,不僅盜墓賊們沒想到,考古學者一度也差點錯過這裡,畢竟,誰能想到在宮殿區裡有陵墓呢?

1976年,考古隊在這裡挖掘到五米多時,大部分人都準備放棄了,認為出現的夯土只是普通宮牆遺址。

而一位叫做鄭振香的女性考古工作者卻堅持繼續,她認為建築基址不可能如此之深,夯土之下必有疑問,必須弄個水落石出。

5米,6米,7米,8米……

探鏟一次次向地下鏟去,穿過夯土,穿過濕泥,終於,在濕漉漉的黑泥之間,出現了一片紅色漆皮!

在第一季國家寶藏關於“婦好鴞尊”那集,節目組特別將已經88歲的鄭振香請到了演播室,她的學生也去到現場,學生說,幾十年前在殷墟發掘現場見到老師時,她手中的小鏟子已經被磨成杓子般大小了……

隨著那片漆皮出土的,是殷墟考古中最重要的發現——婦好墓。

正是因為鄭振香的堅持,在這裡不僅發掘出了近2000件精美的商代文物,更揭開了一個匿於史書的巾幗傳奇。

今日,在婦好墓遺址外,立著塊巨石,上面用甲骨文和簡體中文寫著——

“王后、母親、女將”

這三個重要的身份集於婦好一身,且不僅僅如此。

在當今時代,對女性最大的褒獎莫過於“獨立”,人格獨立,經濟獨立等。

獨立不是指孑然一身可以照顧好自己,而是在家庭、事業、興趣等人生的各個方面可以遊刃有余,近乎全能。

婦好,就是這樣一位3000年前的全能女性。

婦好婦好,其實,“婦”是尊稱,“好”是名字。在商代,有身份的婦女或女官才能被稱為“婦”。

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是商朝的王后,且極受寵愛,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多次出現武丁為婦好進行健康、生育等方面的卜問。

根據卜辭推斷,她育有一兒一女,且從陵墓出土的“司母辛鼎”中得到證實。

司母辛鼎是一件重型青銅器,號稱殷墟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鼎的內部刻有“司母辛”銘文。

“辛”是婦好的諡號,“司”應該解讀作“後”,是“偉大、了不起、敬愛”的意思,與“皇天后土”中的“後”同理。鼎內文字意思即為“獻給偉大的母親辛”。

最為人熟知的,目前出土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也是一樣道理。“戊”也是武丁的妻子,她在婦好去世後,繼任王后,去世後葬於王陵。

而婦好的陵寢卻不附庸於國王,它獨立於宮廟區域。

當時,國王武丁為解思念,在婦好去世後,讓她安葬於自己臥榻之側,並特意在陵墓之上再建了宗廟進行祭拜。

甚至,在後來,武丁為婦好操持了三次冥婚,將她許配給去世已久的商朝先王。

這在現代人看來也許無法理解,但對於迷信鬼神,崇尚天命的商代人而言,這正是對真愛離去難以釋懷的表現。

也許,武丁是希望祖先在陰世保護他的妻子,也許他認為,婦好的傑出完全可以與偉大的先王相提並論。

而婦好的傑出,大概也是武丁對她喜愛以及敬重有加的緣由。畢竟作為國王,武丁一共有64位妻子,但厚葬於宮廟區,且多次出現在卜辭記載中的,僅婦好一位!

在國家寶藏節目中出現過的文物“婦好鴞尊”,是婦好墓中出土的精美青銅器。

“鴞”就是貓頭鷹,被商朝人視為戰神,將戰神形象鑄為酒器,且陪葬入陵墓之中,可想而知婦好戰功何其顯赫。

在已破譯的商代甲骨卜辭中,有250多片與婦好有關,在古老的龜甲獸骨上,清楚記錄了她的生平活動——

她曾為商王武丁的軍隊征集兵員,並且她親自率兵征伐四方。

其中,她率領13000人征伐羌的那次戰爭,更是甲骨文中記錄的商王武丁時期征召軍旅人員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

數看歷史,講帝王將相風雲際會的多,巾幗英姿剛柔並濟的少。

我們知道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也聽聞過穆桂英掛帥出征的傳奇,但人們所津津樂道的這些女英雄,卻並無實據可考,僅僅來自於詩詞戲曲。

而婦好,婦好墓的發掘,婦好的存在,不僅豐富了歷史中女性的形象,更擴寬了我們對於一個古老王朝的想象。

哪怕她在3000年的時光中都沉默著,史書、詩歌、傳說裡都沒有她的影子,專家學者們對著甲骨上一次次出現的“婦好”兩字莫衷一是……

但是,當她穿越時光再現時,如一道璀璨的光填補上那些縫隙,這樣的出場方式,也像極了英雄。

在她的墓中還出土了兩把銅樾,樾是商代貴族使用的武器,像巨斧的形狀,婦好墓中的銅樾,如果加上木柄,重量在10千克以上,是目前發現的商代形體最大的銅樾。

在這兩把樾上都鑄有“婦好”銘文,是她本人使用兵器,可以想見,當年婦好持此大銅樾征戰四方的威武形象,所到之處,所向披靡……

婦好的傳奇不止於戰爭,戰場歸來,回到朝堂,她依然是商王朝重要的角色。

商朝是一個敬畏鬼神的王朝,當時社會生產力有限,人們將福禍因緣等寄托於上天啟示,認為是有鬼神在支配著人間事務,需要通過占卜、祭祀來了解鬼神意志,以判斷吉凶,這也成為商代政治生活中的主要內容。

甲骨上的裂紋和文字就是關於占卜內容的記錄。

在占卜前,需要先將龜甲獸骨清洗乾淨,整理平整,並鑽上小孔,小孔可以讓甲骨在祭祀儀式時,放於火上炙烤受熱後自然裂開。

卜官就是通過這個裂紋來占卜吉凶,並將占卜內容,以及最後實際的後果記錄於甲骨上。

這些記錄,成為後來我們了解商王朝的鑰匙。

能夠主持祭祀儀式,進行占卜的神職人員在商代的社會地位極高。

而婦好,就是這些神職人員之一。

有明確的甲骨文記載她曾主持祭天、祭祖等儀式,並作為卜官對占卜結果進行解讀、記錄……

台灣學者嚴一萍曾著《殷商史記》一書,其高職門為婦好作傳,稱她“外者為王前趨勢,掃除不庭,內者讚襄王室,昕夕從政,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而婦好俱得參與,其時女權之高,為我國歷史上所僅有。

這樣的“女權”,當然來自於實力。

據現在破譯甲骨文中所出現的女性形象,能夠帶兵打仗的僅有婦好,可見在當時,女性做為將領也是非常罕見的。

且武丁時期號稱商朝最為鼎盛時,並不乏精兵良將,婦好能從中脫穎而出,實在難得。

因為戰功赫赫,文武雙全,婦好多次被論功行賞,獲得商王賜封。

於是,她是王后,也是封建領主,她擁有自己的封地,除了和其它諸侯國一樣需按時像王庭納貢外,她享有封地內的一切權力,包括經濟以及軍隊等。

有考據證實,她的封地有兵力3000人,可推斷全部人口至少上萬。在商朝時期,這樣的規模都可算得上是城邦小國了。

因此,她是商王的妻子,是商朝的將軍,也是一方諸侯。她依靠出眾的能力站到了王國的頂端,家國都盡在掌握之中。

用今日的詞語來評價,這簡直是開掛的人生,完完全全的人生贏家!

在文物類節目國家寶藏關於婦好鴞尊那一集裡,由劉濤在舞台上演繹了一小段關於婦好的故事。劉濤就感慨:王后也好,女將軍也好,包括母親這種角色都演過,但是三者一體的傳奇女性,還從未見過,能有機會扮演簡直像圓夢一樣。

只是,可惜的是,也許操勞過度,也許是因為難產,也許因為戰爭,婦好在33歲時突然去世。

這個年紀在那個時代不算短壽,但相比武丁在位就有59年的時間,這傳奇的生命還是太過短暫了。

從她陵墓的規格和行製來看,並未提前進行規劃建造,而是匆匆下葬。

意外來得突然,但商王對她的思念,以及整個商王朝對她的感念,使得整個墓葬不曾怠慢半分——

所有陪葬品的擺放方式都是按照王陵傳統來設計的,而且所有隨葬器物都堪稱精品。

在出土陪葬品中,有與戰爭相關的青銅器,祭祀相關的甲骨,代表財富的海貝等外,還有精致的日常所用的骨雕,以及裝扮用的各色玉器,以及幾面青銅銅鏡……

當婦好脫下戰袍時,也是個對鏡貼花黃的柔軟女子。

她的美來自力量,也來自這複雜精彩的人生。

文物部門曾經組織過婦好墓出土文物的巡展,在展覽上,有一段簡短的介紹,將傳奇的婦好,曾經的商王朝,與我們今時今世連接了起來——

她是誰,她叫婦好,

是中國有史記載的第一位巾幗女將,

她的丈夫是商王武丁,在位59年,開創殷商盛世,

她居住的古城後來叫殷墟,是中國考古學的“聖地”,

生活的時代叫商城,是中國第二個王朝,

也是中國有文字歷史的開端……

在殷墟遺址保護區內,有很多石雕,都是根據婦好墓中出土的玉器形製進行仿製的。

而殷墟博物館裡,最精華最好的內容也都是來自婦好墓,來自與婦好有關的器物。

婦好墓的發掘原址現在對外開放,通過陵墓上複建的宗廟一層一層走下去,深深的黃土下,是一個方形墓坑,原有的文物已經都清理出來存入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了。剩下的唯一痕跡是墓坑底部地上的一抹朱砂紅……

講解員介紹說,這個墓坑深8米多,這一帶6米以下就有地下水浸入,挖掘時,底部都是濕泥,而婦好的棺槨和屍骨在這水中浸泡了3000年,在發掘時已經都蕩然無存,只剩這一抹棺槨外層的紅漆印進了地裡。

那是她留下的最後印記,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傳奇將永遠被講述,代代相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