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真的有「精盡人亡」?你的次數進度條到哪了?

很多人聽說「精盡而亡」都是從一些筆法春秋的文學作品,和一些博人眼球的媒體報導:男主人公縱慾過度,最終一命嗚呼。特別是一些精力比較旺盛的男性朋友們,在一些」感覺身體被掏空「的晚上,就難免開始擔心自己也有這麼一天。

關於「精盡而亡」也有很多言之鑿鑿的說法,什麼「男人一生只能射精6000次」,某某皇帝/名人就是精盡而亡的,那麼這個說法到底有科學依據嗎?

「 一輩子那麼長,6000次怎麼夠用? 」

首先我們要知道射精射的是什麼,因為很多鼓吹射精傷身理論的基礎都是「一滴精十滴血」。

每一次噴發出來的精液大約是2到6毫升;精液中95%是精漿,只有5%是精子。

精子產自睾丸,正常人每天大約產生1.5億個精子,從產生到成熟大約64到80天。

睾丸這個工廠7*24小時不停歇

精漿產自精囊腺與攝護腺,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無機鹽等,分泌速度也很快,都可以從每天吃的食物中不斷得到補充,只要營養充足,身體健康,就不會缺乏。

所以說男人的一生止步於6000次,或者7200次,這個次數也是非常隨便,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 轉折來了,精盡還是會發生的 」

雖說一生的射精次數是有限制,但精子可能會被暫時「清空」:如果在短時間內連續射精,前幾次會有較多的精子,後面就會明顯減少,甚至沒有。射出來的液體也只是精囊腺、攝護腺的分泌液,不含精子

「稀薄」的精液,圖片來自網路

男性也有專門針對這個情況的自我保護機制,即射精後暫時對性刺激沒有反應,即不應期。「精盡而亡」也因此更加不可能。

「 保持性活力的正確姿勢… 」

我們不鼓勵縱慾,也不鼓勵硬憋著,適當射精能夠緩解壓力,還能減少攝護腺炎的發生。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適當的頻率沒有一個普適性的建議,以個人不影響正常生活為宜。

要想提高性愛質量,延長高質量性愛時間,鍛煉、戒煙戒酒才是正道理。

千萬不要不當服用助興葯、壯陽葯,特別是本身就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血管畸形等疾病的人,導致發生猝死。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