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信銀行財務平衡術:容忍撥備覆蓋率降低,換取利潤增長

財技深如海,海亦有深淺,銀行的財報恐怕就是馬裡亞納海溝了。今天先試著聊聊撥備覆蓋率和淨利潤那點事。

案例是中信銀行。不粉亦不黑,隻舉案說財務。

中信銀行(601998.SH,0998.HK)日前發布了2018年報,營收與利潤增長四平八穩。財報顯示:中信銀行2018年的營收淨利潤繼續保持增長,實現營業收入1648.5億元,較同期相比增長5.2%;實現歸母淨利潤445.13億元,同比增長4.57%。

但與此同時,截至2018年底,中信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下降了11.46個百分點。

這兩者有啥關係?

不良率、貸款損失準備、撥備覆蓋率、撥貸比

在討論中信銀行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下四個重要的監管指標:不良率、貸款損失準備、撥備覆蓋率和撥貸比。

不良率的全稱為不良貸款率。按照貸款五級分類標準,銀行的貸款依次可分為正常類貸款、關注類貸款、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和損失類貸款。對各項貸款進行分類後,其後三類貸款合計為不良貸款。其計算公式為: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除不良率以外,貸款損失準備、撥備覆蓋率和撥貸比目前都遵循的是2011年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的《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管理辦法》(銀監會令2011年第4號)。其中撥貸比也稱為貸款撥備率。在該管理辦法中,對貸款損失準備、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都有明確的解釋和說明。

貸款損失準備指的是:商業銀行在成本中列支、用以抵禦貸款風險的準備金,不包括在利潤分配中計提的一般風險準備。

此外,銀行業監管機構設置貸款撥備率和撥備覆蓋率指標考核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的充足性。貸款撥備率為貸款損失準備與各項貸款餘額之比;撥備覆蓋率為貸款損失準備與不良貸款餘額之比。

了解完以上指標,接下來從中信銀行的年報數據看起。

不良貸款餘額增加,撥備覆蓋率走低

近幾年的年報數據顯示,中信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整體處於上升趨勢,而撥備覆蓋率除2017年出現增長以外,整體呈下降趨勢。

如上圖所示,截止2018年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為640.2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3.80億元,而撥備覆蓋率為157.98%,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1.46個百分點,較2013年的206.62%下降了近50個百分點。

通常來說,當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增多時,為了提高抗風險能力,其貸款損失準備的計提金額也會相應的增多,從而提高銀行的撥備覆蓋率。然而,從中信銀行的數據來看,不良貸款餘額持續增多,撥備覆蓋率卻出現了下滑。換句話說,2018年中信銀行的貸款損失準備計提要麽出現了下降、要麽就是維持不變或者是增速趕不上不良貸款餘額的增速,才會導致撥備覆蓋率出現下滑。

那麽,中信銀行的貸款損失撥備計提情況如何?與淨利潤又有何關係呢?

當期貸款損失撥備減少,增厚淨利潤

以下為中信銀行歷年貸款損失準備餘額及當期計提金額情況:

從數據來看,中信銀行的貸款損失準備金額整體呈增長趨勢。截至2018年末,中信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為1011.5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了102.51億元,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中信銀行2018年當期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額為477.53億元,同比減少了24.17億元。

中信銀行表示,撥備計提變動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本行不良貸款認定標準趨嚴,對於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二是本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及核銷力度,對於撥備消耗增加。

在這種情況下,中信銀行就面臨一個選擇:是努力維持撥備覆蓋率在去年的水準上,還是容忍撥備覆蓋率下降。

從安全性的角度來考慮,撥備覆蓋率更高,通常更安全,但是這會吞噬淨利潤。原理是:由於計提的不良貸款撥備會直接記入損益表衝減當期利潤,所以計提貸款損失撥備的多少對於銀行業績會有直接影響。當計提的撥備增多時,則可能會導致銀行的利潤減少。

這個影響會有多大呢?可以做一個假設:如果中信銀行2018年底的撥備覆蓋率維持在上年末的水準,會吞噬多少利潤?

如果撥備覆蓋率維持在上年水準,影響淨利潤或達70億

年報顯示,2018年中信銀行的歸母淨利潤為445.13億元,較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9.47億元。

2017年報報顯示,中信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為909.03億元,不良貸款總額為536.48億元,年末撥備覆蓋率為169.44%

如果2018年末中信銀行仍然維持169.44%的撥備覆蓋率,那麽,當2018年末中信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額上升至640.28億元後,公司的貸款損失準備餘額大約應在1085億元左右。

根據最新年報的貸款損失準備餘額數據來看,中信銀行想要把撥備覆蓋率維持在169.44%,則需要在增加大約70億元的貸款損失準備,這會很大程度上吞噬2018年的利潤,有可能導致歸母淨利潤同比明顯下滑。

撥備覆蓋率對利潤的影響:不止2018年

翻查過往財報,撥備覆蓋率下降對於利潤的貢獻不僅僅局限在2018年。

從歷年數據來看,過去幾年,中信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增長速度並不高,2014年至今增速均未超過5%。與此同時,該行的撥備卻整體呈現下行趨勢,除了2017年底較上年末小幅上升外,從2012年至今的年份,均同比下降。

過去幾年,撥備覆蓋率下降對於中信銀行歸母淨利潤的影響到底有多大?這其實並不是一道太難的算術題。

用容忍撥備覆蓋率下降來換取利潤增長的銀行並不僅有中信銀行一家。比如民生銀行,2018年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僅有1.03%,較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再次下降,年末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下降21.56%。

鄭州銀行更慘。2018年歸母淨利潤下滑28.53%,撥備覆蓋率下降52.91%。如果撥備覆蓋率保持不變,利潤會如何?

撥貸比仍處高位,核心指標滿足監管要求

話題回到中信銀行,撥備覆蓋率下降也與不良貸款餘額上升有關,而不良貸款餘額的上升又與監管政策收緊有一定關係。

年報顯示,由於中信銀行對於不良貸款的認定標準趨嚴,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使得不良貸款增加較多。截至2018年底,中信銀行不良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加103.80億元;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上升0.09個百分點,達到1.77%。

那麽,中信銀行的撥備覆蓋率下降,是否就意味著資產不夠安全呢?其實不是的。首先,中信銀行的撥備覆蓋率仍然滿足監管要求;其次,中信銀行的撥貸比其實在過去幾年整體上有上升趨勢——儘管在2018年同比有所下降。

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信銀行的撥貸比為2.8%,較上年同期下降了0.04個百分點。整體來看,中信銀行的撥貸比整體呈上升趨勢,雖然2018年出現微降,但仍處於高位,並滿足將按要求。

2018年2月28日根據原銀監會《關於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銀監發 [2018]7號)規定,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至120-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為1.5-2.5%,並對各股份製銀行實行差異化動態調整的撥備監管政策。

銀行財報,海一樣深。調一調,利潤總會有的,但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JW)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