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風雨人生,豪邁而行

時間過得真快,

又到了一年中的立秋時節。

在我們的印象中,

夏天仿佛還沒有過去,

秋天就已經來到了。

所謂一葉知秋,

到了立秋,

梧桐樹就開始落葉了。

正如《淮南子》中所說,

“見一葉而知歲之將暮”。

秋天,

降水減少,氣溫降低,

萬物從繁茂趨向蕭索。

西風,落葉,秋雨,寒蟬……

悲秋之情,自是難免的,

古人也將悲秋之情,

寫進了詩詞中。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這是張籍的思鄉之悲;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這是杜甫的家國之悲;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是李清照的身世之悲;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這是李煜的故國之悲。

可偏偏有一位詩人,

他有著與眾不同的豪情。

別人皆歎秋景寂寥悲涼,

他卻說秋日之好,

尤勝於春朝之時,

更能使他有別樣的興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劉禹錫,字夢得,

素有“詩豪”之稱,

這首《秋詞》就是他的作品。

雖是以秋為題,

卻沒有一絲悲涼之情,

反倒有一股豪邁之氣,

可誰知道,

在這豪邁之下,

卻是歷盡了波折呢?

劉禹錫是一個天才少年,

他二十二歲就考中了進士,

成為了朝廷命官。

年紀輕輕的他,

自然有著遠大的抱負,

他意圖進行政治改革,

實現自己濟世安民的理想。

他聯合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在唐順宗支持下進行了革新運動,

史稱永貞革新。

只可惜,

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由於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

這場轟轟烈烈的改革最終失敗了。

作為改革的主導者,

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

這就是著名的八司馬事件。

朗州,即今天的湖南常德,

當時是一個偏僻荒蕪之地。

躊躇滿志的劉禹錫,

自然是不甘心的。

劉禹錫創作了大量作品,

來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

其中一首,就是《秋詞》。

朗州這一待,就是近十年。

元和九年,

劉禹錫奉詔回京。

這本是一件好事,

可事情的發展卻出人意料。

回京次年,

劉禹錫寫了一首《玄都觀桃花》,

這首詩觸怒了當時的執政者,

竟要把劉禹錫貶到播州(今貴州遵義)去。

所幸有柳宗元等人求情,

才改任為連州(今廣東連州)刺史,

不過,這也是比朗州更遠的地方了。

難以想象,

此時的劉禹錫是什麽心情。

他默默收拾行囊,

來到了幾千里外的連州。

在連州期間,

他寫了一首《秋風引》。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劉禹錫《秋風引》

即使是豪邁過人的劉禹錫,

在二度被貶後,

心情也不會心平浪靜。

這首《秋風引》,

是劉禹錫唯一的悲秋之作。

足以顯現出他當時的迷茫。

元和十四年,

劉禹錫因母喪離開連州,

此時他已在連州待了五年。

在守孝過後,

劉禹錫被任為夔州(今重慶奉節)刺史。

過了三年,

調任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

又兩年,

劉禹錫奉旨調回洛陽。

從初次被貶到此時,

已過了二十三年。

“巴山楚水淒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

正是他貶謫生涯的寫照。

人生有多少個二十三年呢?

當初的劉禹錫,

是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

二十三年後,

他已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

倘若是一般人,

大概一腔熱血早已涼透,

只想平靜的安度晚年吧。

可劉禹錫畢竟是“詩豪”,

他的豪情從未退卻。

有一天,劉禹錫故地重遊,

來到昔日曾來過的玄都寺。

想到自己曾因《玄都寺桃花》被貶,

而歷盡了人生艱難苦痛,

不禁豪情頓生,

寫了一首《再遊玄都寺》。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劉禹錫《再遊玄都觀》

故地重遊,舊事重提,

人事變遷,桃花落盡,

可劉禹錫還是那個劉禹錫,

他沒有絲毫的畏懼,

在詩中再次諷刺了當時的權貴,

這樣的豪邁,

實在是令人敬佩。

會昌二年,

劉禹錫病逝於洛陽,

享年七十一歲。

感於他的事跡,

皇帝追贈他為戶部尚書,

葬在他的故鄉滎陽。

海明威曾說:

“人可以被毀滅,

但不能被打敗。”

這句話,

亦可以詮釋劉禹錫吧。

他是一位真正的硬漢,

不畏強權,敢言直書,

他也有過迷茫的時刻,

但在沉淪的人生中,

他始終保持著豪邁與樂觀。

劉禹錫,真無愧於“詩豪”之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