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灸哥論穴:肝俞穴的位置及功效

肝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或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開1.5寸)。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背闊肌、骶棘肌。皮膚由第八、九、十胸神經後支外側支重疊分布。穴位深部對第九肋間隙吶的結構。在胸、腹腔內則對應胸膜腔、肺、膈、肝、脾與胃。肝、脾為實質性器官,血液供應豐富。因此,如盲目針刺時,不能提插,不能撚轉,應立即起針,應嚴密觀察有無內出血現象。

肝俞穴歸屬足太陽膀胱經,疏肝利膽,理氣明目。有治療胃腸病、脊背痛、皮膚粗糙、老人斑、失眠等作用。現代臨床常應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結膜炎、夜盲症、近視等。

日常保健方面,指壓第九、十根胸椎之間左右2厘米處的「肝俞穴」,能使胃功能恢復正常,對於治療宿醉也有顯著功效,在指壓「肝俞」穴時,應握拳打。

穴位療法包括針刺、艾灸和按摩等方式。對於一般人來說,艾灸療法最為適合,因為不需要很專業的手法就可以做到。如果平時比較繁忙,也可以採用按摩方式進行日常的養生保健。

1.肝俞穴艾灸療法

將艾條點燃後,採用懸灸法放於穴位上方,距離皮膚約2~3厘米左右進行熏灸,一般每次灸10~15分鐘,兩側交替進行,以局部潮紅為度。每周艾灸一至三次或隔日艾灸一次。也可以採用艾灸工具施救,解放雙手。

2.肝俞穴按摩療法

兩手拇指指腹放置在患者的脾俞穴上,逐漸用力下壓,按而揉之,使患處產生酸、麻、脹、重的感覺。再用擦法,即來回摩擦穴位,使局部有熱感向內部深透,以皮膚潮紅為度。如此反覆操作10分鐘左右,可以每日按摩,主要看自己的時間。

穴位療法中,艾灸療法最為有效。無論是養生保健,還是調理治療,都可以經常艾灸。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期間不應著風受涼,應保持平和情緒。飯飽酒後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後毛孔舒張,故半小時內不宜洗澡,避免寒氣趁虛而入。艾灸一向講究循序漸進,堅持就會有效果。如果沒有艾灸條件,可以使用按摩療法。中醫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們國人共同去挖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