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莫非:新三板企業IPO熱潮緣何減退

莫非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今年3月以來,有14家新三板企業發布了終止上市輔導資訊,其中包括科曼股份、百川環能、奔朗新材等明星公司。另一組數據更加驚人。在2018年2月份之前,每月從證監會撤回申報材料的新三板企業不過一兩家,但3月份這個數字激增至15家,4月有4家,5月至今已有2家。如果說上市輔導僅僅是表達了對IPO“有想法”,那麽向證監會遞交材料,本來意味著正式加入排隊行列,但現在,新三板企業卻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新三板原是證監會專門為中小微企業便於到資本市場融資而開辟的一條專屬的、便捷的融資通道,意在解決中小微企業主機板上市條件不具備之困,此舉極大地豐富了資本市場內涵,推動了資本市場多層次體系建設。而且,隨著分層監管制度即將實施及新三板直接轉板機制的研究,新三板企業有望成為A股主機板市場的新生力量和備份大軍。

按道理,新三板通過IPO進入主機板市場,可讓其修成正果,在資本市場大展巨集圖,實現企業長遠發展戰略目標,這應是每個新三板企業所渴望的。可緣何進入2018年卻風向大變,不少企業從當地證監局申請終止上市輔導,或乾脆從證監會撤回了申請檔案?

《上海證券報》最新披露的案例顯示:新三板公司科潤智控2017年末實現淨利潤3209.7萬元,於2016年12月29日進入上市輔導期,並獲得了國機資本這樣的產業投資大佬“月台”,很有上市的可能,可最近卻對外宣稱因調整上市規劃,向浙江證監局申請終止上市輔導。達特照明和流金歲月兩家公司也從證監會撤回了申請檔案。

據分析,導致新三板企業IPO熱潮消退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證監會今年2月23日在《關於IPO被否企業作為標的資產參與上市公司重組交易的相關問題與解答》中明確提出,對於重組上市類交易,企業在IPO被否決後至少應運行3年才可籌劃重組上市。對於不構成重組上市的其他重組交易,證監會也將重點關注IPO被否的具體原因及整改情況等,這讓不少新三板企業明顯感覺到IPO審核趨嚴,有點望而生畏。

二是從去年證監會大發審委成立並運行以來,審核趨嚴,發審過會率大大降低,IPO企業的財務門檻在抬高。儘管淨利潤並不是衡量企業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但對於此前蜂擁發布輔導公告的新三板擬IPO企業來說,一些公司的營收規模過小,年淨利潤不過兩三千萬元,即便到2018年末也無法達到證監會規定的要求,於是打起了“退堂鼓”,知難而退。

三是現在IPO堰塞湖基本疏通了,留在排隊名單上風險非常大,於是一些新三板企業審時度勢,先撤下來靜觀其變,伺機而動。

四是一些新三板企業打起了並購主意,等待大型A股主機板上市公司收購,“坐享其成”,可省去很多麻煩。如今新三板已成為A股市場的最大並購池,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企業已成“時髦”,一些擬IPO公司也紛紛加入被並購的陣營。

據Choice數據統計,3月份以來上市公司並購掛牌公司的案例達到24個,其中有5家新三板公司均曾有意IPO。目前在這方面表現最為突出的新三板公司主要有康澤藥業、曠遠能源、狼和醫療、龍鐵縱橫和歐神諾。此外,龍鐵縱橫儘管IPO主機板上市希望非常大,卻也擬作價6億元向上市公司遠望谷出售100%股權。

儘管新三板企業IPO熱潮減退對資本市場發展不會產生太大阻礙,但監管部門無論如何都應對此現象重視。

因為優質新三板公司如果缺乏通過IPO進軍主機板市場的信心和勇氣,對企業來說,其發展將會受到較大的融資製約,要發展壯大非常困難,畢竟新三板融資能力和融資數額都非常有限。

尤其這種行為不利於很好地推行新三板市場分層監管制度的實施,使主機板市場的企業缺乏競爭壓力,不利於新三板市場激勵機制和優勝劣汰機制的形成。一句話,不利於整個資本市場生態化建設。

進一步講,新三板公司IPO熱潮減退也折射出資本市場監管制度的缺陷:監管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主機板市場的門檻有待進一步降低,以便為更多的新三板企業進入主機板市場融資、真正消除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困局創造條件。比如在中小企業資產規模、生產經營規模、淨利潤等方面的審核指標可適當再降低,達到一個真正符合新三板企業進入主機板市場的實際能力。這些問題解決好了,可重新引發新三板企業IPO熱潮,為推動資本市場繁榮和生態化營造有利的環境。

(作者為財經時評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