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深大通罕見暴力抗法:青島原首富被查 業績巨虧23億

董事長辭職。

深大通暴力抗法“高調”曝光後,該事件還在持續發酵,董事長辭職、實控人被查、業績巨虧、子公司暴雷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

深大通暴力抗法後,5月27日,深圳大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大通)又傳來噩耗,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收到袁娜的辭職報告。因工作原因,袁娜向公司董事會提出辭職,辭去董事長職務,辭職後仍擔任董事職務及公司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

該事件起源於證監會稽查人員前往深大通送達《調查通知書》時,公司相關人員拒絕接收,並對稽查人員進行人身和言語上的攻擊。5月22日晚間,在警方的見證下,證監會稽查人員將《調查通知書》留置在深大通辦公地,終於完成送達程序。

事件發生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公開表示,深大通被立案調查後暴力抗法,嚴重破壞了國家法律嚴肅性,嚴重影響資本市場的正常法制環境。下一步證監會將依法查處相關案件,處理相關人員,有關情況會繼續公開。

隨後兩天,深大通連續發布兩篇致歉公告,5月25日,深大通及實控人薑劍在官方微信發布致歉信。而5月26日,深大通發布的致歉公告與官方微信發布的致歉聲明大體一致。深大通方便表示,“事件發生後,公司全體董監高及實際控制人立即進行了深刻反省。在此,我們全體鄭重向社會公眾、投資者、證券監管機構表達誠摯的歉意。”

在道歉信的基礎上,5月26日晚間的公告中進一步披露整改措施,立即辭退相關三名涉事人員、免除涉事人員所屬深圳大通致遠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職務、公司董事長引咎辭職,辭職後仍將積極配合調查工作等。

事實上,早在2018年夏天,深大通實際控制人薑劍及深大通相關高管就曾出現不配合證監會檢查的情況。薑劍極為神秘,可查資料較少。天眼查顯示,薑劍曾在超過10家公司擔任過高管或股東,薑劍第一家公司是成立於1994年的青島亞星實業有限公司,薑劍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和總經理。

相關法律人士對時間財經表示,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將會構成妨害公務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現在主要問題調查該事件的主要負責人,來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暴力抗法

深大通此次暴力抗法並非沒有前兆。早在2018年年6、7月份,證監會稽查人員前往深大通控股方辦公地青島開展監督檢查。當時,深大通董秘、財務總監二人接待了稽查人員。但是在交流過程中,董秘借口外出,一直未歸。財務總監在執法文書上簽了字,卻並非自己的名字,而是“深大通”三個字。

證監會調查人員對媒體表示,之前這個公司,去年七八月份的時候就不配合執法工作。當時執法人員也去過,他們在青島的辦公室,他們也是不配合。此次就是因為對他的不配合調查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另外一撥執法人員,在青島他們的辦公地見到了他們的董秘,董秘當場就拒絕簽收執法文書。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與稽查人員起衝突的當日(5月22日)晚間,深大通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李雪燕的辭職報告。因個人原因,李雪燕辭去公司董事會秘書的職務,仍擔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長等其他職務。

中國證券報發表評論稱,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眼下,資本市場違法違規問題,既包括上市公司自身問題,又有監管問題,也有市場問題。因此,強監管是一套組合拳,需要立法、司法、執法等部門形成合力。由此,也才能真正讓做壞事的人必須付出代價,讓心存僥幸的人及時收手,讓敬畏法治理念入腦入心,讓資本市場在陽光下運行。

癡迷炒作概念

除了此次暴力抗法外,深大通還是一家癡迷概念炒作的公司,上市25年來,深大通曾多次轉換主營業務,還曾追過房地產、區塊鏈、工業大麻的風口。

工業大麻可以稱作2019年第一個風口,深大通迅速轉向了這一風向標。4月17日,深大通發布公告稱,與北京天益新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擬共同成立大通-新麻有限合夥企業,規模不超過10億元人民幣,採用雙GP管理模式,投資工業大麻的全產業鏈整合及拓展、CBD產品的研發及境內外銷售,並將就區塊鏈與工業大麻業務場景的切入和深度結合進行探索,以獲取協同效應和價值釋放。

時隔一個月,深交所便在5月22日對深大通下發關注函稱,請說明公司是否真正具備工業大麻業務相關的技術儲備及相應開展條件,是否存在利用工業大麻炒作概念的情形。

在2018年區塊鏈風口,正是區塊鏈“三點鍾群”引爆輿論,深大通的動作可謂極快,同年2月份,深大通發布公告稱將收購兩家區塊鏈公司,擬涉足區塊鏈行業。

同年8月上述收購慘遭失敗,深大通稱,因與交易對手方未能在核心交易條款及相關資料的提供、核查等方面達成一致意見等原因,公司決定終止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

問題重重

2015年左右,公司原有主業房地產業務呈現下滑趨勢。薑劍主導下的深大通在2014年提出了“積極探討新型盈利模式”。

2015年7月23日,宣布停牌的深大通揭開了重大資產重組的面紗。相關公告顯示,深大通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曹林芳等3名股東合計持有的冉十科技100%股權和夏東明、朱蘭英、修淶貴等8名股東合計持有的視科傳媒100%股權,兩家公司交易總額合計27.5億元。

轉型傳媒業的深大通,經營情況也不容樂觀。2018年,深大通實現營業收入25.91億元,儘管如此,深大通2018年依舊出現了歸母淨虧損23.49億元,同比減少756.46%。收購的上述兩家子公司也相繼“爆雷”,導致巨額商譽減值。

時間財經注意到,一封深交所於5月16日下發的年報問詢函,這封問詢函涉及深大通旗下浙江視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視科傳媒”)原創始人和主要經營者夏東明,而後者因涉嫌P2P非法集資案件已被采取刑事強製措施。

而冉十科技卻在連續4年淨利潤持續增長,累計實現淨利潤與承諾利潤相差不過760萬元的情況下,被深大通計提了7.83億元商譽(佔冉十科技商譽總值9.18億元的85.29%)。這也就意味著,冉十科技原股東及經營團隊將面臨超10億元的業績補償。

深交所在此次年報問詢函中顯示,視科傳媒2015年至2017年累計業績完成率為102.15%,而其業績承諾期內最後一個會計年度虧損,實現淨利潤為-36945.10萬元。請深大通說明視科傳媒在連續三年業績承諾達標率接近100%後出現業績下滑的具體原因,在此基礎上說明你公司收購視科傳媒時進行收益法評估的各項假設是否發生重大不利變化、相關參數選取是否與實際不符等。

除此之外,今年5月初,有媒體報導,深大通董事曹建發、小股東李勇實名舉報與深大通相關的兩隻並購基金,穿透底層資產後,可能存在虛構貿易、套取上市公司資金和信用的情況。並購基金的資金流向了與深大通實際控制人薑劍及其一致行動人存在關聯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2017年、2018年深大通曾多次買入“空殼公司”,其中2018年收購/設立的多家子公司,對外公布的辦公地址與實際情況不符,“辦公”地均“查無此公司”。

青島首富

時間財經查閱深大通歷年公告發現,其控股股東是青島亞星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青島亞星),實際控制人為薑劍,此人極為神秘,幾乎從未在媒體上公開露面。

可查的資料要追溯到十年前,深大通在連續虧損3年瀕臨退市的時候,薑劍出現了。

深大通2008年披露的方案顯示,薑劍旗下的亞星實業向公司贈予價值為2.09億元的資產,公司2008年當年將產生盈利、業務轉型為房地產開發經營,深大通將除本次亞星實業贈與的股權外的全部資產和除銀行負債外的全部債務整體剝離出上市公司。

薑劍通過成立於1994年的青島亞星完成一定的資本積累,通過深大通先後涉足房地產、傳媒、區塊鏈、工業大麻等領域。

據亞星集團官網顯示,1993年薑劍從機關下海創立了青島市物資調劑中心和青島亞星實業公司,從事各種物資的經營貿易。1999年,投資開發“亞星花園”,2002年6月,組建集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生物製藥、廣告策劃為一體的多行業、跨地域的現代民營企業集團。

企查查顯示,2001年,由薑劍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的青島廣順房地產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由薑劍擔任法定代表人的臨沂亞星投資有限公司、青島拜威爾真空容器有限公司在同年先後成立,2003年,薑劍的目光投向了海外,由他擔任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的青島亞星海外投資創業園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薑劍創辦了第一家不在山東境內的公司——哈爾濱億嘉合置業有限公司成立,薑劍在這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

據報導,2009年12月,深大通進行換屆選舉,亞星實業推薦了2名非獨立董事許亞楠、張慶文和2名監事王立軍、張國華,均當選。由此,亞星實業實現了對深大通董事會和監事會的實際控制。

隨後,亞星實業獲得公司股份3725.10萬股,成為深大通控股股東,深大通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薑劍。

入主深大通之後的薑劍順利進入資本市場。2016年9月,山東地方媒體發布2016山東富豪榜,亞星實業的薑劍家族以110.52億元財富位列山東富豪第36名,號稱青島首富。

深大通近期麻煩纏身,實控人難逃其就。5月23日晚,深大通發布公告稱,因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在證監會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未予配合,涉嫌違反相關證券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及實際控制人立案調查。(台灣時間財經 李洪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