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離岸人民幣暴漲900點升破6.8關 A股要蓄勢反彈了嗎

  來源:微信公眾號 新浪券商基金

  2017年幫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升值的逆周期因子,正式宣告重回江湖,在岸和離岸市場上人民幣應聲大漲。

  8月24日19時07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消息稱,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行重啟“逆周期因子”。

  離岸人民幣暴漲900點,升破6.8整數關口

  消息公布後,離岸人民幣和在岸人民幣雙雙大漲。其中,在岸人民幣接連升破6.85、6.84、6.83、6.82四大關口,截至22:42分,在岸人民幣大漲585點。

  離岸人民幣更是走出暴漲行情。逆周期因子重啟後,離岸人民幣便跳漲500點,美股開盤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直線跳漲,接連升破6.82、6.81關口,23點更是升破6.8整數關口,日內漲914點。美元指數短線跳水近40點,逼近95關口,日內跌0.6%。美聯儲鮑威爾表示,沒有跡象表明通脹將加速升至2%上方。

  什麽是逆周期因子?

  據券商中國整理,2017年5月,為了適度對衝市場情緒的順周期波動,外匯市場自律機制核心成員基於市場化原則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由原來的“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調整為“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周期因子”。引入“逆周期因子”有效緩解了市場的順周期行為,穩定了市場預期。

  究竟什麽是逆周期因子?根據央行此前說明,報價行“在計算逆周期因子時,可先從上一日收盤價較中間價的波幅中剔除籃子貨幣變動的影響,由此得到主要反映市場供求的匯率變化,再通過逆周期系數調整得到‘逆周期因子’”,“逆周期系數由各報價行根據經濟基本面變化、外匯市場順周期程度等自行設定”。

  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表示,簡單來說,逆周期因子就是先通過數學處理提取出前一日人民幣收盤匯率變動中的市場供求因素,然後對這一成分進行打折過濾。

  對於逆周期因子的作用,按央行其此前所說,就是根據巨集觀經濟等基本面變化動態調整,有利於引導市場在匯率形成中更多關注基本面,可以適度對衝市場情緒的順周期波動,緩解外匯市場可能存在的“羊群效應”。

  實際上,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也是創造了一種乾預外市場的新方式。鍾正生稱,隨著逆周期因子作用於中間價公式中的“市場供求因素”,央行乾預外匯市場也進入了新階段。在逆周期因子引入之前,市場供求帶來的人民幣貶值力量無外乎有兩個出口:

  一是,央行消耗外儲進行外匯乾預,直接管理市場供求;

  二是,抵消掉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公式中的保持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穩定的力量,使得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呈現貶值。逆周期因子引入之後,央行又多了一種工具來管理市場供求帶來的人民幣貶值力量,即如前所述的通過逆周期系數對之進行打折過濾。

  為何時隔7個月再度重啟逆周期因子?

  外匯交易中心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增長動力加快轉換,增長韌性較強,人民幣匯率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近期受美元指數走強和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順周期行為。基於自身對市場情況的判斷,8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行陸續主動調整了“逆周期系數”,以適度對衝貶值方向的順周期情緒。截至發稿時,絕大多數中間價報價行已經對“逆周期系數”進行了調整,預計未來“逆周期因子”會對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認為,9月份前後是人民幣貶值壓力最大的月份,此時重啟逆周期調節因子恰逢其時。

  王有鑫稱,此時重啟逆周期因子,很好的顯示了央行的主動性和前瞻性,可有效避免超調現象和羊群效應的發生,避免國際風險的波動和衝擊。同時這也釋放了幾點信號,一是確定了風險底線,暗示目前匯率水準已接近短期均衡匯率,監管機構不希望匯率再次大幅貶值,衝擊市場情緒。二是同樣顯示了央行穩定匯率的信心和決心,如果形勢繼續惡化,不排除繼續使用其他手段。

  逆周期因子效果如何?

  2017年5月,為了適度對衝市場情緒的順周期波動,外匯市場自律機制核心成員基於市場化原則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由原來的“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調整為“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周期因子”。引入“逆周期因子”有效緩解了市場的順周期行為,穩定了市場預期。2018年1月,隨著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趨於平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行基於自身對經濟基本面和市場情況的判斷,陸續將“逆周期因子”調整至中性。

  在逆周期因子實施的7個月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路從6.86升值至6.40上方,升值幅度達6.7%左右。

  而對於此番逆周期因子重啟的效果,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新聞稿中並未諱言。

  “截至發稿時,絕大多數中間價報價行已經對‘逆周期系數’進行了調整,預計未來‘逆周期系數’會對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發揮積極作用。”外匯市場自律機制秘書處表示。

  一位國有大行金融市場部人士表示,相比外匯風險準備金,逆周期因子更為主動,調節效果也更加立竿見影。

  “遠期風險準備金只能提高企業遠期購匯的成本,並不是限制購匯,隻對那些為了投機而進行的遠期購匯可能會受影響,而逆周期因子能夠使中間價更加反映市場供求的變化,對中間價的定價影響也更直接,從上次的使用效果看對匯率走勢的影響可謂立竿見影。”該人士稱。

  A股要蓄勢反彈了嗎?

  在逆周期因子實施的7個月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路從6.86升值至6.40上方,升值幅度達6.7%左右。逆周期因子期間,大漲不僅是人民幣,還有我大A股,滬指自5月26日到1月26日累計漲幅14.5%,從3107.83點漲到1月26日的3558.13點,漲超450點。

  一般來說,人民幣升值,有利於資金回流中國市場,減少與其他貨幣之間的套利交易,加大市場資金增量,利於股市。

  那麽這次實行逆周期因子之後,滬指是否會繼續往日輝煌呢?至少目前來看,離岸人民幣已經累計漲幅超過900點,收復6.8元整數位心理關口,為7月31日以來盤中首次;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幅擴大至1.37%,創2016年1月份以來最大盤中漲幅,最高觸及6.7945元。

  伴隨著本次逆周期因子的實行,A股未來走勢值得期待!畢竟目前A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極具吸引力,險資、外資持續抄底,MSCI加大A股比重,這一系列因素或預示著A股有波較好的升浪。至於逆周期因子成效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部分內容綜合自wind、券商中國部分內容綜合自wind、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張海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