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魏碑屬於楷書字體嗎?放心!參加比賽一定可以獲獎!

魏碑作品

有一個朋友問了我很露骨的一個問題:當下寫什麼字體容易獲獎?我毫不猶豫地告訴他:魏碑!或許這樣的話題由我們學書法的人來講實在太現實,太功利!可能有點吧,但我們換個角度提問:參與比賽是不是一種對階段內書法成績的檢閱呢?如果獲獎了,是不是能對我們學習書法起到積極鼓舞的作用呢?應該看到它向善的能量!

墓誌

筆者認為魏碑能入展,有它自身的優勢!我們先搞清楚魏碑和楷書的關係吧。魏碑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稱,以北魏為最精,大體可分為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四種。魏碑是由隸書過渡而來的,它是楷書的萌芽。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的魏碑裡含有隸書的元素比較多,體式寬結,波磔明顯,如《林慮哀王元文墓誌》。而晚期的墓誌近似於唐楷,結構嚴謹,字體整飭。例如公元578年的《董美人墓志銘》。

林慮哀王元文墓誌

董美人墓志銘

在南北朝之際,北朝的字大多數刻在碑上,有些甚至是不書寫直接用刀刻的,而有些雖然是先書丹後刀刻,但刀刻並不側重精準地刻畫墨跡,而是更加側重體現刀刻的特徵。這也就造成了一部分魏碑古拙勁正,質樸方嚴的風格特點。而另一類則融合南北書風形成了遒原精古、輕靈秀逸的特點,如《張玄墓志銘》。經過隋朝的唐代書法,在「鐘王」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六朝筆法,力求創新,終於打破了「二王」格局,湧現出顏真卿這樣的大家,楷書由此走向了成熟。

魏碑作品

一路走來,經風歷雨,變態多姿的魏碑成長為法度森嚴的唐楷,楷書的發展到了盡頭。此後數代再沒有魏碑的影子。清代碑學中興,我們從土裡拋出了那些殘碑破紙,真真切切見到了魏碑的本來面貌。不可否認,我們被它的「風姿」迷住了!魏碑這個東西怎麼說呢,欣賞的是其自然之美,它比唐楷少了端莊,沒了拘束,姿態萬千,風格多樣。如果把唐楷比作雍容華貴的牡丹,那麼魏碑就是百花爭艷的奼紫嫣紅……今天我們的比賽裡有不少優秀的魏碑作品,是它們用自己的「姿態」證明了魏碑是不可多得的瑰寶。寫魏碑能獲獎是必然的!筆者愚見,大家怎麼看呢?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