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滿學院性侵醜聞處理 諾貝爾文學獎三評委憤然請辭

自從去年#Metoo運動席卷全球後,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勇敢站出來的發聲者,也聽到了越來越多不斷重複上演的相似悲劇。

▲#MeToo運動 圖據網絡

風波無處不在。遠在北歐的瑞典,也鬧出了較大的性侵醜聞。

過去一周,蜚聲海內外的文學殿堂瑞典文學院,因性侵醜聞遭遇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危機。據《紐約時報》報導,4月6日,瑞典文學院三位重量級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克拉斯·奧斯特格倫、謝爾·埃斯普馬克和皮特·英格倫,因不滿學院對性侵醜聞危機的處理,憤然請辭。而院士Sara Stridsberg也表示自己正在考慮請辭中。

▲克拉斯·奧斯特格倫(左)、皮特·英格倫(中)、謝爾·埃斯普馬克(右) 圖據網絡

成立於1786年,並於1901年開始負責評選、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一直在瑞典文學界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由於瑞典文學院的運作保持相對獨立,因此具有十分的權威性。

瑞典文學院由18名終身院士組成,平日裡主要負責監管瑞典語使用、跟進瑞典文學家以及瑞典語字典的編寫及出版。除了日常工作,這18名院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評選諾貝爾文學獎。每年由所有院士推選的5名院士組成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負責諾貝爾文學獎前期籌備及候選者的挑選工作,最後再由全體院士投票評選出諾貝爾文學獎的最終得主。

▲自1901年始,瑞典文學院一直負責評選、頒發諾貝爾文學獎 圖據網絡

然而,即使是這個享譽全球的文學殿堂,也沒能躲過從西到東,轟動全球的 #MeToo 運動。

大醜聞:跨度21年,18名女性齊發聲

去年 11 月, #MeToo運動興起還不到一個月,瑞典文學院便被曝出震驚全國的性醜聞:學院多名成員的妻女、女性成員及工作人員聲稱,在1996年至2017年間,遭到一名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多次性侵與性騷擾,而這位知名人士與瑞典文學院關係密切。

瑞典《每日新聞》發表了 18 位女子的證詞,但據瑞典相關法律規定,並未公布嫌疑人姓名。

儘管如此,據法新社報導,消息被曝出後不久,嫌疑人身份便已人盡皆知——他正是瑞典文化界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瑞典文學院現任院士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的老公讓·克勞德阿爾諾。然而,克勞德阿爾諾的律師比約恩·赫蒂格聲稱,其當事人否認所有針對他的指控。

▲讓·克勞德阿爾諾和妻子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 圖據Abaca

克勞德阿爾諾是瑞典文化界一名高調活躍的人物。據《紐約時報》報導,克勞德阿爾諾創辦了名為“論壇”的私人文化俱樂部,這是瑞典文化圈的重要社交場所,甚至被認為是瑞典文化圈生活的門戶。“論壇”俱樂部一直由克勞德阿爾諾和他身為文學院院士的妻子佛洛斯登松共同經營,而其背後的一部分資金支持,正是來自瑞典文學院。

不過就在性侵醜聞爆發兩天后,瑞典文學院便迅速切斷了對“論壇”俱樂部的資金讚助。

去年12月,瑞典警方展開相關調查。由於法律追訴期已過,部分調查已於今年 3 月結束。與此同時,去年12月,瑞典文學院也聘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進行內部調查,調查每個成員與克勞德阿爾諾的關係,以及其在瑞典文學院的影響力情況。

儘管瑞典文學院還沒有正式對外公布其調查結果與決定,但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薩拉·達尼烏斯告訴《瑞典日報》,調查結論是:克勞德阿爾諾並沒有對瑞典文學院的獎項評選產生任何影響。但她承認,此次調查結果指出,關於諾貝爾獎評議的保密規則曾多次被打破。同時,向“論壇”文化俱樂部提供的資金支持,實際上被瑞典文學院給與了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院士個人。

“我們(學院)確實違反了自己的規則。”達尼烏斯說道。

然而,目前佛洛斯登松院士並沒有遭到任何起訴。據《瑞典日報》4月7日報導,儘管律師事務所建議學院向警方提交文化俱樂部的相關證據,但學院最終選擇了放棄起訴克勞德阿爾諾及其妻子佛洛斯登松。

大災難:不滿學院決定,三院士憤然請辭

4 月 6 日,瑞典文學院舉辦內部會議並投票決議,不開除卷入風波的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正是這一決定引發了三位院士的不滿。加之在調查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最終導致三名院士集體憤然出走。

第一位請辭的克拉斯·奧斯特格倫院士向《瑞典日報》表示:“瑞典學院長期存在嚴重問題,直到現在仍試圖用一種模糊的、凌駕於規則之上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背叛了創始人的初衷。因此,我決定不再參與學院的一切活動,我退出這場遊戲。”

第二位請辭者、曾擔任諾貝爾委員會主席長達17年的謝爾·埃斯普馬克院士稱:“我在瑞典文學院工作了36年,如今我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正直誠信是瑞典文學院的命脈,學院卻將友誼與其他無關緊要的顧慮置於責任和正直之上,我覺得自己無法再工作下去。”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前主席謝爾·埃斯普馬克 圖據網絡

第三位請辭的皮特·英格倫院士在部落格上也宣布了他的離開,“這樣的決定我既不能支持,也不能為其辯護,因此我決定不再參與瑞典文學院的工作。”

瑞典《每日新聞》編輯比約恩·威曼表示,三名院士集體請辭,對於本就身處漩渦中的瑞典學院而言,簡直就是一場“大災難”。更有人表示,這座瑞典文學界的巴別塔正在崩塌。

自去年11月性醜聞曝光,瑞典文學院便一直處於動蕩之中。此前,已有2 名院士宣告,因某些原因不再參與學院事務;而此次3位院士的出走,讓學院的 18 名終身院士,只剩下13 名。這對於瑞典文學院,無疑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地震”。

由於瑞典文學院院士實行終身製,並沒有辭職的相關規定,即便是院士自己主動離職,其院士身份也將一直保留,除非犯罪。只有當院士去世後,才能遞補新院士。

儘管不能真正意義上地“辭職”,但3名院士可拒絕出席學院一切活動及會議。而如果這場風波愈演愈烈,文學院有可能難以湊夠選舉決議所需的12人小組,或將影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

對此,現任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主席佩爾·瓦斯特伯格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並不會受到波及。如果真少於12人,(我們)可以采取簡單多數原則,即由8人小組選舉新成員。

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薩拉·達尼烏斯4月6日表示,對三名院士的集體出走表示遺憾,但瑞典文學院近期或將重新審視院士推選制度規定,以便成員可以辭職或者被替代。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爆發在瑞典文學殿堂的這起醜聞,明顯已重傷內部人員以及公眾對其公正誠信的信仰。

END

紅星新聞記者丨徐緩 編譯報導

編輯丨汪垠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