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大代表建議國家扶持開發未成年人專用手機和網絡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國家扶持開發未成年人專用手機、網絡,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當前,互聯網在給我們帶來種種好處的同時,也給未成年人帶來巨大風險。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機,防止網絡上的不健康內容對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百浩律師事務所主任黎霞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她建議,國家扶持相關手機生產商開發未成年人專用手機,完全控制未成年人每天使用手機的連續時長與累計時長,甚至是網絡內容分類登錄的時長,以此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時間;國家扶持開發運營未成年人專用網絡、軟體,國家對未成年人專用網絡、軟體的內容、功能必須進行嚴格的審查、監管。

據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32.9%的小學生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未成年網民中,擁有屬於自己的上網設備達到74.0%,其中自己有上網手機的為63.6%。手機、互聯網已成為未成年人學習、玩樂、交友的重要工具。當前,手機應該是各種各類智能終端產品中應用最普遍的。

黎霞表示,手機、互聯網在給我們帶來種種好處的同時,卻也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產生了諸多不良影響。未成年人在學習之餘,也極為容易沉迷網絡遊戲、短視頻、各種社交工具中的聊天交往。網絡遊戲、短視頻會根據人工智能算法,針對用戶興趣偏好推送內容,未成年人極為容易沉迷其中。前述報告顯示,學習、聽音樂、玩遊戲位列上網活動的前三位。調查發現,未成年網民上網經常從事的各類活動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網上學習(89.6%)、聽音樂(65.9%)、玩遊戲(61.0%)。其他還包括:上網聊天(58.0%)、看短視頻(46.2%)、搜索信息(44.9%)、看視頻(37.5%)、看動畫或漫畫(33.2%)、使用社交網站(32.0%)等。同時,短視頻、互聯網中的內容良莠不分,其中不乏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而惡搞,違背歷史事實,違背科學,違背自然規律,三觀不正的內容。有些社交人群,存著各種目的,引誘未成年人從事不良行為,甚至是誘導未成年人離家出走、自殺、情色、暴力行為的。未成年人缺乏足夠的自製能力,使其容易沉迷手機、網絡。未成年人缺乏足夠的是非黑白的分辨能力,容易受到手機、網絡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不利於未成年人養成健康的三觀。這些負面因素,都嚴重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目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機,主要依賴運營商、家長、學校,但目前對運營商要求的剛性仍然不夠,學校、家長往往也難以有效預防未成年人沉迷手機。近年來,全國各地已經發生不少因沉迷手機,因家長、學校沒收未成年人手機而引發的自殘自殺等極端事件。2020年因新冠疫情上網課期間,家長普遍陷入未成年人沉迷手機、網絡的焦慮中。

黎霞認為,就手機功能來說,目前雖有青少年模式,但是實際效果不大,未成年人隨時可能破解掉家長設置的限制,隨時可以下載各種軟體,各種遊戲,可以登錄各種網站。就目前的網絡遊戲來說,雖然有些遊戲設置了實名認證、防沉迷系統,但未成年人總有各種辦法去突破。同時,沉迷手機者,未必都是沉迷網絡遊戲,現在海量的短視頻,各種的直播、社交媒體,也極容易讓未成年人沉迷。

為此,黎霞提出建議,一方面,國家扶持相關手機生產商開發未成年人專用手機,這種手機必須能夠具備完全控制未成年人每天使用手機的連續時長與累計時長,甚至是網絡內容分類登錄的時長(超時就自動停機、斷網、退出該類內容的登錄),以此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時間,避免其過度沉迷手機,影響身心健康。未成年人專用手機必須且只能使用未成年人專用網絡、軟體,不能登錄其他網絡,不能下載其他軟體。

另一方面,國家扶持開發運營未成年人專用網絡、軟體,國家對未成年人專用網絡、軟體的內容、功能必須進行嚴格的審查、監管,保證該專用網絡、軟體的內容、功能必須是有利於未成年人了解世界、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能讓未成年人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該網絡中的音樂、短視頻、影視作品、小說、遊戲等必須是有利於培養未成年人健康三觀的、益智的; QQ、微信等社交內容中存在引誘未成年人離家出走、自殺、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內容,必須自動屏蔽掉。

“未成年人是我們國家的未來,呵護未成年人健康,國家、社會都應擔起責來。若在此問題上,仍不給予足夠的重視,不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我們都可能成為歷史的罪人。希望國家不惜代價,從源頭上解決手機、網絡對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讓手機、互聯網成為未成年人的良師益友,成為未成年人成長的樂土,而不是讓手機、互聯網成為未成年人成長的毒品。”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張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