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暑飲治療小兒夏季熱

作者/邵繼棠

小兒夏季熱,又名暑熱症。是我國南方地區夏季嬰幼兒之特有疾病。

  • 其臨床證候有三大特點

一是發病時間具有明顯季節性,多發生於盛夏酷暑季節,待交秋轉涼,病症多可自行消退,但第二年同期,舊病極易複發。

二是患者發熱體溫之高低,常與暑熱氣溫成正比。氣溫增高,體溫上升,氣溫下降,體溫亦隨之降低。

三是患者病變癥候與津液代謝失調密切相關。其口渴多飲,小便增多,發熱時閉汗或少汗等,無一不與津液失調有關。

  • 小兒夏季熱之致病原因,不出內外兩端

在內則因嬰幼兒處於生長髮育階段,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元氣薄弱,衛外功能低下,無力適應外界暑熱高溫環境。

在外則因暑氣太過,由六氣化生六淫,暑邪侵襲,影響患者體內津液代謝紊亂,從而發生本病。

  • 治療小兒夏季熱

首先必須祛除致病因子,即注重清熱祛暑。並根據患兒稟賦體質之不同,進行辨證施治。

基於上述認識,我通過長期臨床實踐,摸索出一個專方,取名「清暑飲」。該方由青蒿、滑石、鮮荷葉、鮮西瓜翠衣四味組成。功效清熱解暑,和脾祛濕。

方中青蒿氣味芳香,具有升發舒脾,輕透解肌之功。歷代醫家盛讚其有清溫解毒之效,雖苦寒而不傷胃氣,實為治暑要葯;滑石味甘氣寒,清暑泄熱,通竅利便。上可達毛竅,開腠理,散發肌表之暑熱;下可利尿竅,滲利內蘊之暑濕,使三焦暢通,脾胃中和,津液得調,誠屬治暑之佳品;鮮荷葉善於升發脾胃之氣而解暑祛濕,鮮西瓜翠衣,功似「白虎湯」,清暑潤燥,止渴生津。全方清暑熱而不礙脾胃生髮之氣,利暑濕而不傷肺胃陰津。

我用此方治療數十例小兒夏季熱患兒,收效極佳。現舉病案兩則,介紹於後。

案一

江xx,男,2歲。82年7月28日初診。患兒持續發熱1周,體溫39.5℃,發熱特點為朝輕暮重,肌膚乾燥無汗,口渴飲冷,飲難解渴,小便次頻量多。煩躁愛哭,大便偏結,咽喉輕度發紅,唇舌呈深紅色,舌色薄白而乾燥。指紋浮紫。此乃暑熱傷肺,肺胃氣陰兩虛所致。

治宜清泄暑熱,益氣生津。方取清暑飲祛暑泄熱;配沙參麥冬湯,益肺氣,養胃陰;佐烏梅、五味縮泉斂津。北沙參12克,杭麥冬10克,五味子5克,冬桑葉10克,花粉10克,玉竹10克,粉甘草3克,青蒿5克,鮮荷葉10克,烏梅肉6克,飛滑石10克,鮮西瓜翠衣15克。

葯進3劑後,煩渴飲水大減,體溫降至38℃,小便亦相應減少,額間隱現出小痱點,此為暑邪向外透達之機,屬疾病向愈之佳兆。效不更方,再予原方5劑,體溫降至正常,渴飲已除,病獲痊癒。囑其每日以綠豆30克,冰糖少許,煎湯代茶,頻頻飲用,潤燥解暑。

案二

黃xx,女,3歲。81年8月13日初診。患兒自入夏以來,納谷不香,形瘦肢倦。近10天來體溫增高,持續在38.5℃上下,肌膚少汗,口渴喜飲溫水,尿頻而清長,大便溏薄,舌質轉紅苔白滑,脈濡。此乃暑傷脾氣,氣化失利,濕邪內阻,津液不能正常輸布所致。

治宜健脾益氣,祛暑化濕。擬用清暑飲祛除暑濕之邪以解其外;合錢氏白朮散健脾化濕以布津;佐益智仁、山藥、烏葯以溫腎縮泉。藥用:葛根12克,青蒿5克,廣木香3克,西黨參6克,炒白朮6克,茯苓6克,粉甘草3克,飛滑石6克,鮮荷葉10克,鮮西瓜翠衣15克,淮山藥10克,益智仁6克,烏葯6克。

4劑後胃納增加,大便成形,渴飲尿頻見減,體溫漸趨正常。守方服至10劑時,諸恙盡除,一切復常。囑其每日用白蓮子10克,白木耳3克,煎湯代茶,加冰糖少許,頻頻飲用,鞏固善後。

本文摘自《遼寧中醫雜誌》,1985(7),作者/邵繼棠。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