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還有553天,中國要打贏這場硬仗

截至2019年6月27日,距離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還有553天。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數據顯示,僅2018年,全國共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386萬人,連續6年減貧1千萬人以上。全國283個縣脫貧摘帽。

但面對接下來的脫貧任務,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為何直言“難度依然很大,困難仍然不少,挑戰是巨大的”?

難在哪?

深度貧困地區由於致貧原因複雜、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一直是脫貧攻堅的艱中之艱,難中之難。

歐青平在近日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坦言,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最大的短板,也是最薄弱的區域。

深度貧困地區脫貧難度之所以如此之大,歐青平指出,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

第一,深度貧困地區集三區為一體。這三區分別是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據了解,全國334個深度貧困縣中,革命老區縣有55個,少數民族縣有113個,還有部分是邊境縣。

第二,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比較滯後。歐青平表示,相對而言,深度貧困地區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地廣人稀,資源貧乏。“在藏區高原等地,很多項目工程每年的平均施工期不到半年,給脫貧攻堅帶來很大的難度。”

第三,深度貧困地區社會發育滯後,社會文明程度比較低。“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雖然處於比較貧困的狀態,但是對生活的滿意度並不低,因為他長期處於封閉的社會形態下,與外界接觸比較少。”

第四,深度貧困地區往往是生態脆弱的地區。這些地方自然災害頻發,帶來了生態保護和發展之間的矛盾。

第五,深度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較為滯後,自我發展能力較弱。

因地製宜,齊力打贏這場仗

涼山州作為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有深度貧困縣11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7萬,2013年底貧困發生率達19.8%。但截至2018年年底,全州已累計減貧65.9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7.1%。

談及脫貧經驗,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副州長向貴瑜指出,以發展引導形成內生動力,以內生動力進一步帶動深度發展是其主要做法。

民間有俗語,要想富,先修路。涼山州脫貧更是離不開路。

據向貴瑜介紹,過去涼山的觀念比較落後,一些群眾認為路只要能湊合走就可以,更是習慣於人背馬駝。而自精準扶貧以來,隨著一條條山路的打通,鄉村旅遊、特色農產品貿易方興未艾,百姓們發現原來路就是發展,有路就有錢,觀念開始發生轉變。“我們彝族百姓從過去要我修路,已然轉變為我要修路。”

觀念的轉變不僅是在修路方面有所體現,在住房方面亦是如此。

涼山彝區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長期以來養成了人牛馬混居的生活習慣,生活環境極差。精準扶貧以來,百姓發現原來住不僅僅是生存,還意味著生活。觀念的轉變讓彝區百姓機甲狂潮出前所未有對美好家居的嚮往。

據悉,脫貧攻堅以來,涼山總共陸續投入271億元,建起10.82萬套新房,讓48.54萬貧困人口在這些新房中開始了新生活。

而對於生態脆弱地區而言,協調好扶貧開發和生態環保之間的關係極大考驗著地方政府的能力。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屬黃土丘陵溝壑區,耕地以坡耕地為主,森林覆蓋率較低,是黃河中下游水土流失重點縣之一,全縣水土流失面積2590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的87%,生態脆弱與深度貧困相互交織、互為因果。

據山西省呂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臨縣縣委書記張建國介紹,林縣主要通過統籌生態生計,協調增綠增收,聯動實施退耕還林獎補、造林綠化務工、森林管護就業、經濟林增效、林產業增收“五大項目”,堅持在一個戰場上打贏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兩個攻堅戰。

據悉,2016年以來,臨縣全縣組建合作社313個,吸納農村勞動力1.5萬人參與造林,其中貧困勞力9000多人。2016年至2018年,臨縣累計造林99萬畝,是“十二五”期間全縣造林面積的2.6倍,森林覆蓋率由2015年的18.1%提升為2018年的24.5%。

不僅如此,貧困人口在增綠的過程也通過退耕還林、造林護林、生產經營、流轉入股等方式穩定增收。

消費扶貧將成重要途徑

“‘三區三州’雖然還剩下172萬貧困人口沒有脫貧,但是這些地方的脫貧成本比別的地方高,脫貧難度比別的地方更大。”歐青平表示。

如何在接下來的553天內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備受社會關注。

歐青平透露,在下一步政策舉措裡,將把推進消費扶貧作為壯大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據了解,消費扶貧作為扶貧方式之一,指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產品與服務,幫助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是社會力量助力脫貧的重要途徑之一。

目前,各地方也是卯足勁通過各種途徑促進消費扶貧,發展電商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5月份,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到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以下簡稱秀山縣)實地調研時了解到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民各個是“下地能彎腰,上桌玩滑鼠”。

秀山縣地處武陵山區腹地、渝鄂湘黔四省市結合部,是渝東南重要門戶,也是武陵山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的主戰場。

據悉,2018年,該縣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119.2億元,增長30.5%;其中農特產品電商銷售額累計達28.95億元,農村電商產業鏈覆蓋全縣70%以上農戶。

秀山縣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毅告訴記者,秀山縣通過投用農村電商服務中心,啟動電商扶貧產業園建設,建成武陵生活館12個,已培養電商創業人員72人;而通過發展核桃、茶葉、魔芋等種植類訂單農業基地1.37萬畝,訂單土豬養殖385頭、土雞養殖1.3萬隻、土雞蛋6萬枚,產業已覆蓋全鎮700余戶貧困戶。

而這種大力發展電商助力扶貧的氛圍已然覆蓋全縣。在秀山縣龍池鎮,貧困戶中如果有符合電商創業的家庭成員,就可以參加由電商創業園提供電商創業的免費培訓,並為其創業提供電腦、產品、金融、物流及運營等方面幫扶,手把手指導其創業,優先安排貧困戶家庭人員到鎮電商園就業,通過電商就業創業脫貧。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張文暉

監製:孫忠一

編輯:郭凌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