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學心理學會變神經病?來,種點“心理學”的草!

今天一早,我看到了這樣一個影片。

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姑娘,應該是做錯了什麽事,被媽媽批評了之後,她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想關上房門靜一靜。

但是媽媽窮追不捨,不光不允許孩子關門,還一遍又一遍地質問:

“你今天的事情是對的還是錯的?”

“你改不改?”

“你該不該得到教訓?”

……

儘管小姑娘在第一時間已經承認自己錯了。

最終,在媽媽的強力攻勢下,小姑娘終於大哭起來:“我已經承認了錯誤,你們為什麽還要來弄我?我已經按照你們說的做了,為什麽還要凶我?”而那個媽媽依然不肯停嘴,要求小姑娘寫檢查。

看到這裡,我好想給那個小姑娘一個擁抱,安撫一下她那顆受傷的心。

影片中的媽媽在我們身邊絕非少數,大多數家長都會以孩子小、什麽都不懂、需要管教為借口對孩子發號施令,孩子“惹”家長生氣的時候當然是最好的管教時機,於是乎家長大呼小叫、各種指責、說教,孩子則滿腹委屈、不被理解。

雖然我們自己是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長大的,但是時代變了,00後的孩子們需要的遠比我們小時候多得多。

女兒成長的這些年,我被她“氣到”的次數數不勝數,和家人因為某些理念不同發生分歧的情況也時而發生,看到周圍媽媽們各種“曬”後產生的焦慮感更是一波又一波,所有這些都促使著我踏上了心理探究這條路。

然而,當我和朋友、老公提及我在閱讀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時,出乎我意料的是,好幾個人都不屑地甩給我一句:“你可別搞成神經病了!

心理是什麽?

說白了,就是一個人腦袋裡的想法、心裡的情緒和引發的行為三者之間的關聯。

我們的腦袋每天都會不停地冒出各種想法——靠譜的、不靠譜的;我們的心裡時不時會產生這樣那樣的情緒——正面的、負面的,這些都可以歸結到心理學的範疇。

這樣看來,心理學其實貫穿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那些敢於去尋求專業心理幫助的人並非是心理扭曲到病態,只是他們早早地了解到了,健康的心理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輕鬆、美好。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生活中,懂一點心理學,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幫助。

先來回顧一下文章開頭的那個故事。影片中的那個媽媽為什麽重複指出孩子的錯誤?

孩子明明已經承認自己錯了!

仔細想一想,類似這樣的場景是不是也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過?面對孩子的一點點“毛病”“問題”,我們是不是也曾經不停地嘮叨過?

如果在事發時,你稍微感知一下,也許你會發現,好像內心有那麽一股不吐不快的能量,想攔也攔不住。

所謂心理學,其實就是告誡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時,不要盲目地做出本能反應,而要學會向內探究,看看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是什麽:我為什麽會這樣做?我產生了什麽樣的情緒?我為什麽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理性心理學認為,大腦控制理性思考和控制情緒的部分隸屬兩個不同的區域,是無法同時工作的,當一個人的情緒腦開始工作的時候,理性腦的開關就關閉了。

這就是不要在氣頭上亂說話的原因,因為你說出來的都是非理性的、傷人的話。

讓情緒腦停下來最好的方法就是積極調動理性腦,想一想是什麽讓自己這麽生氣?當一個人開始這樣思考的時候,他的情緒就會開始慢慢緩和下來。我們故事裡的這位媽媽,當她在氣頭上的時候,她完全可以試著把指責換成內觀,我為什麽這麽生氣?有幾種可能的原因:

孩子跟我頂嘴,我的權威被挑戰了,這怎麽可以?家長就代表權威,孩子就要無條件服從,我一定得把她這個毛病板過來。

——深入思考:家長真的就是絕對權威嗎?

孩子考試沒考好,還一臉無所謂的樣子,這怎麽可以?成績不好今後就沒有好的發展、找不到好工作,她可不能再重蹈我的覆轍。

——深入思考:原來是把自己的恐懼與自卑感映射在了孩子身上。

當我們學會思考的時候,現場就不會像影片中那樣火藥味十足,不光大人有情緒,孩子也是一肚子的情緒無處釋放。

個體心理學的鼻祖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他那本經典著作《自卑與超越》中說到,自卑感是人類進步的底層動力,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與他人合作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要合作,就要時時刻刻想著自己的合作方,雙方建立平等的關係,夫妻間如此,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如此。

那麽這個案例中,雙方該如何合作呢?

媽媽可以用“我感到……”而不是“你+評價”的方式(你改不改?你該不該得到教訓?)來表達,因為通常以“你”開頭的句式,往往帶有一種指責的意味,難道還指望孩子與你合作不成?

心理學在分析一個人的性格和思維偏好時,喜歡先探究這個人的童年成長環境,也就是時下非常流行的“原生家庭”這一概念。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家長、老師對他的教育方式,兄弟姐妹、同齡人對他的態度,都深深地影響著他今後的價值觀和對自己的認知。

一個管束嚴厲的家庭可能就會養育出一個膽小、自卑、不自信、不善表達自己的孩子(屈從型人格)。當然,也可能會教育出一個反叛、特立獨行、藐視規矩的孩子(攻擊型人格)。家長可以通過反觀童年來找出自己現在很多行為方式背後的深層原因。

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的某些個性、思維方式,或者對待事物的某些反應,那麽就盡量不要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的孩子。父母當年養育我們的行為模式和我們現在養育孩子的行為模式,很多時候存在著高度的一致性,雖然我們主觀上並不想這樣做。

比如我小的時候,媽媽對我的管教很嚴,家長要求什麽,我就要照做,不許頂嘴(那個年代典型的乖孩子)。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我,不會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在工作上任勞任怨,不會替自己爭取應得的權利。

在家庭中,我不愛做決策,凡事總是拿不定主意,希望有人替我做主。在意識到自己身上這一系列的因果關係之後,我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就會格外注意不要走我父母的老路。但是,我的很多無意識的行為卻依然和父母如出一轍。所以,改變首先來自於對自我的觀察(“自我認知”),而這正是心理學教會我的。

前邊我們提到了,心理學就是探究想法,想法會導致情緒,情緒會引發不同的行為。

我們先來說說情緒。

一提到情緒,大家的第一反應是負面情緒。其實呢,情緒是人體內的一種正常的能量,會自然產生,也會自行離開。客觀地講,情緒應該是中性的。大家的誤區來自於過度崇尚正能量,抵製、壓抑負能量,即負面情緒。

試想,一個積極陽光的人,大家當然都喜歡和他相處,而一個滿滿負能量的人,大家都會避而遠之。於是,人們開始積極地展示自己正向的一面,同時把負面的一面小心翼翼地藏起來,不示之以人。殊不知,久而久之,這股被壓抑在身體裡的負能量便會傷及我們的身體和精神。

所以,心理學提倡理性地對待自己的各種情緒。一方面,有情緒的時候,給情緒找個合適的出口,讓它自己離開,不用批判自己。有的時候,僅僅是和自己的情緒安靜地共處一會兒就好了。另一方面,減少情緒的出現確實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陽光。

那麽怎麽減少呢?

被稱為“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的美國著名應用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的ABC理論,就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應用心理學理論: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件,客觀事實;

B-belief代表信念體系,即你對事情的看法;

C-consequence代表情緒,可以是生氣、憤怒,也可能是悲觀、抑鬱或者心裡落差。

我們通常認為,是不好的事A導致我們產生情緒C,然而心理學家認為,A使當事者產生了B,最終是B導致了C。如果我們能轉變B,C也隨之改變了。

觀察一下我們的周圍,對待同樣一件事,有些人就覺得不是事兒,而有些人卻覺得是天大的事兒,原因就在於此。當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多想想自己的B是什麽,多和自己進行一些積極的對話。

舉個例子,現在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不認真寫作業,拖拖拉拉不集中,一會兒跑去吃東西,一會兒又在本子上畫小人兒,火就騰一下竄起來了,於是一場家庭戰爭就爆發了。我們總愛開玩笑說,熊孩子把我氣得都快得心髒病了!可是仔細想想,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這個A,真的是我們發脾氣產生的情緒C的罪魁禍首嗎?B可能會有以下幾種,甚至更多的情形:

因為不完成作業家長可能會被老師點名,面子上過不去呀!

為什麽別人家孩子可以自覺完成作業,我家孩子不行?(比較)這不是說明我沒教育好嗎?

不寫好作業,考試就考不好,今後就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家長把問題給放大了,產生了災難性的想法。

是我們的種種想法B,最終導致了C的爆發。

了解了這些,是不是覺得情緒有救了?

再說說“比較”這個比較常見的現象。不光大人自己之間會比較,誰的工作職位高,誰掙的錢多,我們也經常拿孩子和孩子作比較。你看隔壁小明考了100分,你怎麽就那麽笨,永遠考不了100分!

有這樣一個“銀牌臉”現象。

有研究人員分析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柔道選手的面部表情,發現93%的金牌得主在領獎時都露出了笑容,70%的銅牌得主也露出了笑容,但是沒有一位銀牌得主露出笑容。

為什麽呢?

銀牌運動員會拿自己與金牌運動員比較,心裡想著我要是再努力一點,也許就能拿金牌了,而銅牌運動員會與第四名作比較,會想自己很幸運拿到獎牌了,而第四名什麽都拿不到,自然很開心。

這就引出了三種比較:上行比較(讓人沮喪),平行比較(激發潛能)和下行比較(讓人愉悅),這個概念在《怪誕關係學》這本書中做了詳盡的介紹。所以,大部分家長拿自家的孩子和別的成績好的孩子作比較,就是一種上行比較,很多孩子是非常不開心的,家長所期待的激勵效果往往也很難達到。

心理學不光研究、分析人的想法,很多研究成果也是基於對人體本身的特質做出研究後得出的。比如,有些人的競爭意願強,有些人弱,那些競爭意識弱的人往往會遭批判,被認為不上進。

心理學家怎麽看待這個問題呢?

已經有足夠多的研究證明,一個人的競爭意願強弱是由睾酮素的分泌水準決定的,了解了這些有科學實驗做支撐的理論,再看看自家不愛爭不愛搶不愛出風頭的孩子,是不是會變得寬容多了呢?想了解更多,可以閱讀一下《輸贏心理學》這本書。

再比如,我們這個社會傾向於認為外向者優於內向者,因為外向者健談、社交性更強,更愛表現,這就導致在這種大環境下,內向者更容易自卑。讀一讀《內向者心理學》這本書,你就會了解到,內向與外向者的差別其實主要在於兩者的能量獲取方式不一樣。

外向者通過與人互動獲取滿滿的能量,而內向者靠獨處、思考獲取能量,如果逼著內向者走出去,天天跟人聚會聊大天,簡直就是在快速耗光他們的能量。了解了這些天生的差異性,我們才能更加客觀地理解孩子或者內向的家人。

說了這麽多,心理學是不是沒有你想象得那麽恐怖?

如果你也想多了解一些心理學方面的小常識,其實完全無需一本一本啃大部頭的著作。現在很多手機軟體,比如“得到”,就會把很多書籍整理摘要出來讀給你聽,省時省力,如果哪些理論吸引到你,再深入閱讀也不遲。

我很喜歡“做個終身學習者”這句話,多學、多思考、多改變,我們的生活一定越來越輕鬆、美好。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