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神農架國家公園試點滿兩年 生態美和百姓富同步共進

11月17日,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運行兩周年。如何保護好這一“北緯31°的綠色奇跡”,讓湖北省唯一的國家公園永葆綠水青山淨土?神農架林區黨委、政府在機構改革、立法保障等13項試點任務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讓綠色成為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放眼1170平方公里的“公園”,越來越多的人放下“伐木刀”,當上護林員;原來以捕獵為生的能手,正成為守護野生動植物的好手。端起“生態碗”,捧出“旅遊宴”,生態保護和百姓富裕在這裡實現了同頻共振。

機構整合破解“管理碎片化”

神農架是三峽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的綠色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生態地位舉足輕重。

神農架國家公園總面積1170平方公里,僅佔神農架林區總面積的35.97%,卻分布著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等11種類型的保護地,級別上有5個世界級、4個國家級、2個省級。

神農架國家 公園試點滿兩年

“從概念體系上,神農架有十多種類型的保護地。從管理體系上,更是地域分割、部門分治,說‘九龍治水’,絲毫不誇張。”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王文華舉了個例子,“一隻野生動物,跑到自然保護區裡去了,歸保護區的森林警察管;跑出來了,歸林業的森林警察管;跑到濕地去了,歸濕地警察管……”

各個部門都在管,但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影響保護效果怎麽辦?神農架林區黨委、政府認為,進行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有利於解決這些問題。

按照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有關精神,神農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整合了11個自然保護地,同時整合了原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機構職責,以及神農架林區林業管理局有關國家森林公園的保護管理職責,組建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實現了一個保護地、一個管理機構、一套班子管理。

現在,參照資源分布、山水格局、行政邊界條件,神農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劃分為大九湖、神農頂、木魚和老君山4個管理區,分設管理處、管護中心和哨卡,建立了“局機構—管理處—管護中心”三級體系,實現扁平化、網格化管理。

“水陸空”監控開啟最嚴保護

漫步在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常能遇到草叢中撒歡的豬羊。春天草長鶯飛的濕地山野,夏天清新涼爽的山間湖泊,成為神農架寶貴的綠色資源。

今年5月1日,《神農架國家公園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國家公園內禁止一切狩獵捕撈活動,就連揭草皮撿鳥蛋也不準。《條例》明確神農架國家公園劃分為嚴格保護區、生態保育區、遊憩展示區和傳統利用區,並同步實行遊憩區遊客限量進入,神農架傳統的6大景區有5個在“限流”之列。

5月29日,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聯合環保局依法對神農營杜鵑花餐廳進行拆除。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劉啟俊說,最嚴保護時代,國家公園實行分級分類保護,禁止一切開發建設和人為的干擾活動。現有建設項目如果不符合規劃,也要限期改造或拆除。

“空中有飛機、山上有哨所、路口有探頭、林內有巡護”是神農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的一項特色四維管理措施。6月上旬,AS350小松鼠直升飛機和P750固定翼飛機從官門山管護中心起飛,依次飛越下谷三十六把刀、神農頂、南天門、大九湖、陰峪河大峽谷、老君山等地,進行空中巡護。8月初,“乘風號”巡邏公務艇下水大九湖管理處坪阡水庫,這也標誌著神農架國家公園正式開啟“水陸空”全方位監控的嚴格保護模式。

旅遊熱潮帶動眾多農民致富

國家公園體制改革後,神農架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大九湖濕地公園實施封閉管理。曾經蜂擁而至的旅遊私家車,如今都換成了景區擺渡車;457戶1800多名湖區農民,搬遷到山下20公里外的坪阡古鎮,大九湖得以清水再現。

52歲的盧德炎是神農架大九湖鎮人,幾十年來,他歷經圍湖造田、運送木材、種植高山蔬菜等一系列經營活動,每年收入始終不超過2萬元。這幾年,大九湖發展旅遊,他響應政府號召動員17戶親戚朋友一起搬遷,在坪阡古鎮建起連片農家樂——“盧家大院”。“舊平房換成3層半的川渝風情客棧,每年淨賺30多萬元。”盧德炎說,改變他生活的是生態修複帶來的旅遊熱潮。

“農戶搬下來後,各方面成本確實有所提高。”大九湖管理處副主任黎巨集林說,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探索生態補償機制,從2015年開始對大九湖生態移民搬遷戶實行“以電代柴”補貼。同時,管理局為轄區社區提供生態管護崗位,累計聘用轄區內農民生態管護員700名,主要參與巡護管理,每人每年補貼4800元。

為減少農戶損失,引導人們保護動物,神農架遷出了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裡的部分農民。政府對社區農戶種植的農作物、中藥材和養殖的蜜蜂實行野生動物侵食、自然災害損害商業保險,並與商業保險公司建立長效機制,規避農戶因國家公園實行嚴格保護造成野生動物增加帶來的種植和養殖風險。

厚植綠水青山,嚴守自然資源。立法保護的時代下,神農架積極探索,放下“伐木刀”,端起“旅遊碗”,實現了生態保護和轉型發展的同頻共振。

受益的還有神農架大山裡的大小動物。目前,神農架國家公園已啟動野生動物通道項目,建成華中地區首處生境廊道,山野動物過馬路可走專屬“天橋”,確保了神農架乃至鄂西、渝東等泛神農架區域生境板塊間物種交流和生態系統功能連通。

目前,神農架川金絲猴數量已突破1300隻。走進神農架國家公園,邂逅這些“高山精靈”,已非難事。(圖片來源於視界網,蒲玉書 攝)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