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辛亥革命中的裕隆太后:存在感低到塵埃裡的女人

1.

1911年12月28日,紫禁城養心殿的冬暖閣內哭聲一片,時任滿清帝國最高位的太后隆裕,正召集王公大臣們商討國事。

兩個月前的10月10日,武昌爆發起義,全國各地要求清帝遜位的呼聲越來越高,而才登基不久的新皇帝溥儀,這年才只有6歲,所有的決策和責任都落到了幾乎從未參與過政事的隆裕身上。她心神不寧很久了,這次的事件似乎格外嚴重,比當年丈夫光緒和姑姑慈禧去世時還讓她不安。

商討斷斷續續,無外乎主戰和遜位兩個辦法,要麽亡國,要麽丟命,但誰也無法承擔如此沉重的後果。隆裕最後表態說:“頃見慶王等,他們都說沒有主意,要問你們,我全交與你們辦,你們辦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辦不好,我亦不怨你們。皇上現在年紀小,將來大了也必不怨你們,都是我的主意。”說完便放聲大哭起來,袁世凱等一眾大臣也隨之一同大哭。

哭過之後,她又補充了一句,似乎在喃喃自語,“我並不是說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

1912年2月12日,以隆裕名義代溥儀簽訂的《清帝遜位詔書》頒布,滿清落幕,民國伊始。時任總理公署秘書的許寶蘅,在當天日記中寫道:“ 二百六十八年之國祚遂爾旁移,一變中國有史以來未有之局。”

在這場被視為新舊時代更迭的辛亥革命中,有的人滿腔熱血構想新社會的藍圖,有的人盤算著趁亂篡權另起爐灶,有的人年幼懵懂無知,有的人還幻想奇跡發生不願醒來。

只有隆裕,一個女人,她是最直接的當事人,也是被迫入局的“局外人”,最後卻成為這場革命中無辜的傷心人。她是清朝的最後一位太后,卻是一個無論是在家族中、歷史中,還是在一段感情之中,存在感都低到塵埃裡的女人。

2.

《清史稿》中對隆裕太后的記載簡單得不能再簡單:都統桂祥的女兒,慈禧太后的嫡親侄女,21歲嫁給表弟光緒皇帝,46歲薨逝。

關於她進宮前的人生,只知道她從小養在名門深閨,本名葉赫那拉·靜芬,小名喜子,有兩個姐妹,讀過些書,性格溫順。據說她從小就是被慈禧選中的“兒媳婦”,慈禧很早就給自己的弟弟桂祥留話:喜子不要嫁給別人。

1889年,19歲的光緒皇帝與21歲的表姐靜芬舉行大婚典禮,21歲的少女從此開始了作為皇后隆裕的人生。與靜芬一起嫁給光緒的,還有禮部侍郎他他拉·長敘的兩個女兒,未來的瑾妃和珍妃。

光緒帝和珍妃

光緒與隆裕的包辦婚姻,並無感情可言,據說新婚當夜,光緒非常不情願地站在皇后面前,大哭著說“姐姐,我非常地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難啊。”

儘管有著后宮之主的身份,隆裕的存在感也依然很低。光緒不喜歡她,他更親近性格活潑些的珍妃,加上又懷疑隆裕是慈禧安排在他身邊的耳目,他既無法把她當妻子,也再不能視其為本該以禮相待的表姐。

慈禧也不算喜歡她,在慈禧留下的眾多照片中,站在她身邊的,往往不是作為媳婦兼侄女的皇后,就連侍從女官德齡、容齡的存在感都比隆裕高。這些黑白泛黃的照片裡,她總是默默站在一邊,木訥甚至略顯怯懦地看著鏡頭或是地面,像一樁枯萎的木頭。

她確實枯萎了,自從她嫁給光緒開始,每天的生活就像一台上了發條的機器,清早給太后請安,然後帶著後妃們在太后面前侍奉,晚上回寢宮,顧影自憐,沒有愛情,也沒有自由,日複一日。唯一能令她稍微欣喜的活動,大概就是在在園子裡散步,就連散步她也生怕打擾別人,所以她有時會選擇在夜裡散步。

在後世的傳說中,隆裕因為嫉妒珍妃受寵,常常到慈禧面前告狀,事實或許並非如此。

美國傳教士赫德蘭1888年來華傳教,他的妻子在2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是許多朝廷貴婦們的私人醫生。赫德蘭在《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一書轉運站述妻子的話:

隆裕皇后長得一點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傷的樣子。她稍微有點駝背,瘦骨嶙峋,臉很長,膚色灰黃,牙齒大多是蛀牙。太后、皇上接見外國使節夫人時,皇后總是在場,但她坐的位置卻與太后、皇上有一點距離。有時候她從外面走進大殿,便站在後面一個不顯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別人不注意的時候,她就會退出大殿或者到其它房中。她臉上常常帶著和藹安詳的表情,總是怕打擾別人,也從不插手別人的事情。

隆裕為人十分拘謹,不敢惹事,處處小心翼翼到敏感。有一次她的妹妹進宮看她,跟她說父親想她,卻沒有她的照片,這件事困擾了她很久。她想給家人送一張照片,又不敢直接跟慈禧請示,不得已只好讓容齡偷偷幫著找了張,托人送給父親。

據說後來珍妃憑借光緒的喜愛賣官乾政,被慈禧杖刑,隆裕見到珍妃被打得遍體鱗傷的樣子,竟當場被嚇暈過去。

3.

她可能太過平淡、無趣,連稗官野史似乎也很難找到她的任何緋聞大寫特寫,只能強行安插些無關痛癢的后宮爭風吃醋瑣事。在關於隆裕的各式記載裡,她是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被風輕雲淡地一筆帶過。

有一件大概是隆裕入宮後做過的唯一出格的事,就是戊戌政變後,慈禧把光緒囚禁在瀛台,她還是冒著被責罰的風險去見了皇帝一面,儘管她還是不能改變什麽,只能乾脆陪著病重的皇帝抱頭痛哭。

而她人生中存在感最高的時刻,也就是1912年2月12日,她代為頒布的《清帝遜位詔書》“……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歸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

這本是無可奈何之舉,此時的紫禁城,再也沒有可以阻擋它下墜的力量,光緒和慈禧在4年前相繼去世,6歲的溥儀還少不更事。在宣布皇帝遜位前,她也掙扎過,試圖學習自己的婆婆慈禧,依靠主戰派的力量跟革命黨人拚死一搏,然而主戰的內臣良弼,在得到隆裕肯定的授意後,很快遭到暗殺。走投無路的太后,最終同意袁世凱提出的清室優待條件,交出大權,至少在優待條件裡,不會再有人殞命。

殊不知此舉卻將她一舉推上“光榮”寶座,得到孫中山和袁世凱兩派一致讚頌,稱之為“女中堯舜”“以堯舜禪讓之心,讚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國帝運之末,開東亞民主之基”,《大公報》也不吝譽美:“既非依附於帝王,亦未嘗有垂簾之政績,而獨以讓德高懷,召億兆人之謳恩,曾不以國體之變遷,而稍馳其愛敬者,伊古以來,實惟前清隆裕太后。”甚至還有人稱她為,“最先醒來的人”。

4.

然而事實是,她從來不懂什麽“共和”,更無謂“堯舜”的誇讚,不想懂,也無力參與。

遜位詔書頒布10天后,上海《申報》於2月22日以《清後頒詔遜位時之傷心語》為標題報導,

2月12日,《清帝遜位詔書》由袁世凱在養心殿內呈獻給隆裕太后,隆裕太后閱未終篇已淚如雨下,隨後交給軍機大臣世續、軍諮大臣徐世昌蓋用禦寶。此時反對遜位共和的恭親王溥偉自請召見,隆裕太后表示說:“彼親貴將國事辦得如此腐敗,猶欲阻撓共和詔旨,將置我母子於何地!”此時無論是何貴族,均不準進內,於是蓋用禦寶陳於黃案。“清後仍大哭。清帝時立清後懷中,見狀亦哭,袁世凱君及各國務大臣亦同聲一哭”。

隆裕太后和溥儀

她自始至終擔心的,從來就不是權力的旁落,而是一旦沒了權力,她該如何守護身邊人的命運。

在清帝遜位前,德齡出了宮,後來在上海結識了美國駐滬領事館副領事懷特,兩人不久後結婚。她在南北議和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

“現在的皇太后是一位很仁慈的女性,她讀過一些被譯成中文的外國歷史書,她很願意學習並培養皇帝。”她還特別強調隆裕太后的脾性“她是一位溫和的、文靜的、謙遜的人,有點冷漠。她非常清楚地知道她不能和她的嬸母兼姑姑——也就是已故的慈禧太后相比……她根本不想去控制政府,這點我非常確信。她想要的僅僅是平安而已。”

她唯一希望的,“只要天下平安就好”,天下平安了,她和她的家人也就平安了,可惜這個願望,在亂世中卻是奢侈。國運既衰,歷史又把她推向了前台,她不能挽大廈之將傾,只能任人擺布。

5.

詔書頒布後,隆裕太后仿佛在一夜之間老去,她開始變得起居無常,食不下咽,常常在宮中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太監們只好提個水果袋子跟著她。她還是常常哭泣,沒人知道原因,她也不願說。溥儀後來也在《我的前半生》中回憶:“我給太后請安時,常看見她在擦眼淚”。

1913年正月,退位詔書頒布後的第二年,隆裕太后在紫禁城內薨逝。

臨死前,她身邊只有養子溥儀、民國總統袁世凱、內務府大臣世續以及幾個隨從的宮女。她先對世續說:“孤兒寡母,千古傷心,睹宮宇之荒涼,不知魂歸何所?”隨後又轉頭告誡溥儀,“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國亡,而母死,茫然不知。吾別汝之期至矣,溝瀆道途,聽汝自為而已。”之後便撒手人寰。

很久以後,人們將《清帝遜位詔書》賦予熠熠生輝的憲政意義。再沒人記起這位太后,她就像一件滿清的遺物,被時代徹底拋棄。

而她當初哭著妥協拚命保下的皇室優待條件,在1924年被軍閥野蠻推翻,溥儀被逼離宮,紫禁城被收歸國民政府所有。

1925年,也是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紫禁城正式對外開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