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位90後把《山海經》裡的動物,用陶瓷還原了

豔麗鮮亮的釉色,變幻神奇的窯變,絢麗斑斕的色彩組合而呈現出一系列可愛的動物;在眾多的陶瓷中,周昌貴算是獨樹一幟的風格。

93年出生的周昌貴擁有驚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對陶瓷事物的鑽研與探索精神充斥在他的作品中。周昌貴說:“在創作前期,因為閱歷、眼界等因素,作品都會給人一種澀澀的感覺。”但也正是這種澀感,給作品賦予了別於其他的表達。

無心插柳。周昌貴對自己的偶然創作出來的這一些列釉色斑斕小動物是這樣評價的。

2015年時,周昌貴還在景德鎮陶瓷學院讀研究生,在一次燒窯時,因為窯火溫度過低,導致窯變。本以為會全部報廢,但開窯的時刻是令人驚異的,眼前倏然顯現出一片炫目的光彩,原本暗褐色的泥坯因著釉不同,此時都變成顏色不同但同樣富有生機的瓷器――綠如碧水,青如暮靄,藍似晴空,晶瑩如冰,潤澤如玉,煞是惹人喜愛。它們靜靜地佇立著,熠熠生輝,那幽幽的光華,如同一雙雙充滿靈秀之氣的眼睛,無言地述說著一個個成長的故事……

這種自然產生的璀璨鮮豔,斑駁陸離的色彩和動感,是任何畫家所無法企及的,這就是火的藝術。而這些陶瓷造型的靈感母本都來源於《山海經》描繪的異獸,所以他的表現是充滿無盡想象和未知。

昌貴從浙江麗水來景德鎮的幾年,一方面這裡承擔著他創作的土壤,另一方面良莠不齊的市場也逐步加深了對學院派的影響。作為學院派之一的昌貴在思考,自己今後該怎樣走瓷畫這條路。

但是勤勤懇懇工作、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是在為人生的“窯變”做準備。對昌貴而言,堅持創作和創新,再配上合適的機遇,就如同製瓷過程中的瓷釉和溫度,當兩者兼備時,便是成就人“窯變”的時刻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