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用上班,他們的生活過得怎麽樣?| KY調研:自由職業從業指南

KY作者 / Celia

數據 / Mikasa

插畫 / Lulu

編輯 / KY主創們

把20%的時間用於工作,另外80%的時間都用來做閑事,這樣的生活恐怕是“社畜”們的至高夢想——也隻敢在夢裡想一想。

但確實有人能靠自己動手而不是家裡的礦,把生活過成了閑適自由還吃穿不愁的樣子。曾經在《最強大腦》挑戰微觀辨水項目的“水哥”王昱珩,從清華美院畢業後只上了幾天班,就果斷辭了職。

“我無法忍受那種制度化的生活。”他決定遵從自己的內心,從此成了一名自由設計師。

自由職業給了王昱珩更多時間去生活,讓他去享受詩與遠方。他在自己家裡養了各種動植物,製作了植物掛毯,還設計了噴灌系統,親手打造了一片“熱帶雨林”。

因為做得特別好,所以水哥可以為別人設計植物景觀掙錢,“一平方米,1.1萬元起。”

水哥還會製作各類裝飾品:吊墜、扇子、玻璃工藝品、羊毛氈、軟陶、版畫、樹脂畫……他在淘寶上開了一個店,部分產品供不應求。

但是,比起埋頭掙錢,他更多地花時間在閑事上。“其他人如果能做十個活的話,就接十個,甚至接二十個,而我的做法是我能接二十個,但是我隻接兩個。我只要把這兩個做好,另外那十八個就不會走。”

很多人都羨慕水哥這樣“玩著就把錢賺了”,想嘗試自由職業,後台也有好幾位小夥伴和我們說,想看KY寫一份自由職業者的從業指南。到底什麽才算是自由職業?自由職業就意味著生活從此輕鬆無憂嗎?如何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職業者呢?

來看今天的文章。

提到自由職業,人們往往想到的是自由撰稿人、自由攝影師等職業身份,也就是freelancer。在英文語境的定義中,freelancer指的是獨立作業的個體經營者,以兼職或臨時合約的方式受雇於不同的公司。

但是,在試圖定義“什麽是自由職業”的時候,我們觀察到了更多的職業形態:原創設計品牌的主理人、與人合夥的小店店主……這些職業形態,我們很難以“freelance”的概念來界定。

綜合以上考慮,我們在本文中探討的自由職業,主要以自我雇傭(self-employment)來定義,包括不同形式的freelance和個體經營小生意、獨立店鋪、工作室等等職業形態。自由職業者為自己工作,不受雇於某一固定的雇主。

自由職業者的從業領域範圍非常廣泛,例如:

自由撰稿人

自由攝影師

博主/ Up主 / Vlogger

漫畫師 / 插畫師

互聯網產品設計師

獨立店鋪主理人

翻譯員 / 口譯員

考試輔導 / 語言培訓師

技術/ 法律 / 稅務顧問

……

在一些文獻中,創業(entrepreneurship)也算作是自我雇傭的一種,但是創業並不是自由職業,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內。

我們在KY粉絲中進行了有關自由職業從業情況的調查,在參與調查的147人中,有14.96%的受訪者現在是自由職業者,或曾有過自由職業的經歷。而在另外85.04%的受訪者中,63.95%想要成為自由職業者。

為什麽這麽多人希望成為自由職業者?調查發現,無論是否有關實際自由職業的經歷,“自己決定工作內容”、“不被上班制度束縛”和“可以掌控工作節奏”都是人們選擇自由職業最重要的三大理由,也是大家認為自由職業最吸引他們的地方。

從一開始接觸到文玩奇石這些東西,我覺得我就注定能吃這碗飯。其實我是個三分鐘熱血的人,但是對飾品設計真的是熱愛。做出好看的東西 得到大家的認可,我覺得很有趣。尤其做定製的過程中,把客戶的幻想,變成現實呈現出來,這個是最有成就感的。

我的終極理想是做獨立飾品設計品牌。沒考慮過去企業,我不喜歡給別人工作。出國前我曾經在工廠乾過半年,那半年太壓抑了,感覺整個人都變成了機器。

——發條橙,男,26歲

獨立飾品設計師,從業1年

但是,在想要成為自由職業者的受訪者當中,只有不到1/4的人有計劃實現自由職業。

對於其余76.6%想要自由職業但沒有實際計劃的受訪者來說,“資源不足”、“認為自己能力不夠獨立實現理想”和“害怕收入不穩定、沒有福利保障”是最主要的三方面阻礙。

另外,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人們對於自由職業有一些普遍存在的誤解。

*對自由職業,人們普遍有哪些誤解?

誤解1:自由職業者都是目標堅定、有信心的人。

事實1:相當多的自由職業者會一邊從業,一邊自我懷疑。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超過70%的人認為,自由職業者都是目標堅定且有信心的人。但事實上,自我懷疑在自由職業者當中是很普遍的現象。

獨立數媒行銷顧問Col Skinner曾談到,“就我個人而言,我肯定會時不時地懷疑自己的能力和經驗。”但他認為,這樣的自我懷疑也有積極的一面,它會驅動一些自由職業者去不斷努力,來證明自己足夠勝任自己喜歡的事業。

誤解2:自由職業可以避免人情世故。

事實2:自由職業者確實可以不用限制在固定的人際關係網之中,但是未必能夠避免與人打交道。

比起在企業上班,部分自由職業者的確可以接觸更少的人情應酬,但另一些則不得不單槍匹馬去“混圈子”,才能拓展客源。許多領域的自由職業者都需要與利益相關方溝通和談判,特別是在交付、宣傳、採購等關鍵環節上。

誤解3:自由職業就是可以經常給自己放個假。

事實3:比起996的上班族,自由職業者更需要自律和自我管理。

離開企業體系後,我們不再有外部規定的時間表要遵守,也沒有了明確的KPI要完成,所以必須要自己做計劃、制定目標。特別是對於一些經營小生意的人來說,為了生計,更需要圍繞客戶的日程來安排自己的作息。

我們訪談了一些正在自由職業或曾經自由職業的人。從他們的反饋中,我們發現,相較起上班族,自由職業者可能會面臨以下幾方面的特殊挑戰。

1. 收入不穩定

自由職業就是不太穩定,有時候好有時候差。好的時候會很累,但是可以滿足物質方面的日常需求,差的時候可能是要考慮下一步該做什麽,怎麽樣提升業務量了。考慮最多的是下個月房租啊、吃飯啊,七七八八這些很多。自由職業很考驗一個人的心態,看你收入沒有達到預期的時候,是否能抗得住。

——小五,男,29歲

自由攝影師,從業3年

自由職業者的收入與個人業務能力、行情、客戶預算等各方面因素直接關聯,這為自由職業者的物質生活帶來了很高風險。特別是對於常年從事自由職業的人來說,當最初的激情冷卻,收入不穩定引發的焦慮就變得尤為明顯。

2. 與孤獨感同行

有天晚上的時候,在電腦上碼著字,死活沒有靈感,就覺得自己特失敗。正好那天有個線上學習會,可能因為我的書成績一般,申請失敗了。那一瞬間,就感覺自己特別孤獨,想吐槽都沒地方吐。因為稿子一直是我一個人在寫,所以沒人可以給我建議,也沒人可以分擔我的痛苦。

——我一天吃五頓飯,男,25歲

自由作家,從業近1年

對於自由職業者來說,自由與孤獨像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自由職業者是自己的老闆,沒有同事,從業人數較少又分散在各個領域裡,也少有同行互相支持。在困難時刻,無人傾訴的孤獨可能會讓自由職業者感到雪上加霜。

3. 社會價值感薄弱

一個人太久不上班,會有種脫離社會的感覺,擔心自己的前景,甚至懷疑自己是沒有社會價值的。忙碌的時候不會有這種感覺,但是閑的時候就會。

比如,上午9點了,大家都上班去了,整個小區好像除了退休人員或者兒童,就你一個年輕人在家。這種情況下就容易想很多,是不是會活得越來越局限?會不會有一天就被社會淘汰了?

——梁協,女,31歲

文玩核桃售賣者,從業4年

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的社會價值感來源於市場和產業鏈上下遊給我們的反饋。自由職業者遊離於企業組織之外,尤其需要有意識地去收集這些反饋,否則可能會因為社會價值感減弱而陷入焦慮。

4. 對自製力有挑戰

我自製力比較差,自由職業對我來說實在太自由了,整體生活就變得不太積極健康。每天醒來已經是下午兩三點,然後去工作室寫稿,吃外賣,睡個覺,醒來就是十二點多,再寫到兩三點回家。完全是晝夜顛倒的狀態,想改都改不過來。

——瓶子,女,26歲

曾自由撰稿1年,現創業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自由職業的節奏。對於那些需要借助外部規則來建立個人日程的人來說,“打卡上班”也意味著規律的作息,而自由自在的生活節奏反而是一種挑戰,會為個人身體健康帶來風險。

那麽,什麽樣的人更適合自由職業?想要在自由職業中取得一定的成就,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1. 自我主導職業管理取向(high self-directed careermanagement)

一個自我主導職業管理取向的人,會認為自己事業的成敗主要責任是在自身,而非其他因素。因此,ta們也更有動力去主動探索、規劃自己的職業道路。

Lo Presti等人(2018)在去年對自由職業者的職業態度進行了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那些自我主導職業管理取向的自由職業者,更願意投身於職業發展,也相較起其他人更容易獲得職業成就。

2. 無疆界的思維模式(boundaryless mindset)

當采取傳統的、有疆界的思維模式來看待工作時,個體的業務範圍是相對固定的。我們會傾向於隻關注與本職工作有關的業務和技能,把目標定在從初階選手提升到高階選手。

但是,建立了無疆界思維模式的人在精神上是更加靈活的。Ta們在工作中更願意突破那些既定的框架,比如參與跨組織的項目合作。研究指出,當自由職業者建立了無疆界的思維模式,更積極地發展自己多方面的職業技能,會更容易取得個人成就(Lo Presti et al., 2018)。

3.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富比士專欄作者Adi Gaskell(2018)提到,有多篇文獻指出,自由職業者需要不斷地學習,在各個方面拓展自己,才能在職業生涯中處於領先地位。如今,線上的學習資源日益豐富,傳統的認證系統也慢慢開始接軌線上的課程。這也為眾多自由職業者提供了自我培訓的機會。

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卻尚未有明確的計劃,或是想要離開企業選擇自由職業,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可以看看以下三方面的建議:

Step 1. 想清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並進行實際籌備。

如前文所述,做好一份自由職業,需要面對諸多特殊的挑戰。而找到那份真正熱愛的事是自由職業的基礎,會讓你未來在應對這些挑戰和危機時,心中仍有方向。

從想清楚自己自由職業後想要做的事,到開始籌備,可能是一段很漫長的過程。你的想法可能也會反覆變化。但是給自己時間,讓想法慢慢成型,會比盲目辭職在家要穩妥一些。

Step 2. 以兼職的形式開始嘗試。

在確立想要做的事究竟是什麽之後,就可以開始一邊嘗試行動,一邊保持思考、調整方向。特別是,如果你仍然在企業上班,希望成為自由職業者,你可以在業餘時間先以兼職的形式開始操作,等到水到渠成,再慢慢轉為全職自由職業。

一方面,在一開始的嘗試階段,利用業餘時間展開兼職,可以依靠全職工作維持原本的收入保障;另一方面,如果兼職進展不順利,也能夠避免失業的風險。

Step 3. 建立自我管理的意識。

在訪談中,有多位受訪的自由職業者都提到了“自律”和“心態”兩個關鍵詞,而想要在這兩方面進行優化,就需要我們具備更強的自我管理的意識。在嘗試成為自由職業者的過程中,從每一天、每一個季度的進度和時間規劃,到稅務、社保、應急儲蓄等各方面細節,都需要加以考慮。

最後,我們想對大家再次強調,自由職業絕非996的避難所。它反而要求從業者有更高的熱情、自驅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抗壓能力。但是,對於那些有獨創精神、開拓意識、想要自我實現的人來說,它是一條值得走的路。

就像我們某位受訪者說的那樣:“人生有真正喜歡做的事,不比戀愛中的心動更容易,所以也不要怠慢它。

以上。

Reference

Lo Presti, A., Pluviano, S., &Briscoe, J. P. (2018). Are freelancers a breed apart? The role of protean andboundaryless career attitudes in employability and career success. Human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28(3), 427–442.

Gaskell, A. (2018). Who are freelancers and what do they want?. Forbes.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