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擴大人民幣在非洲的使用 理性看待非洲債務問題

  創新投融資模式 擴大人民幣在非使用

  王琳

  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宣布,願同非洲人民共築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強調中非友好合作前景廣闊,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發展大有可為。

  中非金融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內容。為此,第一財經記者近日就中非金融合作專訪了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朱雋,詳解了未來中非金融合作的重點與創新、人民幣國際化在非洲的前景以及國際輿論普遍關心的非洲債務問題等。

  朱雋表示,未來中非金融合作的重點是創新投融資模式,繼續發揮開發性金融優勢,大力發展股權投資,推動政府與市場力量合作,並加強與發達國家、國際金融機構及國際金融中心在非洲的三方合作。

  對於非洲債務問題,朱雋認為,應當客觀理性地看待,要看到債務上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以及外部因素的影響。同時,朱雋表示,中方非常重視非洲債務問題,未來願與非洲各界一道,在推動非洲經濟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探索以合理有序的方式解決非洲債務問題,確保非洲債務的可持續性。

  對於人民幣國際化在非洲的落地,朱雋告訴第一財經,非洲具有開展人民幣業務的現實基礎與需求。“下一步,將繼續順應市場需求,通過提高獲取和使用人民幣的便捷性,不斷擴大人民幣在非洲地區的使用。”

  中非金融合作進展順利

  第一財經:金融合作是今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的亮點之一。你能否介紹一下中非金融合作近年來取得的進展?

  朱雋:近年來,中非金融合作以互利共贏為目標,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契機,不斷深化發展,在四個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網絡化布局更加完善。過去三年,中資商業銀行在非洲新成立三家機構,包括2015年農業銀行與剛果(布)合資成立的中剛非洲銀行、建設銀行在開普敦成立的二級分行和2017年中國銀行在安哥拉成立的羅安達分行。整體看,中國銀行在非洲共設立了7家機構,建設銀行共設立了2家分行,工商銀行收購了南非標準銀行20%股權,還在南非設立了非洲代表處。中資商業銀行在非洲的網絡化布局越來越完善,諸如貸款、貿易融資、保函等金融服務更加多元化,為當地更多居民和企業進一步提供了金融便利。

  二是投融資合作不斷拓展,為非洲發展提供了多樣化的資金支持。一方面,開發性金融機構一直是中國支持非洲發展的主力。國家開發銀行貸款覆蓋非洲42個國家近500個項目,貸款餘額達355億美元。進出口銀行為非洲48個國家600多個項目提供貸款,餘額達到3816億元人民幣。同時,中國還專門設立了面向非洲中小企業的專項貸款,目前已向32個非洲國家累計發放貸款20億美元,有效地解決了非洲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在不增加非洲債務負擔的情況下,通過增加股權投資撬動更多資源支持非洲建設。中國首隻對非股權投資基金——中非發展基金已完成50億美元增資,累計對非洲36國的92個項目承諾投資46億美元,帶動中資企業對非投資近230億美元。上屆中非論壇期間宣布成立的中非產能合作基金現已向11個項目累計出資12.2億美元,覆蓋非洲十多個國家,成功幫助深圳傳音在非洲站穩腳跟,成為股權投資支持非洲發展的樣板。

  三是加強與非洲多邊開發金融機構的合作,彰顯和放大國際合作效應。中國不斷深化與非洲開發銀行(非行)、東南非貿易與開發銀行(東南非行)和西非開發銀行(西非行)等區域和次區域開發性金融機構的合作。人民銀行2014年與非行聯合設立的非洲共同增長基金已跟投12個主權貸款項目,承諾出資4.6億美元,覆蓋讚比亞、坦尚尼亞和突尼西亞等八個國家,改進了非洲基礎設施,促進了當地民生。中資金融機構也通過授信、聯合融資、代理銀行間市場交易、經驗交流等方式與三家開發機構積極開展合作。其中,中國銀行已為非行核定5億美元授信額度,中國銀行、工行、建行、國開行和進出口銀行總計向東南非行提供了近6億美元貸款,國家開發銀行還多次參與西非行授信項目,這些資金有力地提升了三家開發機構的貸款能力,促進了基礎設施和民生等領域的項目建設。此外,工商銀行還代理非行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積極開展交易。絲路基金和中非產能合作基金積極尋求與東南非行開展項目合作,並在探討入股的可行性。

  四是積極開展技術援助(技援)合作,促進非洲地區的能力建設。中國與非行、西非行分別建立了雙邊技術合作基金,運作良好,有效地促進了中國優勢項目和技術經驗在非洲的傳播,支持了非洲國家的能力建設。今年4月,中國與基金組織成立聯合能力建設中心,旨在借助基金組織在巨集觀經濟金融領域的專業優勢,結合中國的轉型經驗,增進政策交流,促進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能力建設,推動相關國家的經濟繁榮和增長。

  擴大人民幣在非洲的使用

  第一財經:你能否具體介紹一下人民幣業務在非洲的發展情況?下一步,非洲將在人民幣國際化中扮演什麽樣的角色?

  朱雋:目前,人民幣業務在非洲的發展勢頭良好。

  在跨境人民幣結算方面,今年上半年中非共辦理人民幣跨境業務收付金額381.12億元,同比增長112.8%,覆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直接投資、證券投資等多個項目。

  在貨幣合作方面,人民銀行已與南非、摩洛哥、埃及和尼日利亞四國央行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定,協定金額總計730億元人民幣。人民幣還實現了與南非蘭特等貨幣的直接交易,便利了中非企業的貿易與投資。

  人民幣清算方面,人民銀行已在南非和讚比亞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清算業務增長迅速。2017年,中國與南非辦理人民幣跨境業務收付金額約79.47億元,同比增長25.2%;與讚比亞辦理人民幣跨境業務收付金額約11.66億元,同比增長6%。同時,非洲地區的商業銀行還積極參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已有來自16個非洲國家的28家銀行成為CIPS間接參與方,有利於非洲地區的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進一步促進了貿易投資便利化。

  此外,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2017年,中國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成功發行15億元人民幣的“彩虹債”,這是非洲首隻離岸人民幣債券,受到國際投資者追捧,認購倍數達到2.13倍。

  自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後,人民幣開始發揮儲備貨幣功能。目前,南非、尼日利亞、肯亞、坦尚尼亞、加納、安哥拉等國央行已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非行和非洲開發基金及毛裡求斯、南非、尼日利亞、納米比亞、莫三鼻克五國央行已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非行和非洲開發基金還準備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投資。

  展望未來,中非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人民幣業務在非洲增長太空大、發展前景廣。一方面,非洲具有開展人民幣業務的現實基礎。非洲大陸均為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發展基礎設施和製造業,對中國的成套設備、項目承建等產品和服務存在較大需求。中國企業承接非洲工程項目,也會帶動對國內設備的採購需求。這些需求為使用人民幣開展中非貿易與投資奠定了良好基礎。另一方面,隨著中非合作的深化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升,非洲對人民幣的接受度將進一步提高,非洲企業從節省匯兌成本、降低匯率風險和商業風險的角度出發,主觀上更樂於接受、使用和持有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是市場驅動的過程,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過程。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順應市場需求,通過提高獲取和使用人民幣的便捷性,不斷擴大人民幣在非洲地區的使用。

  創新投融資模式,積極發展股權類投資

  第一財經:在今年北京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以政府援助、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融資等方式,再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支持。你認為,在推動中非金融合作創新投融資模式方面,下一步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做?

  朱雋:下一步,中非雙方將著力推動投融資模式創新,動員各方資源參與非洲建設。

  一是繼續發揮開發性金融優勢。長期以來,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機構為非洲國家提供了大量的開發性融資支持。近年來,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代表的中國開發性金融機構也探索出了一條中國式的開發性金融路線,在沒有財政補貼的情況下,實現了一定回報和財務的可持續性。這種開發性金融具有多重優勢,既可連接政府與市場、整合各方資源,又可為特定需求者提供中長期信用支持,還能對商業性資金起引領示範作用。中國開發性金融機構蓬勃發展,在非洲投融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未來應繼續利用開發性金融優勢,積極推動非洲發展。

  二是大力發展股權類投資。股權投資在運作方面具有多重優勢。股權投資具有高效的決策機制,在遇到重大投資項目時,可以主動快速做出決策,把握市場機遇,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實現經營的可持續性和盈利性。股權投資還可與國際開發機構、境內外金融機構等靈活開展聯合融資,既擴展了融資來源,又可以更好地降低融資風險。以前我國開展的融資多以貸款為主,股權投資能與之相互配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形成互補。此外,股權投資還能發揮中長期投資對項目的支持作用,為一些建設和運營期限較長、私人資本進入較少的項目提供比較穩定的資金來源。

  三是推動政府與市場力量合作。非洲國家融資需求巨大,不能單靠政府資金,而是要廣泛動員市場力量,調動包括非洲在內的全球金融機構、企業的積極性和熱情,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從全球範圍來看,市場整體並不缺乏資金,但由於一些投融資項目周期長、回報慢、盈利前景不清晰,市場主體投資積極性較低。這就需要政府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提供相應便利,消除資金供需雙方面臨的制度約束和資訊不對稱問題,必要時以公共資金撬動私人部門和國際機構資金進入。

  四是加強與發達國家、國際金融機構及國際金融中心在非洲的三方合作。發達國家在項目建設方面經驗豐富,同時具備人才、資金和技術優勢;國際金融機構不僅擁有專業知識、優秀的人才儲備和雄厚的資金基礎,而且對當地市場有著深入的了解,加上其良好的口碑與聲譽,與其合作有助於發揮杠杆作用,撬動更多的市場資金;國際金融中心匯集資金的能力強,在開發金融產品方面也有著獨特的優勢。中國與發達國家、國際金融機構及國際金融中心在非洲開展三方合作,有助於形成優勢互補,有效提升對非洲國家的投融資支持。

  實際上,中國在開展三方合作方面已經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前面提到的人民銀行與非行的非洲共同增長基金為非洲改善基礎設施、改進人民福祉和挖掘增長潛力提供了重要支持。2016年,德國任G20主席國期間,G20各國一致同意加強與非洲各國的合作,實施“加強與非洲合作”計劃。下一步,中國應與發達國家、國際金融機構和金融中心進一步深化在非洲地區的三方合作,更好地滿足非洲的經濟發展需要。

  應客觀理性看待非洲債務問題

  第一財經:不少國際媒體和一些學者一直擔心非洲的債務問題,最近一些報導認為,中非合作,特別是中國對非洲一些國家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重了非洲的債務負擔,影響其可持續發展。你怎麽看非洲的債務問題?

  朱雋:應當客觀理性地看待非洲債務問題。非洲國家當前正處於經濟增長與轉型的關鍵時刻,國內面臨減貧、城鎮化、工業化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任務,發展需求大。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債務水準上升。這是正常的現象。關鍵在於債務上升是否伴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民生的改善、衛生條件的改進以及貧困率的降低等一系列有助於促進非洲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指標改進。如是,這種債務的上升是會隨著經濟發展與增長逐步得到解決的。

  另一方面,最近非洲國家債務水準的上升也受到外部因素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實行低利率和量化寬鬆政策,在此背景下,非洲國家借入了大量債務,債務水準有所上升。近兩年隨著美聯儲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美元走強,全球金融環境收緊,新興市場普遍承壓,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非洲國家的償債負擔。同時,非洲國家經濟結構單一,部分國家依賴大宗商品出口,而最近幾年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導致非洲國家出口收入減少,經濟和財政形勢惡化,也是非洲國家債務風險上升的原因之一。

  近年來,中國積極參與非洲建設,支持非洲發展。根據非行數據,在非行年度項目招標中,中國企業2016年得標31個項目,得標金額6.3億美元,佔比25%;2017年得標29個項目,得標金額6.37億美元,佔比26.6%。中國企業在非行項目採購中長期穩居第一。但中國並沒有給非洲造成債務問題,相反中國是在幫助非洲打破發展瓶頸,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投資修建的亞吉鐵路,為非洲帶來了巨大商機。中國在肯亞修建的蒙內鐵路有力地促進了非洲地區的互聯互通,提升了非洲經濟的增長潛力。塞內加爾、盧旺達、吉布提等國之所以近年來取得非常好的發展成績,也是因為這些國家比較充分地利用了中國的投資。

  作為非洲建設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中方非常重視非洲債務問題。習近平主席在今年北京峰會上宣布免除與中國有外交關係的非洲最不發達國家、重債窮國、內陸發展中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截至2018年底到期未償還政府間無息貸款債務,彰顯了我們對非洲人民的支持。未來,我們願與非洲各界一道,在推動非洲經濟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探索以合理有序的方式解決非洲債務問題,確保非洲債務的可持續性。

責任編輯:郭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