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工廠》:那些說出來的,和沒有說的

許樂

Netflix推出的紀錄片《美國工廠》最近在網上大火。

紀錄片《美國工廠》海報。

2008年,美國俄亥俄州的通用汽車工廠倒閉。

2016年,來自中國的企業家曹德旺在工廠舊址上投資修建了福耀玻璃工廠,重新雇傭當地的美國工人,開始生產汽車玻璃。這樣一來,這個有兩千多工人的工廠,成了中國和美國這兩個超級大國的一個交匯點。

由於中美雙方在工業模式、企業管理、文化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再就業的美國工人當中,有很多人逐漸開始由感恩到抱怨,工資太低,加班,受了工傷,不被尊重等等;而中國的老闆和管理者們卻充滿無奈,由於美國的工人生產效率太低,工廠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紀錄片中最富有戲劇性的一幕,是福耀公司安排幾個美國工人中的管理者來中國參觀。這幾個美國人在中國的工廠,看到中國的工人們高強度、高效率、精神飽滿的工作狀態,徹底傻眼了。然而他們回到美國以後想要複製這種工作模式卻又困難重重。無論管理者怎麽賣力,美國的工人永遠是一副無精打采、慢條斯理的狀態。

福耀公司在中國的工廠實行的半軍事化管理。

美國的管理者想要讓美國的工人像中國的工人一樣服從管理,這是無法實現的。

紀錄片最重要的一條主線,是講述美國工人和中國老闆及管理層之間,就工人成立工會這件事的角力較量。在這件事上,一向和顏悅色的曹德旺顯示出企業家的堅決果斷,決不讓步。而美國的部分工人按照既定的工作思維,堅持要組建工會。中方這邊采取化整為零逐個擊破的辦法,把想要組建工會的積極分子盡量開除。鬥爭的結果似乎是中方這邊獲勝,自2018年開始,這家由中國人在美國開設的工廠終於開始盈利。

應該說,這是一部既在立場上相對客觀,又絕對話裡有話的紀錄片。幾位創作者雖然都是美國人,但對待中美兩邊確實既沒有捧誰也沒有黑誰。紀錄片中呈現出的中美兩國之間在各方面的差異,似乎並沒有我們平日在媒體裡看到的那般大,但卻遠比我們所能夠想到的要更加細致入微。

曹德旺先生在福耀公司對中國員工的講話。

影片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美國工人的一副副面容。在這個紀錄片裡出現的美國工人,無論年齡無論性別無論膚色等各方面如何差別,臉上全部都呈現出同樣的表情底色——倦怠。不用他們說話便可以看出,他們普遍不喜歡眼前的工作,不滿意自己的生活,卻又無可奈何消極應對著。這一張張倦怠的面容,居然讓我聯想到老照片上看到的清朝末年的那些中國人。那呆滯的表情,分明是一個文明處於衰落狀態的最直接的反映。相比之下,福耀公司在中國的工廠,工人們開年會的場景,那一張張自信的笑臉,可以說是一個文明正處在蒸蒸日上狀態的自然體現。

正在聽中國老闆講話的美國工人們。

福耀公司在中國的公司年會,有如春晚。

整部紀錄片雖然看似客觀呈現,但很多鏡頭很多畫面都意味深長。看完之後,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麽。事實上,沒有任何一部紀錄片會是絕對客觀的,創作者本人的態度和傾向不可能不通過紀錄片本身體現出來。在我看來,這部紀錄片的兩位導演其實跟片中的美國工人一樣的焦慮和無奈。影片確實有條不紊呈現出了很多問題,比如美國工人的失業問題,再就業後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中國企業過分注重效率,對生產安全等問題重視程度不夠等。但這些問題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又該如何解決,未來該何去何從,這些更深層次的問題影片完全沒有涉及。倘若創作者本人在這些問題上有清晰的觀點和認知,這些東西不可能不通過紀錄片表達出來。由一千多個小時的素材剪輯出來的這兩個小時的紀錄片,之所以完全沒有觸及到這方面的問題,唯一的可能是,創作者本人也沒有想明白這些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

片尾平行剪輯的中美兩國工人下班的場景,同樣意味深長。

紀錄片的開場,是通用汽車公司的工廠停產。那麽問題來了,這家工廠為什麽會停產呢?最容易想到的一個解釋是,因為全球化嘛,發展中國家的人力成本低,所以很多低端的加工製造業自然就從美國遷出去,搬到發展中國家去了。這確實是過去十幾年在美國發生的事實。但問題是,既然如此,福耀這家中國的公司為什麽又要去美國建工廠呢?難道為了做慈善,解決美國工人們的下崗再就業問題嗎?在一個商業社會裡哪裡會有這樣的事。

恰好,我這幾天有幸讀到曹德旺先生的訪談,算是把這件事稍微整明白了一點。按照曹德旺先生算的一筆账,雖然雇傭美國工人的人力成本比中國高,但是美國的水電氣費用比中國低很多,尤其是還有一大筆稅負方面的差額,所以他認為,總账算下來還是在美國建廠更劃算。由這筆账可以往回逆推一下,美國汽車工業的衰落,真的都是全球化造成的嗎?既然在美國建工廠很劃算,為什麽在2008年的時候,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又選擇了關閉工廠呢?

其實繞來繞去,還是《美國工廠》這部紀錄片裡反覆聚焦的那件事——工會。對於一個家工廠或者一個公司來說,工人和管理者及老闆的關係,本質上是一種協作關係。工人們當然可以選擇聯合起來,利用工會這樣的組織來為自己爭取利益。但是,假如工會在為工人謀利的時候超越了某個度,以至於對這種協作關係造成了破壞,下一步自然是工廠由盈變虧,最後選擇關門止損,而工人們則全部失業。美國的工會,在很多時候已經超過了這個度。工人們要爭取八小時工作製、爭取每周雙休,這些自然無可非議。但假如到這一步還不滿足,既要懶洋洋慢條斯理地乾活,又要拿高薪否則就罷工,試問,哪個公司企業能養得起這樣的工人?以上不只是我個人的一個邏輯推理,實際上,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倒閉,最直接的原因正是美國最大的工人協會UAW(全稱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

來自UAW的代表講話,號召福耀的工人們組建工會。

紀錄片中,這位來自UAW的代表稱,“在這些年來為之奮鬥的過程中,我們為公司找到了一種既能賺錢,又能公平對待員工的方法,還能給員工一份體面的工資,並確保他們的安全,這兩者是可以共存的……”這種有煽動性的講話引來現場美國工人的起立鼓掌。看到這裡我徹底無語了。既然您認為這兩者是可以共存的,那之前通用汽車公司又為什麽倒閉了呢?當地的工人又為什麽失業了呢?之前發生的事實,到底二者共存,還是二者共亡呢?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少乾活多拿錢,這是人的本性使然。但假如這樣的本性被無限制合理化,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大家在同一條船上一起沉下去。事實上,美國的工會被曝出高層受賄的醜聞已不止一次。美國的工人對待工會的態度也早已不像當年。很多工人抱怨工會強製留下了爛工人,而讓優秀的工人只能跟著他們隨波逐流。紀錄片花費不少筆墨來展現想要組建工會的工人們對福耀公司的吐槽大會,卻沒有讓被福耀公司繼續錄用的優秀工人也站出來說幾句。

《美國工廠》中對待美方的態度是焦慮和無奈,找不到問題的解決辦法,甚至找不到問題本身在哪兒;而對待中方的態度則可以說是欽佩中帶有陌生和迷惑。素材的選擇本身就代表了創作者本人的傾向和態度。兩位美國導演顯然不太理解中國人強烈的國家觀念和身份認同。至於中國工人們表現出的超強的耐力和超高水準的工作能力,創作者顯然和那幾個來中國取經的美國管理者一樣目瞪口呆。為什麽中國的工人可以一邊做著單調重複的事情,一邊拿著遠低於美國工人的工資,一邊還能熱情滿滿?這顯然是我們中國人很熟悉而美國人感到困惑的事情。

中國工人分揀玻璃碎片的工作場景,看呆了美國人。

到這裡我們還可以繼續追問,這樣的中國模式,是值得百分百推崇和讚美的嗎?顯然也不是。吃苦耐勞是美德,但任勞任怨恐怕不是。片中那個工人手臂上的傷,絕不是什麽值得炫耀的東西。一個美好的社會,應該是把人放在第一位,而是不把生產效率放在第一位。目前達不到,不代表這樣的未來不值得我們一起追求。中國的工廠在這方面確實有待改進,但若因為這一點而抹黑中國的企業,那就別有用心了。在紀錄片的片尾,出現了這樣一段字幕:

這一段字幕讓我覺得相當的突兀。因為生產安全的問題雖然在前面的紀錄片裡面有所涉及,但完全不是整個紀錄片的焦點;而片尾的這一段字幕,似乎有對美國的福耀玻璃工廠蓋棺定論的意味,暗指這是一家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企業,今後很可能還會出現意外的生產事故。這樣的結尾字幕,對於紀錄片的觀看者來說,絕對有誤導之嫌。

此外,紀錄片結尾處很莫名轉到了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導致工人失業這個話題。作為一部完整的紀錄片,這個轉折有點莫名其妙了。人工智能的問題當然也是一個熱點問題,但這屬於另一個問題,和紀錄片前面講的中美差異問題是兩回事。另外,雖然這部紀錄片的製作方掛名是美國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與米歇爾·奧巴馬夫婦旗下的High Ground製片公司,但實際上奧巴馬夫婦並沒有參與過影片的拍攝,他們是在這部紀錄片獲獎之後才買下的這部紀錄片。即便如此,奧巴馬夫婦的背書仍然大大增加了這部紀錄片的受關注度。

奧巴馬夫婦和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兩位導演的對話場面。

看完美國人拍的《美國工廠》這部紀錄片之後不妨暢想一下,倘若從一開始便有一個中國的紀錄片創作團隊同時拍這同一事件,把最後完成的兩部紀錄片放在一起對比,那一定會更加有趣。

本期編輯 邢潭

推薦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