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跟孩子講道理也算是家暴?父母學會這樣做,比嘮叨100遍還管用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如果你也曾經跟孩子講過道理,那麼你會發現這是一件多麼令人崩潰的事情。

在孩子的世界中,似乎就沒有道理可言,無論媽媽說過多少遍,甚至曾經威逼利誘,結果他們根本就不買帳,依舊轉身就忘,為何會出現這樣一種局面呢?

跟孩子講道理,也是一種家暴

上圖是中國知名演員孫儷曾經在網路上公開的一篇育兒心得,其中有提到「當孩子有不滿、悲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

這一段話剛好跟很多中國父母的日常帶娃「好說教」行為有所衝突,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夠跟成年人一樣,早熟到可以正常溝通,一次不行就兩次,念經一樣在他們耳邊叨叨不停。事實上,這種方式也算是家暴的一種。

盧梭曾說:「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不少兒童心理學家也提出觀點,在孩子7歲前,不應該過多跟孩子講道理。原因如下:

1、孩子的思維發展有限

7歲之前的孩子,本身的思維尚未發育完全,對待世界萬物還沒有一個統一完整的認知概念,此時父母的講道理對他們來說,完全是無用的,不僅不會讓他們沒辦法聽進去,反而會使其對父母產生憤怒情緒。

2、受心理暗示作用影響

哈佛大學韋格納教授1987年的時候做過一項有趣的實驗:

研究人員讓參與人員試著用語言來描述大腦中的想法,但是唯一的條件就是不要去想「白色的北極熊」,結果最終越不讓他們想起這個,他們越會在心理暗示作用下想起這個。

其實,孩子們也是如此,當他們出現問題後,父母嘗試用說教的方式讓他們改正錯誤,在此同時,父母已經給其內心中設下了屏障,他們很容易在潛意識中依舊出現那些行為,甚至會為了故意與父母反抗而做出更加過分的舉動。

在父母看來,講道理是希望孩子們能夠明白自己的錯誤,可是孩子的衝動抑製和邏輯後果的思考能力確實不那麼成熟,他們只會認為父母強硬的態度是在對自己施行「暴力」,進而產生反抗、沮喪、安全感喪失等負面情緒。

學會下面這些處理方式,比父母嘮叨一百遍都管用。

如何正確跟孩子溝通?

1、說話也要講究「藝術」

①嘗試著將主要的指示放在開頭的句子中,然後語言盡量簡潔,方便孩子理解,不反覆強調同一件事情,因為他們的耐心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很難聽進去話,嘮叨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被他忽視。

②說話有禮貌,盡量使用平和的語氣,不要用命令責罵式的方式讓孩子去理解大人的問題,他們內心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花一小時的時間去生氣,不如一分鐘的有效溝通。

③給孩子選擇的機會,而不是直接代替他們做選擇,前者更容易被接受,而且彼此之間的矛盾更容易解開,後者多半會不了了之。尤其是3歲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經開始發展,他們往往更加註重父母在說話時是否留有自己思考的餘地。

2、教育與關愛並行

《爸爸去哪兒》中,陳小春最開始一個人帶孩子時,常常沒有耐心,發現孩子有一點的錯誤就立馬很兇地教育兒子,結果導致兒子jasper長時間不敢與他交流,甚至偷偷跟「村長」說,好像有《媽媽去哪兒》,因為最喜歡的人是媽媽,爸爸有點凶。

後來陳小春也意識到自己做的不對,所以會盡量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在教育完孩子後也會及時給予關愛,安撫其情緒,兩人的關係持續升溫,兒子也越來越依賴自己的爸爸。

教育孩子,該如何把握好尺度,本身就是一個難題,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關心,如果父母習慣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表達,卻沒有意識到表達的信息與孩子意識到的信息是不對等的,溝通起來也註定十分困難。(lyj)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