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藥品帶量採購帶來的“傷”,該如何治?

投資贏家都在關注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厄貝沙坦降價60%,恩替卡韋降價90%……隨著4+7城市帶量採購競標情況一步步公開,藥價一壓再壓。受其影響,藥企的市值幾日內蒸發逾千億。

痛定思痛,對於這次帶量採購帶來的“傷”,究竟該怎麽治,請聽聽有關方面的聲音。

政府出面:給得標企業打call

12月7日,國家醫保局聯采辦負責人公開表示,擬中選藥品價格大幅下降對藥品生產企業當期非利空、長期是利好。

此次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堅持市場機制和政府作用相結合的原則,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的生產企業,是否參加“4+7集中採購”以及參加採購的報價,均由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情況自主決定,擬中選的企業都願意自主降低價格以價換量。

企業願意自主降低價格以價換量,圖啥?

企業報出低價,不但可以在後續激烈競爭中搶佔市場份額、佔據先發優勢,還可以低價遏製新進入者。

有藥企管理人員告訴記者,通過以價換量後,相關藥企仍有一定盈利空間,帶量採購後,市場份額、產品用量都可能會相應增長,使企業仍能夠保持一定盈利空間。

該人士認為,相關藥企選擇低價入選帶量採購,更利於其保持專科領域品牌地位,以產品組合賺錢。例如正大天晴在肝病領域產品線豐富,後續產品梯隊中還有豐富產品儲備,搶佔恩替卡韋市場份額,有利於保持肝病領域第一品牌地位,通過產品組合中的獨家產品、高價產品賺錢。

正大天晴董秘也公開表示:“肯定不會做賠本生意。2019年應該還好,現在我們還在測算中。未來價格聯動速度和獲得患者的增量還在測算。”

如果聽到這裡您依然悲觀,那我們不妨轉移視線,看看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藥企受到的影響較小。

券商發聲:為“他們”叫好

除了企業和政府層面,小編還特意整理了幾大券商的觀點,看看他們開了什麽藥方。

西南證券

診斷:創新藥審評審批供給加快,同時政府降低了“神藥”、仿製藥在醫保中的比例,提升創新藥佔比。數個“神藥”已經在走下神壇,仿製藥通過國家一致性評價實現進口替代及供給側改革,為創新藥留下足夠成長空間。

藥方:推薦選擇創新藥增量多、仿製藥存量影響小的標的,如恆瑞醫藥、科倫藥業等;推薦聚焦政策干擾少的非藥領域,如醫療器械、創新藥產業鏈的CRO行業、自費疫苗領域等。

興業證券

診斷:此次降價幅度超預期,從結果來看,企業之間沒有形成價格默契,有些得標企業並非此前預期的“光腳”企業或市佔率低的企業,如,正大天晴、信立泰、AZ和BMS等,表明了企業捍衛市場份額的決心。

藥方:藥品領域選擇不受帶量採購政策影響的藥品生產企業,有生物藥或類似品種(如我武生物、華蘭生物)、偏向消費品的OTC或醫藥消費品(雲南白藥、片仔癀);非藥領域關注設備類企業和成長類的耗材企業、CRO及醫藥商業類企業; 對研發投入巨大、有體系有銷售的企業(很多每年研發投入至少5億以上),依然抱有長期信心,如,恆瑞醫藥、華東醫藥、樂普醫療、科倫藥業、複星醫藥、麗珠集團等。

安信國際

診斷:此次帶量採購,能夠幫助企業以價格優勢擠壓類似品種的銷售。同時,帶量採購的合約期為一年,若臨床使用過程中醫生認可一致性評價品種的品質和療效可與原研相比,則大概率第二年會繼續採購該品種,而不冒品質風險更換廠家,所以各公司此次不惜大幅降價來搶標。

長期來看,得標可能意味著徹底擊敗競品,佔領相關市場。另外,得標產品不需要市場維護,不產生銷售費用(目前藥企銷售費用約佔收入的30%-40%),抵消部分降價影響。從國際市場來看,普通化學仿製藥利潤率可能穩定在10%-20%左右。

藥方:短期內,難仿首仿藥、生物類似藥、特殊劑型、創新藥降價壓力小,業績確定性仍然很大。長期來看,醫藥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回到研發和創新,但需注意創新領域和品種需要差異性或臨床優勢。研發實力強、在研產品儲備豐富的公司未來成長確定性強。

中信證券

診斷:市場仍需要理性看待此次藥品集中採購結果,從醫保資金的收支角度看,2018年1至10月醫保結存率依然有19.97%(去年同期23.86%,全年19.17%),總體仍較為良性。藥品集中採購更多是推動醫保資金的騰籠換鳥,需要關注醫保資金的結構性紅利。

藥方:賣水者的依賴度會進一步提高,重點關注CMO板塊的凱萊英,以及山東藥玻、艾德生物、山河藥輔等; 商業的增長要看區域醫保總盤子的變化、部分品種價格的下降不會衝擊商業,同時連鎖藥店將成為更多藥品的主戰場,重點關注益豐藥房及柳州醫藥、老百姓等; 創新藥的支付環境有望大幅改善,研發管線的價值被進一步放大,重點關注恆瑞醫藥、複星醫藥、中國生物製藥等;關注器械板塊的邁瑞醫療、大博醫療、安圖生物和藍帆醫療。

光大證券

診斷:短期來看,大部分得標企業慘勝,盈利下滑難以避免;非得標企業受損更大。但長期來說,帶量採購重構化藥企業的競爭要素,在行業洗牌中迎來從仿製到創新的更新之路。可預見未來3到5年行業將進入洗牌期,產品組合優勢、規模技術優勢、創新藥管線和海外市場能力將變得更加重要。

藥方:緊握“創新+更新” 主線,包括創新藥/重磅仿製藥、創新高端器械、藥店、消費更新等,以上板塊的共同點在於增量受益,而不受醫保、招標等控費的影響,尤其是在帶量採購落地後,創新藥將更受行業重視。

重點推薦“創新增量+規避帶量採購影響”的細分板塊,包括長春高新、愛爾眼科、益豐藥房、雲南白藥、安科生物、恆瑞醫藥等。

機構撤離醫藥股後會投向哪?

此前,醫藥是眾多基金的超配板塊,據東吳證券測算,2018年三季度,基金整體的醫藥持倉比例為12.33%。

而當黑天鵝來襲,原本偏重防禦超配醫藥股的資金不得不尋找新的方向,“休養生息”將是這部分資金的最大訴求。其選股可能更重視個股的防禦特徵,短期內不太會流向中小市值個股。

其實,端倪已現,煤炭石油、鐵路基建、公路及電力等具有高分紅低估值特徵的板塊近期一路走強。

如今日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雙雙走強,中國神華、陝西煤業則跑贏大盤。統計數據顯示,如以2017年報的分紅額計算,中國石化的股息率已鋼彈6.8%,中國神華的股息率為4.8%,陝西煤業的股息率為5.3%,兗州煤業的股息率4.9%。

基建類板塊近期也走勢強勁,中國鐵建、中國中鐵等基建股今日紅盤報收。

中信證券認為,存量配置資金從醫藥股流出,短期最可能流向基建,在訂單和收入穩定情況下,擁有低成本融資優勢的基建板塊龍頭股最為受益,行業集中度預計將趨勢性提升,外加低估值和機構低配,提供了足夠的安全邊際。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建築的股息率約為2.6%,葛洲壩的股息率約為3.9%,中國鐵建及中國中鐵的股息率約為1.5%。

公路、電力、鋼鐵和汽車等板塊也具有高分紅低估值的特性,為偏重防禦的資金提供庇護。在碼頭、公路等交運板塊中,粵高速股息率約為6.6%,中原高速股息率約為4.4%,深赤灣股息率為7.7%;電力板塊中,長江電力股息率約為4.7%,國投電力股息率約為2.2%,桂冠電力股息率約為6.5%。

分析人士表示,在弱市中,低估值且分紅慷慨的個股具有較強吸引力,防禦性也更強,當市場風險偏好下降並追求絕對收益時,低估值高分紅個股的長線配置價值凸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