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林如海為什麽會將年幼林黛玉送到外婆家?

賈敏去世後,林黛玉進了京都。林黛玉為什麽會去外婆家呢?

  其實在第三回裡已經明確回答了原因。

  原文有兩處。林如海對賈雨村說“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嶽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隻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在得知賈敏去世後,賈母早早地就派了人去姑蘇接林黛玉進京,林如海是個正人君子,而且也完全沒有和賈雨村撒謊的必要,因為人都來了,等了好些天了。

  黛玉病好了,不忍離開父親,雖然她只是六歲小孩子,可是卻極為聰慧,明白此去,相見的機會就少了,但是外祖母一定要她去,又不好不去。林如海是怎麽勸她的?他說:‘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反雲不往?’”

  這兩處原文,可以很明確地了解到,林黛玉進京,是賈母極力主張的。那麽,林如海什麽意見?他的意見是同意。他年紀大了,將近半百(紅樓夢裡的人物,年齡往往成謎,此處不議),沒有續弦的意思,黛玉進京,有個依靠,嶽母必然護著女兒,雖然從此天各一方,但是他仍然勸女兒前去京都。

  林家當然沒有窮得養不起女兒,就算林家支系不旺,可到底還是有些人的。以林家家勢,以林如海的官位聲望,養十個百個的孩子,都沒問題。可是他為什麽硬是要讓女兒“寄人籬下”呢?

  其實他和賈母想到一處去——話裡面的關鍵點,也是四個字“依傍教育”。

  賈母接林黛玉進京,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

  一是,林黛玉是她最疼的女兒留下的孤女,她當初為了賈家利益,將女兒遠嫁姑蘇,幸好嫁的人是林如海,夫妻恩愛和睦(雖有姬妾卻無子息,可見只是為了合乎時代標準,不特立獨行,符合道德要求)。可是賈敏一病不起,留下的孩子她必須接走,她要把自己對女兒的愛,延續到黛玉身上,所以,進了賈府,黛玉和寶玉是同等規格,是賈母的心肝,其他姑娘一律靠邊。

  二是,賈母為林黛玉的將來著想。林黛玉是個姑娘,是姑娘就得嫁人。賈母把她接來賈府,如果能順著她的心意嫁給寶玉,親上加親,把兩個心尖上的人放在眼前,那是最好不過,萬一呢?王夫人和賈政不順她的意,一定要把黛玉嫁出去,那麽,她接黛玉進京的舉動,也無疑是加分項。

  為什麽這反而是加分項呢?

  咱們考慮問題,得把時代考慮進去。林黛玉作為林家大小姐,如果賈敏還在世,不可能會生存在賈府,自然也不會發生後來的事情。可是賈敏不在,林如海又不準備續弦,也就是說林黛玉實質上,已經變成了五不娶中的“喪婦長子者”(此處的子指女子)!

  五不娶,是源於先秦時期的嫁娶限制,和七出啊,三不出啊什麽的,都是古代婚姻法的藍本。五不娶中的其他四種,咱就不說了,喪婦長子者是什麽意思呢?“父喪其婦,其女子年長愆期者也。”對於子女來說,就是母親死了,容易被人當作是沒教養的孩子。古代男子主外,女子主內,男人在外打拚,家裡卻沒個主母,對孩子的教育,的確是會差那麽一點,所以只要還過得去的人家,妻子死了,都會再娶。林家當然不是娶不起,而是林如海看淡了,或者說是作者這樣安排——要真是續娶,也就沒本書什麽事了。是個人都明白,林黛玉的教養,那是杠杠的,百年侯府,不是那麽好輕視的。現代人也都明白,這所謂的五不娶是一棍子打翻一船人,是明晃晃的對女子的壓迫,是偏見,更是歧視,可是,自古以來,就這麽約定俗成了,尤其是大戶人家,很注重這個,誰也不能例外。

  林黛玉千金大小姐,她就算再小,再任性,也不可能做出什麽失貞的混帳事,但是她沒有母親,在婚嫁裡,卻是極為不利。那個時代的女子,名聲是極為重要的。所以,賈母才會在掰謊時說到有些人人不人鬼不鬼的,女子嫁人前,要有完好的名聲。名聲越好,嫁的人家就越好,名聲毀了,一生就完蛋了。繼續待在姑蘇,黛玉的名聲不會好,沒有什麽具體事由,沒有母親(哪怕是繼母也好),就是缺陷(那個時代就是不講理啊)。林如海不娶填房,如果林黛玉繼續待在林家,林黛玉就變成了人家五不娶中的一種,她長得再漂亮,才能再高,有再多的嫁妝,再了不起的家勢,她都不可能嫁入門當戶對的人家。

  但是林黛玉進了賈府呢?情況完全不同,她由外祖母養大,在舅舅家成長,有兄弟姐妹扶持,再憑著她林家侯門千金的名頭,她想嫁王爺,都可以的了。

  林如海就這麽一個女兒,自然得為她考慮周全,賈母只有這麽一個外孫女兒,必須為她的將來打算,就算不嫁寶玉,也得另嫁豪門——至於這是一出還淚的悲劇,做父親的做外婆的,誰也想不到。賈敏去世,賈母不想黛玉留下他人置喙的道德缺憾,馬上接她進京,並給她最好的物質待遇和精神支持,只有這樣,她的將來才可以一片光明。(宛如清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