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廣州冼村迎巨變

近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公布了《冼村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該《規劃》已經通過廣州市政府批準並正式生效。根據規劃,冼村地塊內緊鄰冼村路、靠近地鐵18號線冼村站的商務商業混合用地限高300米。冼村小學用地將擴大,地塊內將配套30班小學、18班幼兒園、9班幼兒園。此外,將幾塊商業商務混合用地改為商住混合用地,總體減商增住。未來的冼村會怎樣?冼村村民第一時間向南都記者表達心聲,建300米高摩天大樓這些我都不太關心,最關鍵就是我們可以回家啦!學校也會很方便!還有一定要有個市場可以買菜!

“現在最不方便的就是買菜”

7月23日下午,記者實地走訪了處於改造階段的冼村。現場可以看到,冼村大部分地塊房屋已進入拆除階段。

《規劃》當中所提及的複建大廟、祠堂部分,已舉行奠基儀式,進入緊張的施工階段。

在一期回遷樣板房小區中,記者看到,一堵低矮的圍牆把“新房”與“舊房”相隔開。一邊是成片正在拆遷的舊樓,另一邊是嶄新的回遷房,環境十分漂亮。好些老人正在涼亭下納涼、聊天、打牌,盧大媽也在其中。

今年,盧大媽一家剛搬回來。“自從村裡拆遷,我們搬走了八九年,到處租房子住,今年終於回來了”。對《規劃》中提到的改造內容,她十分了解,“以後要建幼兒園、小學,再也不用去別的地方上學了,能省下不少錢”。除了晚輩上學的問題,她最關心的就是“買菜難”,“現在最不方便的就是買菜,每次都要坐車到別的地方買”。她希望,二期回遷後能盡快建一個菜市場。

對比之下,來找朋友玩耍的徐先生對“停車難”感受更深,“這裡還沒有停車場,需要繞到很遠的地方停車”。徐先生認為,如果附近能規劃建設大型商場、體育場館之類的公共場所,不僅能較好地解決停車的問題,還能給這裡的居民提供更多娛樂的地方。

實際上,在4個月前,記者實地走訪了冼村。對回遷房裡的在住村民而言,“買菜難”“上學難”是最“扎心”的問題。當時80後白女士如往常一樣,在冼村回遷房的樓下逗著兩歲多的兒子玩耍,這是小區僅有的休閑場所。就在前幾天,朋友給她轉了一則“廣州冼村改造規劃出爐”的新聞,“出了好幾份類似的方案了,希望這次真的能實現”,白女士感歎。自冼村2010年正式啟動改造以來,由於拆遷安置、增加公服設施等因素的影響,至今改造仍在持續,與周邊林立的高樓格格不入。

回遷房與舊墟隔著一面圍牆,圍牆邊,擺著居民們從網上下單送來的蔬菜、水果等食物。記者當時在圍牆下遇到領取包裹的盧姓阿姨,盧姓是冼村大姓,她希望冼村能盡快完成改造,“起碼要先有菜市場,有幼兒園和小學”。她介紹,過去村子裡有托兒所、幼兒園、小學等,孩子都能就近上學,如今只能輾轉到較遠的學校。盧阿姨很期待改造完畢回歸的時刻,“村裡人始終還是想回到這裡”。

冼村人等了9年 規劃終於正式生效

冼村位於珠江新城核心區東側,是CBD中最後一個城中村,西北側有地鐵13號、18號線轉運站冼村站。冼村自2010年啟動改造以來,由於受到拆遷安置、增加公共服務設施等因素的影響,至今尚未完成,與周邊建設完善的城市風貌差異巨大。

本次《冼村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獲得市政府批準,意味著調整後的冼村規劃已經正式生效。

冼村地塊位於天河區西部,涉及冼村路以東、黃埔大道以南、獵德大道以西、金穗路以北的冼村地塊,以及獵德大道以東的冼村小學及周邊擬擴建地塊,合計規劃調整範圍面積27公頃。

根據冼村最新控規,此次調整範圍佔地面積達27萬平方米,涉及AT1103規劃管理單元及AT1104規劃管理單元。其中,AT1103規劃管理單元在修改控規前,有三個地塊為商務商業混合用地。但在修改後,其中兩地塊變為居住商業混合,一地塊變為商辦居住混合,當中一小部分增加供電用地。當中的AT110403地塊醫療衛生用地調整為中小學用地。

居住人口從原控規的1.6萬人增加到2.2萬人,按新增居住建築量11%的比例配套公服設施,改造範圍內配套公服設施40處,共5.43萬平方米建築量;較原更新改造方案新增20處共2.93萬平方米公服設施。包括增加9班幼兒園、社區居委會、社區衛生站、肉菜市場、公共廁所、托老所等。

此外,冼村小學從原來的18班擴大到30班,擴建後的小學用地從8961平方米增加到13965平方米。意味著,冼村地塊內將有30班小學、18班幼兒園、9班幼兒園各一處。

規·劃·方·案

百分百原址回遷 配套設施大升級

據悉,冼村地塊改造將積極融入天河中央商務區整體提升行動計劃,打造“冼村綠廊”,聯繫“花城水鏡”“興盛綠街”“獵德水岸”“中軸互通計劃”四大景觀提升行動計劃,營造珠江新城“綠廊環”,作為近期CBD建設提升亮點之一。

交通換乘 兩條地鐵經過

交通方面,本次規劃在冼村範圍內的西北側與南側新增兩條非定位道路。另外,加快地鐵13、18號線轉運站冼村站,以及西北側規劃高架橋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此外,地塊內部設置地下車行環道,整合連通地下停車場,實現停車共享,總共規劃8838個停車位。

公共空間方面,採用立體的公共開敞空間建設,盡可能提升社區內綠地綠化、休閑活動、人流集散空間比例,提升社區宜居品質。

傳統傳承 祠堂集中在中間

傳承文化方面,應村集體要求,將村內現有的6個祠堂、1個大廟以及碑刻等整體遷移至地塊中央,同時在旁邊形成社區廣場,承載村民祭祖、婚嫁等傳統活動。

規劃祠堂集中保護區與社區廣場佔地面積0.8公頃,將成為CBD中的傳統文化傳承與展示空間。據悉,有政協委員曾提出,城中村在廣州城市規劃的歷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及意義,冼村作為珠江新城最後一個城中村,應在區域內設置廣州市城中村改造博物館。

采寫:南都記者 莫郅驊

實習生 譚潔 王飛 林喜歡

攝影:南都記者 張志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