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們需要一艘什麼樣的「醫療航母」?答案都在這裡

2月22日,《解放軍報》軍營觀察欄目整版推出解放軍總醫院積極探索新時代「打仗型」衛勤力量建設的經驗做法,反映了我院堅決貫徹落實習主席訓令,聚焦備戰打仗、聚力練兵強能的生動實踐,既是以往醫院大抓衛勤訓練的總結,也為今後強化練兵備戰工作指明了方向……

詳細內容請看——

▼▼▼

付小兵最近格外忙。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基礎醫學所所長,他帶領團隊在戰創傷救治領域不斷尋求新的更大突破。

在他忙碌的身影背後,是解放軍總醫院這艘「醫療航母」對「航向」的再次校準——加強新時代「打仗型」衛勤保障力量建設。

「姓軍為兵」「姓軍為戰」,這是解放軍總醫院的底色,也是付小兵和戰友們的精神圖騰。

在幾十年前的那場邊境自衛反擊戰中,戰地風雲軍醫付小兵發現,戰場上的戰傷類型已經發生改變,這就意味著我軍的戰創傷救治技術必須及時改進。

從戰場回到解放軍總醫院,他申請去國外學習最新的戰創傷和組織修復與再生技術,並逐漸成為戰創傷救治領域的權威專家。

「聚焦保障打贏職責,提升衛勤保障水準,建設聽黨指揮、技術精湛、堪當重任、作風過硬的衛勤保障力量,是總醫院的使命擔當。」該醫院院長任國荃介紹說,「醫療航母」必須有戰鬥力,解放軍總醫院應立起抓備戰打仗的責任,按照打仗的要求建醫院,強化戰鬥隊思想,加強實戰化衛勤保障訓練,確保隨時拉得出、上得去、展得開、救得好。

在衛勤保障演練中,解放軍總醫院將醫護人員從相對安全便捷的「後方」「逼」到險情不斷的「前線」,讓他們的戰場急救能力真正得到錘鍊。

思維觀念之變——

從「保障平時」到「保障作戰」的轉變有多難?

「戰爭離我還很遙遠,從未想過上戰場」「主要精力放在醫療科研上,戰備訓練常掛空擋」「練兵標準軟化,訓練自我減壓」……自去年以來,解放軍總醫院所屬部門各黨支部圍繞聚力深入糾治和平積弊,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官兵對照和平積弊問題清單,相互批評不留情面,直言問題「治病救人」,紛紛查表現、挖根源、抓整改。

思想的轉變,更需落實在行動上。

隨著體制編制調整,解放軍總醫院經歷轉型重塑,成為名副其實的「醫療航母」。面對調整後千頭萬緒的工作,該醫院黨委第一時間將建強衛勤保障力量納入主抓工作清單。

從野戰帳篷的地釘如何快速固定,到野戰手術車的部署和使用,在解放軍總醫院組織的多次實戰化演練中,徐文通和戰友們對戰時衛勤保障的理解越來越深刻,戰場救治能力也不斷提高。

經過由思想到行動的全面洗禮,如今該醫院醫護人員思戰謀戰的勁頭越來越足。

第一醫學中心麻醉手術中心護士長許多朵也是野戰醫療所的成員。她回憶說,幾年前的一場衛勤演練中,得知要抽組人員組建機動衛勤分隊,很多醫護人員都以科室業務忙為由推託。即便上了演練場,他們也都想著「快點結束,早點回去幹業務」。

保障模式之變——

從「後方」到「前線」的路有多長?

從「戰場」趕回的救援直升機緩緩落在停機坪上,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麻醉手術中心護士長趙晶和戰友們頂著氣浪,快速衝上去,將「傷員」運下飛機,送入手術室……

在某沿海城市,解放軍總醫院組織了這樣一場實戰化演練,檢驗海上衛勤保障能力。對於趙晶來說,這場演練並不難,因為她的戰位在「後方」,並未受到導調組設置的戰場環境太多影響。

然而,緊隨其後的那場演習,趙晶和戰友們登上救援直升機,緊急前出到「交戰區」,登上某海島開展救治演練。直到這時,她才真正意識到「前線」的含義是什麼,以及戰場急救面臨的醫藥短缺、醫療設備不足、救援時間緊迫、戰場環境干擾等考驗。

在近幾次衛勤保障演練中,解放軍總醫院都致力於將更多醫護人員從相對安全便捷的「後方」「逼」到險情不斷的「前線」,讓他們的戰場急救能力真正得到錘鍊。

第一醫學中心腎臟病科副主任醫師王湧是野戰醫療所收容處置組組長。收容處置處於戰場救治程序的前端,所以他對集訓演練中的軍事體能技能、實彈射擊以及戰術等訓練課目尤為關注。

在前不久的一場衛勤演練中,王湧帶領收容處置組完成部署後,發現指揮組已經為他們安排了警戒崗哨,其他各種設置均參照作戰部隊駐訓標準,「戰味」十足。

為提升醫護人員戰時衛勤保障能力,從去年開始,該醫院緊盯戰時衛勤保障需求,結合崗位實際,啟動「百項萬人大練兵活動」。他們從未來戰爭形式變化出發,重點訓練軍事衛勤、崗位技能和尖端技術等3類405項訓練課目。此外,他們還圍繞提高衛勤決策組織指揮、緊急救護、自救互救等課目訓練進行討論和培訓,完成了數萬名醫務人員訓練考核。

「總醫院是後方醫院,是戰略衛勤力量,既研究高精尖的醫療救治技術,也研究戰場一線救治技術。我們始終關注前沿戰場,建強戰時傷員救治的綜合實力。」該醫院院長任國荃說,戰傷救治技術專項訓練,是開展群眾性練兵活動的重要環節。該醫院黨委「一班人」嚴格落實訓練要求,全員全程參與,認真學習參訓,熟悉前沿衛勤理念,掌握基本戰救技術。

針對駐京部隊集中、官兵工作繁忙等情況,該醫院機關牽頭聯絡,協調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戰救衛勤骨乾組成教學團隊,主動上門服務,分別到軍委機關等部門開展戰傷救治技術理論宣講、現場觀摩、技能培訓,面對面輔導,手把手傳授,先後培訓19家部門數萬名官兵,廣泛普及了現代衛勤保障救治理念,有效提高了廣大官兵的戰傷救治技術水準。

去年7月,一部反映該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忠誠履行南海衛勤保障使命的紀實片《護佑南沙的生命航標》,在解放軍總醫院院周會播出後,引起熱烈反響。緊接著,該中心野戰醫療隊在雨天條件下展開應急拉動演練,60名野戰醫療隊員攜帶急救包、藥品等救護箱組,5輛野戰急救車、野戰裝卸車裝載救護醫用裝備快速集結,疾速駛向指定地域,搭建野戰帳篷醫院,立即展開救援……

訓練模式越來越實戰化,正在助推解放軍總醫院保障模式的轉變。該醫院領導告訴記者:「軍醫也是戰鬥員,軍隊醫院也是戰鬥隊。在未來戰場,必將有解放軍總醫院為官兵們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的身影。」

科研方向之變——

從「為醫而研」到「為戰而研」的距離有多遠?

「衛勤保障首先要保證傷員在交戰區的生命安全,戰場最前線的救治最為關鍵。」黎檀實認為,急救醫學中「白金10分鐘,黃金一小時」的定律在戰場救護中同樣適用,甚至更加重要。從維和行動中歸來,他就開始為爭取戰場上的「白金10分鐘」,開展攜帶型戰場急救裝備的研發。

在解放軍總醫院,像黎檀實這樣緊盯實戰保障需求的醫學專家還有很多。

「解放軍總醫院作為全軍衛勤保障系統的關鍵力量,在戰場救治技術研究突破上絕不能偏離戰場。」該醫院院長任國荃告訴記者,他們瞄準戰場救治,取得的眾多「軍事特色鮮明」「火藥味濃」的科研成果,正越來越多地運用於部隊演訓實際,可為未來作戰提供強有力的衛勤保障。

近年來,醫院圍繞軍事醫學持續加快科研創新步伐,軍事課題立項150個,獲得了以「嚴重戰創傷多器官損傷修復的創新理論及關鍵技術」為標誌的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1項,為提升衛勤保障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至今,醫院創新研發的特種作戰環境下複雜創口快速閉合技術、野戰車載式手術器材清洗(消毒)關鍵設備等20多項技術成果在部隊推廣應用。

保障隊也是戰鬥隊 衛生員要當戰鬥員

鄧小平同志曾說,治好一百個傷員等於恢復了一個加強團。衛勤保障是聯勤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戰場救護,不僅能救治傷員,還能激勵官兵的精神力量。當年在華北抗日戰場,得知白求恩在後方,官兵士氣大振、英勇殺敵。官兵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看到白求恩,打仗就放心。」

實踐證明,衛勤保障能力越強,部隊綜合作戰能力就會越強。在未來信息化戰爭中,衛勤力量和作戰部隊在同一個戰場上,作戰部隊用戰鬥力消滅敵人,衛勤力量用保障力減少傷亡。做新時代的衛勤保障尖兵,必須不斷在提高保障能力上下功夫。

保障隊也是戰鬥隊,衛生員要當戰鬥員。過硬的衛勤保障能力,既是學出來的,更是練出來的。總是穿著白大褂,練不出保障硬功;長久呆在門診部,提不高保障水準。戰爭年代,我軍一支支「紅十字」方陣之所以能夠上得去、展得開、救得好,就是因為這些衛生保障隊伍平時像打仗一樣訓練。

「欲臨敵而有功,宜閑習之在素。」對衛勤保障人員來說,能力大小事關官兵生死,素質高低關乎戰場勝敗,只有任何時候都不斷強化軍魂、濃厚軍味、牢記軍事需求,以市場練兵保戰場打贏,以平時造血保戰時輸血,才能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的「含軍量」「含戰量」。

言武備者,練為最要。對衛勤保障部隊來說,只有在近似實戰的訓練中破解衛勤力量運用和戰場救治中的難題,練好勝戰之功,保持待發之勢,才能成長為保障勁旅。

打贏靠創新,創新為打贏。現在,我軍衛勤保障中一些「老大難」問題之所以久攻不克,創新能力不足是主因之一。個別部門的創新成果之所以派不上用場,就是緣於「為創而創」,不是「為戰而創」,創新偏離了打仗這個「靶心」。

「拘舊方不可療新疾,居夏日不可禦冬裘。」創新,永遠是戰場上提高保障能力最有力的「支點」和「槓桿」。在作戰樣式不斷變革的今天,沒有保障的創新,就難有作戰的勝利。瞄準衛勤保障能力中的瓶頸想創新、敢創新、會創新,方能在創新中推動衛勤與作戰一體的實戰化聯演聯訓,實現作戰牽引衛勤、衛勤緊跟作戰,探索出作戰驅動、信息主導、科技支撐、多維立體、時效精確的衛勤保障新模式。

「未有平日不習勞,而臨敵忽能習勞者。」提高衛勤保障能力,崗位是最好的平台。在日常為兵服務中,把每一次扎針、每一次點滴當訓練,業務水準就能在熟能生巧中精進;在衛勤訓練中,抓好一步一動,練好一招一式,保障能力就能在日積月累中提升。只有在「無日不治兵,無時不備戰」的訓練中,衛勤保障能力才會更過硬、更有力。

▎來源:軍營觀察家

▎文稿:段江山、賴瑜鴻、郭 晶、羅國金

▎圖片:解放軍總醫院政治工作部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