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分析師列出四大理由 堅信蘋果會在未來十年繼續取得成功

騰訊科技訊 7月3日,據外媒報導,蘋果公司本周似乎得到了華爾街分析師的青睞。在美國銀行尋求向投資者展示蘋果持續創新之際,蘋果資訊網站Above Avalon分析師尼爾·西巴特(Neil Cybart)概述了四大理由,堅信蘋果將會在未來十年內繼續取得成功。

以下時西巴特的分析文章全文:

連續第二年,蘋果召開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可能會嚇壞競爭對手。依靠對用戶體驗近乎瘋狂的癡迷,蘋果正在它所涉足的每個市場掃清對手。與此同時,科技領域卻充斥著越來越多的押注失誤、漠不關心和缺乏遠見。蘋果從競爭中脫穎而出的程度是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考慮到我們剛剛進入可穿戴設備時代,這種轉變的影響將延續到未來幾十年,而不是短短幾年。

蘋果在新冠疫情期間舉行了多年來最盛大的WWDC,而它的兩個最大競爭對手谷歌和Facebook都決定跳過他們的年度開發者大會,這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就在幾年前,情況卻截然不同。蘋果因WWDC似乎對谷歌、Facebook和三星更加保守而受到抨擊,該公司還在竭力遏製專業用戶中日益增長的不安情緒,這些用戶被微軟的Surface硬體所吸引。

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促使蘋果發生了這種變化?我認為蘋果會繼續取得成功,有四大原因:

1.改變產品戰略

幾年前,蘋果積極地推出了能夠讓技術變得更加相關和個性化的產品,如iPhone和Apple Watch。在這種所謂的“拉動戰略”中,Apple Watch和iPhone是蘋果明確的優先事項,而iPad、Mac筆電電腦和Mac台式機最終面臨著爭奪管理層注意力的戰鬥,就好像它們位於蘋果管理層正在拉動的繩子的盡頭一樣。

蘋果改變“拉動戰略”為“推動戰略”,在這種戰略中,像iPad和Mac這樣的產品似乎很難跟上每一個主要產品類別同時前進的推進策略。這種轉變似乎是在2017年出現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麽我們仍能看到最初的成果。iPad和Mac產品類別從這改變後的“推動”產品戰略中獲益最大,產品更新更加頻繁且引人注目。

2.聚焦用戶體驗

蘋果在其對創新的獨特詮釋上加倍努力。去年9月,其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在iPhone和Apple Watch活動上致開幕詞時說,蘋果銷售的工具包含“豐富人們生活的創新,幫助他們學習、創造、工作、娛樂、分享和保持健康”。蘋果沒有將創新定義為領先或做些不同的事情,而是將創新視為改善客戶生活的東西。

由此帶來的改變是,蘋果將軟體和硬體的功能質量置於數量之上。今年的WWDC比以往的主旨演講整整縮短了20%,雖然採用數字大會形式有助於減少時間,因為過渡的速度更快,沒有鼓掌等,新發布的功能也更少,然而,當涉及到推動用戶體驗向前發展時,蘋果宣布的功能包含了更重要的意義。

3.增強生態系統

對於蘋果的競爭對手來說,不幸的是,修訂後的產品戰略和對創新的獨特定義相結合,不僅造就了強勁的WWDC主題演講。消費者正在關注並想要購買蘋果出售的東西。請考慮以下趨勢:

1)蘋果不僅在智能手機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而且還在繼續從安卓手中奪取市場份額。在所有智能手機制造商中,蘋果上個季度在智能手機行業的銷售份額增幅最大,儘管那是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

2)儘管iPad已經推出有10年的歷史,並且已經擁有超過3億用戶,但蘋果iPad用戶仍在以每年約2000萬的速度快速增加。

3)作為蘋果歷史最悠久的主要產品類別,Mac的新用戶正以每年1000萬的速度增長。

4)Apple Watch和AirPods的用戶群分別迅速接近1億。

5)蘋果用戶正在為蘋果平台上的5.18億訂閱量付費,這個數字在短短一年內增加了1.26億。

所有上述數據都意味著,蘋果生態系統的吸引力正在增強。另一種突顯蘋果過去10年不斷發展的生態系統的方式,是看看至少使用一款蘋果設備的人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蘋果的用戶群最近超過了10億。

雖然新用戶增長速度已經放緩,但蘋果仍在吸引成千上萬的用戶加入其生態系統中。由於蘋果對創新的堅持及其對用戶體驗的關注,一旦有人進入蘋果生態系統,客戶很可能就會選擇長期留在這個系統中。

這不僅僅是蘋果在同一時間推動多個產品類別向前發展的問題。相反,它是關於增加產品類別之間凝聚力和共性的問題,蘋果正在讓人們更容易購買多台蘋果設備。隨著用戶深入蘋果生態系統,滿意度和忠誠率將會更高。最終的結果是,蘋果的10億用戶並不是普通的10億用戶。取而代之的是,未來使用非蘋果設備和服務的可能用戶減少了10億。對於競爭來說,這是個備受關注的方面。

更令競爭對手擔憂的是,蘋果仍處於讓其用戶更深入地融入生態系統的早期階段。據估計,大約50%的蘋果用戶仍然隻擁有一部蘋果設備,那就是iPhone。而這個群體也是iPad、Apple Watch、AirPods和各種蘋果服務等產品的主要市場。幾年後,這一比例可能會下降到30%左右。這樣的發展將使蘋果進入的市場失去大部分剩餘空間。

4.缺乏強勁對手

雖然蘋果憑借清晰的產品願景和優先考慮設計(即用戶體驗)的功能組織結構建立起了強大的生態系統,但競爭是沒有方向的。蘋果的競爭對手始終在一個又一個糟糕的產品賭注中出局。很少有人對計算的發展方向有長遠的看法。請考慮以下事件、發展和觀察結果:

1)從產品願景的角度來看,三星仍然沒有找到方向盤。在沒有明確方向的情況下,該公司漫無目的地推出新產品和新功能。這種策略就像把東西扔到牆上,然後希望有東西粘在牆上。更糟糕的是,三星宣布的產品和功能甚至還沒有準備好公開使用。

2)谷歌繼續將技術置於設計之上。雖然新的軟體功能在紙面上看起來很有說服力,但對用戶體驗缺乏關注很快就會變得明顯起來。安卓和iOS之間的熱情差距也越來越大,這一點也變得難以忽視。在硬體方面,谷歌正在將這些努力與其環境計算的未來相匹配,但可能意義不大。

3)亞馬遜的Alexa和Echo在語音上大舉押注是錯誤的,靜止的智能音箱領域就像海市蜃樓。相反,亞馬遜應該把賭注押在將語音作為用戶輸入的可穿戴設備上。然而,該公司沒有把電腦隨身攜帶的企業文化。

4)當談到Surface時,微軟似乎在吸引消費者方面遇到了越來越多的麻煩。由於日益嚴重的用戶躁動,原本是進軍iPad和Mac大本營的真正機會似乎已經被蘋果成功粉碎。微軟Surface的收入越來越多地由商業客戶推動,即微軟從其原始設備製造商(OEM)而不是蘋果手中奪取份額。

5)Facebook最終押下了錯誤的社交賭注。Facebook不再追求我們最親密的社交網絡,而是通過News Feed提供一個精心策劃的網絡版本。該公司重新轉向以信息傳遞為基礎、以隱私為中心的社交平台,突顯了這種錯誤的押注。通過蘋果的Messages發送的消息,不能算是通過Facebook發送的。

6)Snap被認為是在AR領域最有可能與蘋果競爭的公司,但它在進軍AR硬體領域的第一次重大嘗試卻因眼鏡而搞砸了。先是遭到管理層拒絕,然後又未能吸引年齡較大的人群,該公司已經陷入了困境。這將成為大眾市場AR成功的逆風。

7)儘管Apple Music沒有推出免費服務,但Spotify仍沒能阻止該服務取得成功。同樣的事情現在也發生在Netflix身上,它無法阻止新進入付費視頻流的公司獲得吸引力。最後,媒體對先驅者的讚揚幾乎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對於一個被寄予厚望能讓蘋果佔據一席之地的行業來說,這肯定會有很多失敗和令人失望的事情。當我們把目光投向美國以外的地方時,整體情況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雖然有些公司在蘋果不是主要參與者的領域仍有實力,但在蘋果參與的地理範圍內,即使當競爭陷入困境時,蘋果仍然看到了生態系統的增長勢頭。通過蘋果平台運行的付費訂閱數量表明,美國以外的服務和應用程序的採用有所增加。

不斷變化的敘事

如果人們仍然懷疑蘋果在市場上的發展勢頭,那麽只需看看蘋果在媒體上的敘事發生戲劇性變化就可窺一斑。多年來,蘋果最為人所知的就是iPhone的迭代更新,其銷量和所佔市場份額也遠遠低於安卓設備,很多人都將其視為不稱職產品戰略的例證。簡而言之,蘋果被框定為軟弱和脆弱,其所依賴的收入來源很可能因為消費者逃離競爭,而在一夜之間消失。

然而如今,故事已經完全改變了。媒體現在癡迷於蘋果的影響力,它對App Store的鐵腕控制,以及蘋果用戶被困在一個巨大的、有圍牆花園裡的想法。在那裡,iMessage、Apple Watch和AirPods等產品迫使人們留在蘋果的圍牆內。政府監管機構被視為唯一有能力保護蘋果用戶免受蘋果攻擊的實體。

如果競爭對手真的相信這種說法,他們就會讓自己面臨更多的失敗。認為蘋果用戶被迫以某種方式違背自己的意願購買Apple Watch和AirPods等產品,無非是在內部發現問題時,找人為市場失靈負責,這些問題包括糟糕的願景、不充分的企業文化,以及對蘋果的獨特之處缺乏理解。

風險因素

在蘋果面臨的一系列風險因素中,加強監管遠未排在首位。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應用商店政策和員工保留。雖然這些新聞可以成為吸引人們注意力的有趣標題,但它們不會在蘋果的未來扮演重要角色。相反,蘋果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是因為它說“不”而不是“是”。

通過繼續專注於讓技術更加個性化,這本質上是使用以設計為導向的文化來推動用戶體驗,蘋果能夠開發出一個動態的、靈活的、人們願意花錢購買的工具生態系統。如果失去重心,蘋果就會離競爭對手更近。隨著蘋果推出超過上個版本的產品,它最終成為自己最強勁的競爭對手。這就是押注於用戶體驗和對創新采取獨特立場至關重要的地方。

未來十年

2007年iPhone發布時,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曾聲稱,蘋果在與競爭對手的競爭中領先了五年。事實證明,他的說法基本上是對的。直到2012年,三星和谷歌才推出了可信的iPhone替代品,而且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抄襲,這導致了他們在法庭上花了不少時間。

在可穿戴設備方面,蘋果的領先優勢可能接近10年。這一估計不僅反映了蘋果在軟體或硬體方面的優勢,也取決於蘋果控制這兩個方面的副產品,以及它在定製矽芯片上取得的成就。

隨著時間的推移,蘋果在可穿戴設備領域面臨的競爭越來越少。考慮到Apple Watch已經引領了計算領域的下一次範式轉變,這一點是非同尋常的。我們今天看到的就是未來。然而,大多數公司要麽沒有看到,要麽甚至更糟,即使看到了,但無法做出有效回應。

在與可穿戴設備的競爭中,給蘋果10年的領先優勢可能最終會讓競爭對手望洋興歎。而要在可穿戴設備領域脫穎而出,除了蘋果之外,很少有公司擁有這樣的企業文化、產品開發流程和商業模式。在許多方面,蘋果生來就是為了在可穿戴設備領域出類拔萃。蘋果可能應該習慣於成為自己最強大的競爭對手。 (騰訊科技審校/金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