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民日報》:30歲學書法一點也不晚

在鍵盤時代,現代人遠離墨香久矣,別說寫一手好字,提筆不忘字已屬難能可貴。然而,如今卻有這麽一群人,把書法當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他們不圖成名成家,隻願在筆墨紙硯的合奏中延續對傳統文化的記憶,也希望讓心靈獲取一份淡然恬靜。當人們對物質生活的優渥習以為常,就需要精神世界的豐富為生活增添滋味。愛上書法,對個人來說,恰是這樣一劑調味品;對民族來說,則是讓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有益之舉。願愛好者與書法藝術相互滋養。

—《人民日報》編者

30歲學書法一點也不晚

因為這是一輩子的事

在書法學校見到宋正的時候,她看起來有一絲疲憊,“下了夜班,上午練完瑜伽,就趕緊過來了。幾乎每周五都這樣安排。”宋正是深圳航空公司的簽派員,在首都機場工作,用她的話來說,跟汽車調度員的活兒很類似,只不過調度的是飛機。

2010年,由於工作調動,宋正舉家搬到北京。一來就發現北京的傳統文化氛圍很濃,藏在心底多年的書法熱情開始蠢蠢欲動。

“我從小就愛寫字,這是種享受。”不管是最初的鉛筆,還是後來的鋼筆、軟筆,宋正都樂在其中。可惜的是,上學、就業、結婚,急匆匆地跨過一道道人生的門檻,她一直沒能系統地學習書法。

去年4月,偶然看到一家書法培訓機構的報導後,她立即報了名。至今她都清楚地記得上第一節課時緊張、激動的心情。書法老師糾正了她拿筆的姿勢,從橫平豎直教起,在別人看來單調乏味的重複練習,她卻能耐住性子,越寫心裡越平靜。“第一節課結束的時候,老師讓我寫了一幅‘上下五千年’,還挺有模有樣,我興奮得呦,直接就上傳到微博了。”一年來,她的微博簡直成了書法天地,不斷“漲粉”,她還成了同事朋友的偶像。

“人家都說寫書法靠的是童子功,但只要我能從30歲堅持寫到老,我不覺得自己比那些從小寫字、但半途而廢的人差。只要我堅持這份熱愛,等我老了,肯定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老太太。30歲起步,一點也不晚!”儘管半路出家,宋正相信,堅持可以彌補早年的遺憾。

急脾氣慢了下來

審美眼光也開始偏愛質樸美

或許,興趣愛好與個人氣質真是相輔相成的。養龜、學書法、練瑜伽,逐漸塑成了宋正性格裡的“慢”元素。

“書法講究慢功夫,現代社會節奏太快,寫書法能讓人心裡靜下來、脾氣慢下來。”宋正感覺,每次寫字的時候,時間好像放慢了,筆落在紙上,傾注著心神的專注,帶出的是書寫者的氣質。

被書法改變的不僅是脾氣,還有審美眼光的轉變。剛開始練書法的時候,宋正喜歡某位現代書法大家的字帖,臨寫歐陽詢的《九成宮》後,古帖中所蘊含的質樸的美感讓她沉迷其中,“現代書法家的作品比較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但跟古帖的雅趣沒法比。”學了書法,宋正覺得自己“眼頭”抬高了,開始更偏愛質樸的美。

書法課堂傳授的書法知識、歷史知識也讓宋正受益匪淺。學中文出身的她喜歡研究《說文解字》,而書法對文字間架結構的強調,讓她對文字的構造多了不少體悟,甚至她還成了領導的“一字之師”。在一次聚餐中,她的領導盯著牆上一幅字畫,疑惑地說:“一句詩裡3個‘之’字,怎麽個個不同呢?”猶豫了一下,宋正答道:“為了不欠美傷美,書寫者特意做了這樣的處理,這就增加了字的靈動。”這件小事,讓領導對她刮目相看。

如今,像宋正一樣熱愛書法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相比於學生,他們沒有考證、升學的壓力,僅憑著一心熱愛,便加入到筆墨紙硯的合奏中。

“學書法人群越來越多,近些年,書法培訓機構也迅速發展起來。”漢翔書法教育創始人李小婭介紹,目前成人書法培訓的需求很大,漢翔書法教育自2009年成立以來,已經培訓過1萬多名成年人,其中很多是全職白領,“短期班有3個月、6個月的,長期班有人都學了兩年多了。”有的學員學了書法後,不僅把自己的微信頭像改成了親筆書寫的名號,每每認識新朋友,還寫一幅對方的名字送給人家;有的學員學了書法後,棄用硬筆,簽字的筆都換成了小號軟筆……說起學員們的趣事,李小婭很欣喜,“空閑時寫書法,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新生活方式。”

李斯是北京師范大學書法專業的研究生,今年即將畢業。開一間書法培訓工作室,是她對自己的職業設計。雖然開張不到半年,但已經有了穩定的生源。“在物質豐盈之後,人們內心的需求越來越凸顯,傳統文化是一種很好的補給。”李斯說。(記者 鞏育華)

內容源自人民日報,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