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際博物館日:百名學生走進膏方博物館體驗“匠人精神”

蘇慶民教學生識草藥、搗藥材、演示膏方製作工藝。主辦方提供

中新網北京5月17日電 (記者 於立霄)“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來臨,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凌山小學的百餘名小學生5月17日走進中國膏方博物館,親手熬製膏方,體驗“匠人精神”,感受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學生們參觀中國膏方博物館。主辦方提供

中國膏方博物館按照上古中醫的核心思想進行設計建造,於2017年5月正式開館,並免費對公眾開放。自開館以來,已接待30000餘名參觀者。

目前,中國膏方博物館收藏了諸多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珍貴藥具,中醫膏方相關的文物1500余件,展品有清代膏方木刻板、民國藥用杵臼、清民國藥用鐵研船、清代銅製膏方掛旗工具、元代紫釉香薰爐和一批歷代膏方醫籍等。

在當天的活動現場,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蘇慶民教學生們識草藥、搗藥材,並演示了膏方製作工藝,告訴學生們收膏的標準是“滴水成珠”和“掛旗”,令孩子們大開眼界。

據蘇慶民介紹,“滴水成珠”就是收膏時,取一點膏滴在水中而不會溶化。“掛旗”則是用竹片在膏裡攪拌後拿出來,膏藥會像一面旗一樣掛在竹片上。

膏方被尊為中醫製藥工藝的頂峰,體現著深厚的中醫藥文化。蘇慶民介紹說,中醫傳統膏方對製作工藝要求非常高,需要“老銅鍋熬製、冬竹攪拌、瓷罐保存”,從煎煮、過濾,到濃縮、收膏,都有一套標準化流程,需要嚴格遵循。熬製阿膠和膏方使用的水都是東阿的泉水。因泉水清潤醇厚,礦物質含量高於一般水質數倍,易於去雜提純,成為熬膏的最佳用水。

據悉,在2019年山東省東阿縣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中膏集團的中膏阿膠傳統製作技藝和中膏膏方製作技藝同時入選。

學生們在現場體驗了自己動手操作、熬製膏方的樂趣。有學生表示,今天聽中醫專家講解膏方,讓我們零距離接觸中醫膏方,感知膏方文化的魅力,明白了什麽是一絲不苟的匠人精神。

蘇慶民表示,膏方文化是中醫文化的結晶,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孩子們走進膏方博物館了解膏方文化,對增強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非常有意義。

在當天的活動中,國家博物館原館長呂章申題寫的“中國膏方博物館”牌匾也在現場揭幕。(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