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一種古裝劇造型:摘了假發脫掉紗衣我還能蹦迪

今年歸國四美都即將有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劇,還恰巧都是古裝劇,雖然目前都還沒播出(定妝照也沒放全)但已經給足了粉絲期待。

古裝美人誰不愛?對現役女idol們的另一面我也是盼望很久了,最近程瀟《天醒之路》和周潔瓊《大唐女法醫》的劇照都陸續放了出來,圖中服裝和發飾細節都挺到位,海報配色也沒有俗豔的顧慮。

但,是當把劇照放大看之後,我枯了。和講究的服飾相比,她們的妝容真的太過於粗糙。

這裡的妝容粗糙當然不是說她們妝沒畫全或沒畫好,相反,問題就是出在畫的過於好上面。

韓式水光肌和毫無縫隙的大平眉都在強調著她們是現代精致女孩,但這並不是古裝劇應該有的妝面。

隨便截一張她們生活照裡的妝容,和這幾張圖有任何區別嗎請問?

摘了假發脫掉紗衣,我還能蹦迪

其實把古代真實的妝容稍作改良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有些史料記載的並不完全,再加上年代相隔過遠審美觀上存在很大差異上,基於這些考慮來把妝面依照現代審美優化也沒大錯。

但是,“優化”成古代現代完全沒差就真的是個大問題了。

隸屬近兩年的大IP古裝劇們,不管是有參考歷史記載的“古偶”,還是玄幻的仙俠,多數都有妝容不貼合實際的問題。不管是什麽歷史背景和人物性格特點,統統都是現代化的眼妝和粗眉,只是穿了套古裝帶了個頭套而以,摘了假發個換身衣服還能串場演段時裝劇。

這樣的妝容雖然雖然符合現代審美可是有什麽意義?求求導演和服化道老師們都長點兒心吧。

一些劇之所以能成為經典,除了需要演員精湛的演技和良心的製作團隊外,也絕對少不了服化道的表現力和引導力。因為合理的妝容能給觀眾強烈的代入感,它應該符合背景和人物在各個時期的特色,而是不硬搬套路。

而對於沒有史料可參照的仙俠劇來說,就更應該把重點放在古風的妝面上,而不是隨便一個現代妝就敷衍了事。

妝容共享

現在的古裝劇還有另一大通病,就是大家都畫著幾乎一模一樣的妝,導致當看到一個演員在兩部古裝戲裡同時出現時,根本就無法分辨“這到底是哪部,她演的又是誰”。

這種事兒在現代背景下的時裝劇裡難避免,但古裝劇的角色之間往往有著時代和身份的巨大差異,本來應該做得到從妝容上區分角色。

王祖賢的小倩和白蛇都是媚到骨子裡的角色,但兩個角色的妝發重點卻完全不同。

小倩雖是由人化鬼但她本性還是一個嬌弱的少女,所以她的眉梢會微微下墜,強調神情的無辜、猶憐。

而白蛇是生而為妖,她的天性是自由而無所畏懼的,直線倒挑的眉尾表現出了她的陰柔妖冶和剛烈面。

黎姿的兩版倚天屠龍記也是如此。周芷若是在溫柔中暗藏著狠辣的,所以她的眼妝會更重視下眼瞼的暈染,用下垂的眼瞼來表達楚楚可憐的神態,而平展而在末端倒鉤的眉毛又象徵著她的曲折心事。

趙敏則是愛恨分明的潑辣性格,眉峰高聳的挑眉和上揚的眼角都說明了她行事上的張狂跋扈。

曾經的古裝美人是生動有趣的,就連古偶鼻祖《上錯花轎嫁對郎》都如此。

而再看現在,很多大女主古裝劇裡的女角色們幾乎都是一個模子裡畫出來的大眼睛、大平眉,把本該美得各不同的臉變得那麽相似。

難道是劇組經費不夠沒有給你們換妝的預算嗎?

古裝劇的講究是必不可少的。從現代的情景裡跳到古代,人物說話行事的方式和故事背景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時服飾和妝容的作用就是為了幫助看的人能更快的進入到特定的環境和角色裡,不出戲。

好劇不只浮於表面,也要注重細節。

《大明宮詞》

我就不費字誇它有多經典了,總之就是從演員、服飾到台詞、音樂,都充斥著一種高度和諧的古典唯美風格而且至今也無人能複刻(此處應響起林海的經典原聲音樂)。

不僅它本身是個豐碑,周迅和陳紅最具代表的形象(之一)也都留在這裡。

如果你看過《大明宮詞》裡的周迅,就能明白少女的神態該是什麽樣子。周迅在飾演小太平的時候已經26歲了,但面容依舊天真靈動,氣質淡雅純淨,難怪是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

太平少女時期的妝容是雋秀舒心的。眉眼清淡,眉尾部有個自然落筆的弧度,粉色的腮紅和唇色也十分清麗,露出了少女的純真。

她的服飾都以白、淺綠、橘色、米色這樣淺淡的低飽和色調為主。

太平自己設計的這件名叫“百鳥服”的羽衣,把她小巧的臉襯得更靈氣逼人。劇中,她身著這件百鳥服主持了軍隊的凱旋大典,第一次體會到了擁有權力的那種迷人快感。

陳紅飾演的是長大後的太平公主,劇中她雍容華貴的大唐公主形象滿足了我們對東方美女的一切想象。所以我覺得她之所以能擔得起“大陸第一美女”、“國色”這樣的讚美,除了本身顏值水準擺在那兒之外,也一定跟這一角色有關。

劇中她雍容華貴的大唐公主形象滿足了我們對東方美女的一切想象。臉型是大氣的圓方臉,有一種壓得住陣的端莊感。同時,五官的線條形狀也很精妙,為容易顯沉悶的端正長相添加了豔麗的美感。

她初嫁給薛紹時的妝容很特別,眉的末端有一個整體下降的走勢,但眉尾處的弧度又巧妙地舉高,既彰顯了天之驕女的尊貴與矜傲,又暗示了她不是那種懦弱求全的傳統女子。

妝容還借鑒了唐代流行的“花黃”妝,在額頭、眼角、嘴角等處點上了黃色,再搭配上櫻桃唇,靈動又典雅。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她和薛紹在一起的日子裡,臉上一直帶著這幾抹淡淡的金色。

在與薛紹的愛情破滅、目睹了皇室家族的紛爭,經歷了一系列的變故後,太平的造型風格逐漸轉向了沉靜與壓抑。眉毛的走勢更加統一,過渡為淺淡纖細的直彎眉。整體妝容明度變低,雖憂鬱卻也別致。

發髻的高度逐漸增加,發飾也愈發複雜;服飾的顏色以棗紅、赭色為主,這一切都象徵了她不斷上升的地位和備受壓抑的內心。

“這位姑娘,請你停下美麗的腳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麽樣的錯誤?”。

《武則天》

劉曉慶版的《武則天》也是一個正面例子,毛戈平老師過於的化妝神術把她在從女孩到女王這數十年中過渡特別好。

剛入宮的武則天還是不諳世事的少女,幾乎與眼尾平齊的短眉毛是這個階段的少女的特徵。為了打造出少女杏眼的天真感,眼妝面積也刻意減小了。

上眼的妝色隻停留在雙眼皮區域而不過分暈染,眼線帶到下眼瞼的2/1處後微微暈染開。整個妝面顯得乾淨、克制。

少女還沒完全長開,所以妝容突出了一個“圓”字。不僅眼睛圓,嘴唇也畫得很圓潤。唇峰向外多塗出了1mm,不強調兩端的尖銳,有一種稚拙的氣息。

歷經變故,最終憑著腹中的李治之子從廟裡殺回皇宮後,她的妝容也有了改變。延長的眉眼和高高上挑的眼妝,都是展現出她成熟與野心的標誌。

等到登基成為千古第一女帝,她整個人的氣場已經和剛進宮的時候完全不同來。

正紅色的口紅顯示出霸氣,兩頭尖尖的斜飛眼線和線條鋒利的嘴角都表現出她地位的高高在上,此刻她已經不再需要向任何人示弱。

現在宮鬥劇一黑化就上深色眼影的技術,都是跟這部劇學的。不過沒學到家就很可怕了。

比如《錦繡未央》裡唐嫣的長相本來就是精致型的,從少女時代就眼眉嘴角都有尖兒。黑化後也還是照著原本的模子化,除了加深妝面原本的色彩濃度外並沒其他差別,缺乏自然的過渡,讓這段黑化戲顯得有些抓馬了。

畫一樣的87版《紅樓夢》有多考究大家都知道,歷經八年時間才完成的這37集的著作。不懂現在60集拍半年的劇為什麽敢說自己良心。

八年裡,妝發團隊在這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因為一場戲的外景和內景可能會相隔幾個月甚至一年,所以那時化妝師們不光要化好妝,還要認真記好筆記才能把妝容銜接上。

全劇組準備了2700套戲服,而對於化妝師來說,有多少套裝裝他就得有多少種不同的髮型和妝容要跟上,而在妝容之上又分為盛、正、病、殘等等多種分類。

他們對應好每個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徵寫出自己對角色各個階段的理解,再一一設計出最適合的造型,要讓觀眾一下就能直觀分辨出她當下的狀態和所處階段。

妝發老師們追求的是原著背景下的古韻味,所以要用最原始的東西來畫,如果出現了明顯的現代化妝手法痕跡那一下就會出戲。

聽說當時為了讓鄧婕呈現出王熙鳳刁鑽的氣場,特地把她鬢角兩側的頭髮編成辮子吊於頭頂,再隱藏起來,這樣才能將眼角眉梢的走勢更自然、有效的吊起。

除了王熙鳳的眉眼之外,林黛玉的眉型也很難。“兩彎似蹙非蹙肙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這是原著中對黛玉的形容。肙煙眉中的肙有“細小的、小巧的”意思,而煙眉大概是指中國水墨畫中青煙繚繞的朦朧感,所以黛玉的眉毛一定是細而淺的。

但一開始誰也沒摸準這個概念,只能不斷的試出“似蹙非蹙罥煙眉”,所以楊樹雲就要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掉陳曉旭原本的眉型,最後才呈現出了這個經典的眉妝。

正是因為妝發造型的幫助,才能把87版《紅樓夢》送上了“出道即巔峰”的高度。

相比之下新版《紅樓夢》就顯得實在太不用心了,還不如無大卡司、無大製作、演員年齡平均十歲的小戲骨版《紅樓夢》好。

可以看得出這版的還原度還是很高的,幾乎完全依照了原本的妝發來複刻,雖然做不到老版那麽細致考究但已經很難得了。

小黛玉的眼妝方面就遵循了87版的特徵用紫灰色在眼眶處大面積的過度、暈染。

12歲的寶姐姐也跟87版神似。

品品小王熙鳳的妝面,細而飛挑的眼尾讓她的丹鳳眼變得更明顯。眼角眉梢高高吊起,雖小但卻自帶了俾睨和精明的氣勢。

再次希望以後的古裝劇都能長點心,投入那麽多錢,不花服化道上,都花哪兒去了??

圖片來源

新浪微博 / 豆瓣

圖文協助

臧耘藝

時尚COSMO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點個讚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