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備」無「患」,避免因癌致貧 ——癌症早篩勢在必行


中國的癌症患者越來越多。有時,冷不丁的身邊的親朋好友患上了癌,有些癌症尚無根治的手段,患者只能通過藥物維持生命。好消息是,過去的20年,我們有大量的新葯上市,給癌症病人帶來希望;壞消息是,我們用不起。治療過程費用巨大,一般家庭難以承受。

《2016年中國肝病概況分析》顯示,國內有超過有1.2億的B肝病毒攜帶者,為肝癌的高發人群,肝癌患者血清B肝標誌物陽性高達90%以上,成人脂肪肝的患病率約35%。

最近有研究表明,肥胖的男性在年老後,更容易出現肝臟問題甚至患上肝癌。研究跟蹤隨訪了120萬瑞典男性幾十年,結果發現肥胖的男性年老後患上肝癌的風險為正常男性的2倍以上。如果兼有2型糖尿病且肥胖的男性,年老後出現肝臟問題的風險更是正常人群的3倍以上。那肥胖到什麼程度最危險呢?研究發現,BMI≥30的男性老後患肝癌的風險是最高的。


可見,更為常見的脂肪肝也屬於發生肝癌的高危人群。為什麼我們要進行肝癌的早期篩查,因為肝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居前的病種,早期肝癌的5年生存率達70%,而中晚期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由於人們的健康意識淡薄,80%的肝癌患者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由此可見,肝癌的篩查顯得尤為重要,除了B肝病毒攜帶者,肥胖人群也應該進行定期體檢。有「備」無「患」,避免因「癌」致貧。

近年來,肝癌的診療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腫瘤標誌物成為肝癌早期診斷重要的手段。腫瘤標記物在肝癌診斷上與影像學相輔相成,通過腫瘤標誌物定期隨訪,對於及早發現小肝癌的優勢明顯,在肝癌診斷上的作用也愈發凸顯。在我國,肝癌血清標誌物的應用相對滯後,長期以來甲胎蛋白(AFP)一直是診斷肝癌常規的指標,但是AFP診斷早期肝癌的敏感性只有30%—40%,所有肝癌的敏感性是60%—70%,20%-50%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AFP也有可能增高。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肝癌早期診斷率低,而國外肝癌早期檢出佔比為62%。早期發現對預後有著重大的影響。在國外肝癌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在日本為43%,而中國僅為9.97%。針對目前肝癌診斷小肝癌檢出率低及易產生假陽性等問題,需要高敏感性和高特異性的相關腫瘤標記物,對於提高早期診斷率和診斷準確性意義重大。

AFP、甲胎蛋白異質體比率(AFP-L3%)和異常凝血酶原(DCP/PIVKA-II)是近年來發現的與肝癌高度相關,是診斷肝癌,尤其是早期診斷的重要血清學標誌物。在國外,AFP、AFP-L3%和DCP是檢測肝癌的常規指標,建議同時用於肝癌的監測。AFP/AFP-L3 %/DCP三聯檢對肝癌的早期診斷、療效評價、病情監測及預後判斷均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肝癌三聯檢」能顯著提高肝細胞癌的檢出率,特別是極大地提高了檢測AFP陰性的肝細胞癌的敏感性,在肝細胞癌診斷方面更準確。

據悉,「肝癌三聯檢」產品由熱景生物研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採用先進的化學發光免疫診斷技術,具有靈敏度高、檢測項目可自由組合、易於操作和維護等諸多優點。同時「肝癌三聯檢」項目獲得國家「十三五」重大專項的支持。「肝癌三聯檢」的上市將彌補國內的空白

「肝癌三聯檢」是小肝癌預警、肝癌預後評估和療效監測的第一道防線,也是臨床肝癌標誌物檢測方案的首選。其臨床使用有利於提升醫生對肝癌早期診出率,繼而惠及更多患者及早規範治療,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