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螞蟻鏈:破局產業區塊鏈

本報記者 屈麗麗

編者按/ 當全球企業界的目光都集中在Tik Tok和騰訊的在美中經濟技術博弈中未來走勢時,國內另一巨頭阿里巴巴已經在又一個關鍵賽道上——區塊鏈技術悄然布局。公開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阿里旗下螞蟻鏈的申請專利數連續3年位列全球第一,目前的總專利授權數(212件)也為全球第一。

中國信通院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兆元,佔GDP比重達到36.2%。伴隨數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張,數據產業鏈的形成,數據價值化背後的信任機制變得日益重要。

對此,螞蟻董事長井賢棟對外表示,“上鏈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每個企業的標配。”在他看來,說區塊鏈是數字時代最重要的技術不為過,沒有信任的引擎,數字經濟很難真正發展。或者,正是看到了未來的前景,馬雲對螞蟻鏈的重視甚至提升到了11年前阿里雲之於阿里的重要性,認為螞蟻鏈將決定阿里10年後的江湖地位。

為實現這一目標,在螞蟻的內部組織架構上,不僅以獨立事業群(智能科技事業群)獲得發展空間,而且與支付寶(數字金融)、保險、國際事業群並列,成為阿里整體戰略棋盤中的重要棋子。

事實上,縱觀馬雲的創業史,一以貫之,都是以解決社會問題作為創業的前提。而且,問題越深刻,其所撼動的產業力量也就越大。由此,當大量企業雲積累下海量數據的背景下,如何佔有和使用這些數據,依據這些數據建立信任模式,還是顛覆這些數據的載體,重建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決定了一個企業未來的空間和瓶頸問題。

擁有海量龐大數據的螞蟻顛覆了自己,也計劃顛覆整個行業,通過打造生產級的信任連接基礎設施重新改寫這一航道的方向。這正是我們關注螞蟻鏈的重要背景,也希望依此尋找創新者的商業思維,探尋未來商業格局中的細分機會。

1.應用場景

上鏈成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標配

在產業區塊鏈行進的道路上,螞蟻董事長井賢棟這樣解釋雲和鏈的關係:雲是生產力,鏈是生產關係,雲+鏈,奠定了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

然而,不管“雲+鏈”對於數字經濟有多重要,得場景者得天下,就像比特幣、Libra,兩者都是依托區塊鏈技術在數字貨幣領域建立起了“旗幟”。那麽,對於螞蟻鏈來說,要想向產業區塊鏈領域進軍,必須要找到可依托的應用場景,只有如此,才能實現對產業的滲透和改造。

來看一下螞蟻鏈成立4年來所布局的應用場景:

第一大場景應屬區塊鏈電子印章。事實上,雖然蘿卜章問題由來已久,但騰訊老乾媽的“蘿卜章”問題則以其“巨大的影響力”讓人們深刻認識到數字經濟時代信任機制的欠缺,給企業帶來的傷害以及現實中的損失。不僅如此,“慶渝年”以及諸多上市公司上演的“搶奪公章”大戲也讓公章的保管及其安全性飽受質疑。

而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很多企業都有自己的電子印章,但原本的電子印章與真實物理印章不對等,同一個企業、部門往往擁有多枚電子印章,來自多個頒發機構,而頒發機構之間標準不一,電子印章不打通、無法互認,由於企業不能系統追蹤印章的使用過程,給企業管理造成困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螞蟻鏈助力杭州當地政府部門推出了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印章應用平台,開始借助區塊鏈技術打造新時代的企業信用體系。

公開信息顯示,“基於螞蟻鏈全球領先的區塊鏈技術,杭州區塊鏈電子印章應用平台首次實現實物印章與電子印章物電一體、同模同軌,單個企業電子印章有且僅有唯一,同時簽章全程上鏈。”

相較傳統實物印章,基於區塊鏈的電子印章不但可以對每次用印進行身份核實,設置用印審批,記錄用印過程,還可以通過區塊鏈跨鏈技術打通司法部門實現證據的快速核驗,解決了企業印章管理、丟失、搶奪、偽造等安全問題。

當然,與印章關係密切的另一大應用場景就是合約,也就是所謂的“簽約場景”。疫情期間,很多商業合約的簽署需要在無接觸的環境下進行,異地簽約的重要性日益突顯。而螞蟻區塊鏈推出的“區塊鏈合約”、“鏈簽約”的模式則非常應景地提供了解決方案。

井賢棟舉了一個“區塊鏈合約”解決實際問題的例子。在杭州,租房合約上鏈後,一名受疫情影響在國外無法回來的用戶,通過杭州市房管局認可的鏈上簽約買了一套房。

事實上,伴隨資產的數字化浪潮,鏈上簽約的優勢正越來越明顯。“過去資產交易和流轉大量依賴線下的基礎設施,比如房產登記機構要依靠面對面的紙質文書來確權和交易,但基於區塊鏈技術則可以打造更加可信的數字資產流動和協作網絡,實現從信息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的躍遷。” 井賢棟表示。

更多的反饋顯示,合約上鏈後,加快了企業簽約的速度。目前,每天超過400萬的企業合約在螞蟻鏈簽約,平均流程時間從半個月縮減為3分鐘。

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第三大場景是商品溯源。比如,在疫情期間,當厄瓜多白蝦等海產品頻頻爆出問題後,如何查詢進口生鮮水產品的來源就顯得無比重要。在這樣的背景下,基於螞蟻區塊鏈技術開發的浙江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 在全國率先上線,進一步健全了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強化疫情防控。據了解,該系統以進口食品經營企業和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進入浙江供應鏈首站,利用“冷鏈食品溯源碼”實現從供應鏈首站到消費環節產品最小包裝的閉環追溯管理,全面掌握冷鏈食品供應鏈流向。

在供應鏈金融的應用場景下,螞蟻區塊鏈的應用也逐漸深入。眾所周知,供應鏈金融是圍繞核心企業來管理上下遊企業的資金流和物流,是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重要途徑。在我國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整體市場規模已超10兆元。但資產驗真、確權、流轉等問題卻讓金融機構在中小微金融服務面前望而卻步。

在這樣的背景下,螞蟻區塊鏈自2018年開始探索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並推出“雙鏈通”平台,打通供應鏈上下遊小微企業和金融服務提供方,累計為數萬家小微企業提供過簡單快捷的融資服務。

而在更多產業的行業數字化升級背景下,區塊鏈技術的“可信機制”也有望大放異彩,這也將是更廣闊的應用場景。最新消息顯示,景德鎮牽手螞蟻區塊鏈,推動陶瓷產業上鏈,打造行業數字基礎設施。事實上,伴隨社會治理需求的提升,上鏈不僅僅是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的標配,同樣也成為了社會監管部門和服務部門大力歡迎和推進的事物,並衍生出了多種應用場景。

根據螞蟻鏈公開的信息顯示:“醫療票據上鏈,醫保報銷獲得提速,浙江財政票據中心告別了紙質票據6個月,涉及1億張紙票據,人均就診時間從170分鐘下降到75分鐘,報銷平均時間從12個工作日下降到10分鐘。”

同樣,地鐵票上鏈、版權上鏈、資產上鏈、合約上鏈、租賃資產上鏈、招標系統上鏈、農產品上鏈等,當數字經濟時代的“數據資產”開始排隊上鏈的時候,一個新的時代開啟了。

2.生產關係

從信任機制到激勵機制

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在《尋找區塊鏈力量》的訪談中就指出,人類的信任機制,從最早的結繩記事開始,到有文字後的账簿以及複式記账法,再到今天的區塊鏈技術,不斷推動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

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背後,恰恰就是生產關係的變化,而在這場生產關係的革命中,最基礎的問題就是可信和確權。事實上,從螞蟻區塊鏈實現的商品溯源、司法、版權、公益、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電子票據等50多個場景的規模化商業應用來看,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可信”和“確權”來做文章。

在螞蟻鏈的技術探索上,螞蟻區塊鏈從2015年開始布局,目前已經連續4年蟬聯全球區塊鏈技術專利數量第一,在交易性能、隱私保護、跨鏈互聯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仔細分析這些技術,你會發現,技術解決的痛點基上都是可信和確權的問題。”超凡數據與谘詢事業部資深檢索分析師汪嬋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而追根溯源,井賢棟的表述就更為直接,“說區塊鏈是數字時代最重要的技術不為過,沒有信任的引擎,數字經濟很難真正發展。”

那麽,在區塊鏈技術對生產關係的變革中,其解決的僅僅是信任關係嗎?事實上,在公開的討論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裡克·馬斯金教授和羅漢堂秘書長陳龍教授都認為,“區塊鏈除了將被用於解決信息中的信任問題、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之外,信息經濟學家和機制設計者還在思考如何引入正確的激勵機制。”

比如,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就是,你認為區塊鏈會改變公司的基本結構嗎?

對這個問題,吃貨大陸及其創始人洪七公用行動進行了回答。在他看來,“區塊鏈時代與互聯網時代的一個本質區別就在於,互聯網上記載的是信息,而區塊鏈上記載的則是資產,資產上鏈,則意味著重塑價值的開始。對於這個問題,螞蟻鏈應該非常清楚,但是作為巨頭公司,這樣的提法和切入點會帶來合規上的問題,所以,螞蟻鏈才會在最基本的社會痛點問題——信任機制上切入。”

然而,區塊鏈技術之於產業更大的改變則在於激勵機制的變化。

洪七公告訴記者,“誕生於500年前的複式記账解決了出資者的產權問題,企業的收入和利潤最終按照出資人所持有的股權分配。然而,伴隨無形資產的價值越來越大,在商業交往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給無形資產計價並參與企業利潤的分配成為現在公司基本結構無法解決的問題。”

洪七公表示,“企業資產=有形實體資產+無形品牌資產。實體資產分布在企業的門市裡,記錄在企業的報表裡,是可測量的;品牌資產分布在消費者的心智中,是無法測量的。但是,伴隨著供大於求的局面不斷強化,品牌資產的重要性就變得日益重要。”由此,區塊鏈的價值,就在於能將品牌的無形資產數據化、有形化,被有形化的品牌資產就是企業資產的增量空間。

在這樣的邏輯之下,美團、滴滴等互聯網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自用戶的支持,其價值應當同商家和消費者共享,而不是自己獨吞。

那麽,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答案是“無形資產上鏈”。

按照吃貨大陸的操作,通過區塊鏈技術,幫助餐飲企業實現品牌資產上鏈,實現品牌資產價值的量化。加盟企業或者用戶可以通過在線上購買加盟權的方式獲得通證。持有通證的用戶可通過買賣通證或直接開店來獲利。

一般來說,“當開店者增加,通證供不應求,價值就會上漲。同樣,企業也會定期回購通證,這樣市場上流通的通證減少,那麽價值也會上升。但這兩種情況的前提,一定是企業經營狀況向好才會發生的。”洪七公表示。

當然,這一模式也能刺激用戶的消費和分享行為,根據吃貨大陸對消費者所做的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用戶對餐廳消費的分享行為沒有認同感,一旦變為通證持有人,那麽會有5%-10%的用戶會自發主動地將餐廳分享推薦給身邊的朋友。”

品牌資產上鏈,正是通過區塊鏈共享開放的平台將品牌的價值分享出去,讓每位和品牌相關的人都可以稱為品牌的“主人”。在這個過程中,品牌通證如同橋梁,將企業、消費者、加盟商、供應商等多方連接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體。每個人的收益隨著品牌價值的增長而增長,隨著品牌價值的縮減而縮減。

在洪七公看來,“無形資產上鏈是產業區塊鏈的核心,在餐飲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品牌資產價值的整體趨勢是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晴雨表。結合多方數據分析計算,區塊鏈的引入,可以幫助企業對其品牌進行長期有效的管理,解決餐飲企業成長期面臨的資金困難,激發衰退期品牌的活力。”

公開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吃貨大陸已經連續投資11個餐飲品牌,總投資額度達數千萬元,同時協助嗦粉佬、超能鹿戰隊、花枝唯希大碗牛肉面等餐飲企業完成品牌資產上鏈,實現3000多萬元品牌加盟權預售,幫助被投品牌逆勢拓店100余家。

僅以新銳米粉品牌嗦粉佬為例,在用戶的支持下,用戶通過嗦粉佬品牌通證CSF來兌換品牌加盟權,自發自主地拓店經營,嗦粉佬與供應商之間同樣通過CSF完成貨款結算,通過和用戶共享品牌發展收益,在4月份疫情期間,僅一個月時間內,就從一家門市拓展到30余家門市。

可以說,吃貨大陸在餐飲區塊鏈領域破局的一個根本邏輯,就在於對傳統公司激勵機制的顛覆,即“消費者既可以分享權益,又可以參與到品牌的經營當中去”。

3. 價值提升

最大化產業資源的價值

最新消息顯示,廣州互聯網法院利用區塊鏈累計完成8000萬條數據上鏈存證固證。據廣州互聯網法院院長張春和介紹,廣州互聯網法院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不可回溯特性,實現司法數據全鏈路可信、全節點見證、全流程留痕,建成“網通法鏈”智慧信用生態系統,有效保障司法公開數據真實性、完整性。事實上,不僅僅是廣東,過去一年內,從浙江到江蘇,從雲南到山東,越來越多的省份將區塊鏈技術引入到產業升級和社會治理體系之中,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並提升企業價值實現的過程,改善企業在當地的營商環境。

舉例來說,今年6月,山東省淄博市人社區塊鏈服務平台正式啟用,在“還數於民、還證於民”方面,打造了全國人社系統首個上線的人社區塊鏈綜合應用平台。

8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就《關於加強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保護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在完善知識產權訴訟證據規則方面,支持當事人通過區塊鏈、時間戳等方式保存、固定和提交證據,有效解決知識產權權利人舉證難問題。

應該說,所有這一切,都在強化有效的規則和治理體系,從而無形中改善著企業的生存環境,同時這也將是產業資源價值最大化的前提。

以餐飲行業為例,保守估計,中國的餐飲品牌無形資產價值1兆元,全球市場的總量高達4兆~5兆元。如何撬動這一部分產業資源的價值就顯得格外重要。吃貨大陸從激勵和組織的角度切入,找到了區塊鏈在餐飲行業落地的正確姿勢。

而對於螞蟻鏈來說,更宏大的應用場景將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當信任問題不再成為交易的基本阻礙,整個社會在區塊鏈技術的助力將進一步加快資源交換、重整,甚至是價值上的重塑和提升。

“區塊鏈對螞蟻來說是一種信仰,這個信仰基於兩層理解。第一層是對數字經濟的信仰。數字經濟未來已來,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第二層是對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解。數字時代下,數據是新的生產資料,雲和人工智能是新的生產力。”井賢棟表示。

觀察

發現資源掩蓋下的“核心競爭力”

從螞蟻區塊鏈到螞蟻鏈,加上馬雲的加持,螞蟻鏈乘著區塊鏈技術的東風,在最近一段時間搶奪了大量的眼球。

但是,如果從企業管理和永續經營的角度看,真正吸引人的部分可能並不是技術帶來的改變,也不是數字經濟和產業升級背後的巨大商業前景,而是一家巨頭企業如何不斷尋找創新的方向,從而不斷顛覆自我,發現資源掩蓋下的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有沒有想過,當你坐擁龐大電子商務市場個人支付形成的海量數據的時候,你會在擁有的這些數據上做文章,還是會放棄這些數據另起爐灶,去重新打造一套交易的信任基礎設施呢?螞蟻鏈選擇了後者。

然而,對更多企業來說,當企業所擁有的資源足夠龐大的時候,往往掩蓋了企業的發展方向。但對深研道家思想的馬雲來說,“有為無之用,無為有之母”,所以,如何在企業所“擁有”的資產、資源背景下找“無”這一大道,在這個社會變遷、技術變遷、產業變遷加速且疊加的背景下,就顯得更為重要。事實上,縱觀阿里整個創業史不難發現,他們所遵循的路徑,一直是在用技術去建立新時代的信任機制。淘寶如此,支付寶如此,螞蟻鏈同樣如此。

作為螞蟻董事長,井賢棟就曾這樣串起了阿里的創業史:

2004年,網上購物開始興起,買賣交易的雙方之間存在巨大信任壁壘。支付寶創造了一種新交易模式——擔保交易,讓8億人可以放心地在網上購物。可以說擔保交易建立電商的信任機制,激活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進程。

2010年,很多小微企業存在著融資難的問題。他們用技術構建了小微企業和大眾的信用體系,讓金融服務能夠普惠。小微企業不是因為抵押物,而是因為信用得到金融服務,實現可持續的發展。這是一個用技術和數據建立信任的過程。

2015年,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發現區塊鏈能夠重構數字時代信任體系,並將像移動支付一樣去改變數字時代的生產和生活。從這一天起,阿里在區塊鏈的探索上始終堅持“三做”和“三不做”的原則,堅持用區塊鏈解決真實的問題,給消費者和小微企業,乃至整個數字產業創造真實的價值。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裡克·馬斯金教授就指出,“信任問題是交易的基本障礙之一。”顯然,當一個企業扼住信任的咽喉,那麽,也就掌控了交易世界絕大部分的應用場景。

只是,對螞蟻鏈來說,如何平衡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的“中心”利益和區塊鏈去中心化交易體系下對生產關係的重塑和變革,將是其未來的一大挑戰。

本版文章均由本報記者屈麗麗采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