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青春、團結、健康、快樂,《超新星全運會》完美詮釋體育魅力

看電視

作為國內首個青春體娛跨界IP,《超新星全運會》在年輕觀眾中引發大量關注和討論,助力體育傳播、弘揚體育精神的同時,也探索出了一條高效可行的傳播方式。

11月10-11日,《超新星全運會》的直播賽事在廣州寶能國際體育演藝中心隆重舉辦,來自60多家經紀公司的藝人跨界變身運動員,進行跑步、跳高、游泳、射箭、藝術體操和拔河幾大項目的比賽,最終廣東代表隊拿下了總冠軍。

《超新星全運會》啟用的都是當下最有活力的年輕藝人,雖然很多選手在賽場上的表現未達到專業運動員水準,但「生而為贏」的拚搏精神得到了充分展現,比賽現場氣氛熱烈,歡呼陣陣。

兩天的現場直播更是引發了社會大量關注和討論,相關話題創造了34個微博熱搜,連續多天霸佔知乎熱搜和熱榜,大眾對這場賽事的關注度可見一斑,可以說《超新星全運會》作為國內首個青春體娛跨界IP已基本獲得市場認可。

現今娛樂圈更新換代越來越快,不斷有表現優異,實力強勁的新人為演藝行業增添新力量,此前由年輕男藝人引發的「娘炮」爭議不斷,但《人民日報》的評論獲得更多認可:「基於此,我們不認同所謂「娘炮」「不男不女」等帶有貶損性的說法,但也呼喚在青少年中有著廣泛影響的明星們,呈現更加積極、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陽光的審美,以應有的社會責任與擔當精神成為真正的偶像。」。

在這個背景下,騰訊影片、騰訊體育與京東聯合推出體娛雙「拚」的《超新星全運會》,嘗試「啟動青春動能,讓拚搏流行」,這也成為節目背後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和目標。

《超新星全運會》能成為現象級的體娛跨界IP,從預熱造勢、啟動儀式到比賽現場,在年輕觀眾中引發大量關注和討論,助力體育傳播、弘揚體育精神的同時,也探索出了一條高效可行的傳播方式。從傳播學視角觀察,《超新星全運會》傳播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瞄準社會痛點,強調社會責任

在年輕群體中佛系文化普遍被推崇的當下,對拚搏和力量的喚醒和重拾就顯得非常必要,正如《超新星全運會》總教練劉國梁所言:「你們作為年輕藝人,有責任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讓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體育上來。」

《超新星全運會》邀請包括火箭少女101、SNH48等新生代藝人,還有王大陸、魏大勛等影視小生。他們在運動會中跨界變身運動員,由劉國梁、李小鵬、蘇炳添等金牌教練進行培訓和比賽,在體育運動中展示他們的青春風采和體育運動的魅力。

《超新星全運會》除了給觀眾帶來「體娛」結合的視聽享受外,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推動年輕人參與體育運動的社會責任。在「超新星」的帶領下,讓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重新在年輕人當中成為一種潮流,引領青年文化和社會潮流,這是《超新星全運會》能夠獲得更多年輕人捲入和參與的最大的動力內核。


專業團隊打造,競技特色鮮明

藝人跨界到體育比賽的樣式並不鮮見,專業性不足一直是影響相關內容品質的致命硬傷。但這次藝人們不再是以表演的形式參與,而是實實在在站在賽場上,進行一場專業的運動會比拚。遵循真實運動會的路線、還原專業的體育競技場域,是《超新星全運會》最大的特質也是核心的看點所在。

「生而為贏」,是本次運動會的Slogan,強調出強競技感的調性。為了保證運動比賽專業性,《超新星全運會》從賽製制定、場地選擇、比賽過程、裁判配備、醫療保障等方面上,都以高規格的體育賽事的標準來打造。

專業的賽製、設施、教練、裁判,嚴肅拚搏的競技內核,積極向上的青春能量,構成了《超新星全運會》的底色,與專業運動會一脈相承,彌補了以往體育節目的最大短板。

金牌教練的加盟自然是《超新星全運會》專業性的重要保證,劉國梁、李小鵬傳奇教練領銜下的頂尖教練團,本身在體育領域就兼具知名度、專業度和權威性。

此番《超新星全運會》,不論是硬體還是軟體均採用專業賽事標準:奧運會「標配」的跑道、各項大型賽事「禦用」的體育設備、國家級甚至國際級的專業裁判團隊以及由運動康復專家組成的醫療團隊等等,力求打造一場真參與、真競技的專業體育賽事,引領大眾真實感悟競技體育的魅力。

360度直播覆蓋,精彩亮點全呈現

對於體育比賽來說,直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奧運會還是世界盃,全球體育愛好者總是第一時間守在螢幕前面觀看直播,身臨其境地享受沉浸賽場的快感。《超新星全運會》最具挑戰性的嘗試,就是直播。

具有多次主辦超級企鵝名人賽、多項國際頂級賽事獨家合作經驗並擁有頂尖直播和轉播技術的騰訊體育,作為《超新星全運會》的聯合出品方之一,為專業級賽事的呈現保駕護航,11月10日-11日對比賽進行全程直播。

《超新星全運會》同時攻克田徑和藝術體操這兩大在製作信號上擁有超高難度的項目,27個訊道全方位無死角呈現運動會實況,涵蓋開幕式、頒獎禮等各項儀式,打造出一場兼具專業與娛樂的體育賽事盛典。

據悉,運動會主場館有直播機位30多個、真人秀機位40個,游泳館直播機位15個、真人秀機位25個,360度全方位無死角呈現運動會,最大程度呈現體育競技的緊張、刺激與魅力,觀眾實時關注著「超新星」的精彩表現,同時也在考驗著「超新星」在現場直播的環境中,展現運動技能、秀出青春風采,贏得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助力體育知識的普及、競技精神的傳遞,帶動中國全民運動發展。


家鄉地域組隊,拉近觀眾距離

全運會是國內水準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每個省都有其各自代表團。《超新星全運會》另一大嘗試就是將近150個「超新星」們按省分組,所有參賽隊員根據所屬省市分成不同隊伍,從開幕式、入場、宣誓到競技、頒獎等,完整呈現體育賽事各個環節和真實的體育比賽氛圍。

原本活躍在舞台上、影視中光鮮亮麗的年輕藝人們,統一著粉、藍色運動裝,跟著教練一次次練習,而且因地域劃分激發出的團結心和勝負欲,迅速拉近藝人們的距離,短時間內完成團隊重組,喚起家鄉榮譽感。

對於觀眾來說,一旦藝人們代表自己的家鄉出戰,無形中就讓觀眾與選手自行組隊,參賽選手一下子就成為了自己人,對於比賽觀賞熱情就大大提高了,擁有了更多的帶入感和積極性。

運動會的觀眾也來自不同地區,為自己喜歡的藝人加油的同時自然也會關注自己家鄉代表隊的表現。數量龐大的「超新星」們更有了另一層展現自己的平台。


青春活力陽光,快樂溫馨動人

「超新星」們褪下藝人的身份,沒有舞檯燈光,沒有艷麗服裝,為了榮譽在賽場上拚搏,彰顯「超新星」在賽場上青春、健康、陽光的一面。

身材婀娜的女生在賽場上英姿颯爽,盡顯巾幗英雄本色。那些長相俊秀的男生在運動會中的陽剛之氣更增魅力。很多選手在比賽中展現了媲美專業運動員的競技水準,徐夢潔以8秒06的成績奪得了女子50米跑的金牌,在比賽中,她步伐穩定,爆發出眾,一馬當先,煞是賞心悅目。男子組的王志文更是分別以6秒57和20秒03的好成績拿下男子50米和150米的雙料冠軍。

比高競技水準更可貴的是,他們在比賽中展現出來的體育精神。在男子接力比賽裡,陳靖可和范世錡相繼摔倒,特別是陳靖可,連摔兩跤也不放棄,兩人連滾帶爬地努力起身交棒給隊友,雖然是有些狼狽,但毫無疑問,從中我們看到的是團結一致、拚搏進取的體育精神。

趙粵在女子50米短跑中不慎摔倒,腿部和臉都受到了輕微擦傷,而摔倒之後,一同參賽的蘇青與鄭丹妮放棄了比賽,趕緊上去攙扶趙粵,盡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人文關懷。在比賽中,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他們都能做到嚴格遵守賽場禮儀,永遠用拚搏為觀眾詮釋體育帶來的活力與快樂。

作為首屆《超新星全運會》,收穫榮譽與認可的同時,不可避免還會存在一些問題。

其一是比賽項目仍需豐富,建議今後可以適當增設更具觀賞性的三人籃球、五人足球、沙灘排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熱門球類項目。

其二是設項盡量和奧運會標準項目接軌,短跑項目應設為100米、200米,這樣觀眾通過和世界紀錄相比可以了解選手成績的優秀程度。

其三是選手覆蓋面可以適當突破「超新星」的範疇,邀請一些超齡的優秀選手參賽,既可以提升賽事的競技水準,也可以吸引不同層次的觀眾關注賽事,提升賽事的總體影響力。

隨著超新星全運會的不斷完善與更新,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藝人踏上這個賽場展示體育的魅力,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超新星全運會》走上「愛體育、看體育、玩體育」的體育之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