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建文朝的四大戰將:一人被凌遲處決,兩人投降後被逼自殺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的大軍兵臨南京城下,谷王朱橞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京師遂破,宮中燃起熊熊大火,建文帝不知所蹤,歷時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的最終勝利而告終。在這場南北之戰中,湧現出了一批勇猛善戰的武將,他們在戰爭中的表現也時刻影響著天下的形勢。建文朝有四員戰將善於領兵作戰,然而這四人的命運卻完全不同,他們或拒絕投降後被凌遲處決,或投降之後也因新皇帝的猜忌被逼自殺而死。

長興侯耿炳文,明朝開國功臣,早年承襲父職,屢次打敗張士誠的軍隊,歷任總兵都元帥、大都督府僉事等職,後隨常遇春、徐達攻打大同、陝西等地,屢立戰功。以軍功封長興侯,以善守而著稱,是洪武末年為數不多逃過朱元璋猜忌的功臣之一。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叛亂,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為征虜大將軍,統率副將軍李堅、寧忠北伐,當時耿炳文已經六十五歲。八月初,耿炳文部到達真定,但在滹沱河一役中遭到朱棣軍的突然襲擊,南軍先鋒九千人全部被殺,自相踐踏,被踩死者不可數計,耿炳文敗入城內堅守不出。建文帝遂以李文忠之子曹國公李景隆為大將軍,代耿炳文統領其軍,這位老將的軍事生涯也就此結束,之後歸家閑居。當然,對於自己曾經的勁敵和對手,朱棣絕對不會放過他。永樂元年(1403年),刑部尚書鄭賜、都禦史陳瑛彈劾耿炳文僭越穿戴龍鳳衣物意圖謀反,耿炳文自殺而死,其三個兒子也遭株連被殺。

歷城侯盛庸,是靖難之役中南軍的主要將領之一。洪武年間,盛庸官至都指揮。建文元年(1399年),盛庸以參將的身份跟隨耿炳文伐燕王朱棣。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敗於白溝河,逃往濟南。燕兵跟隨而至,李景隆又南逃。盛庸與參政鐵鉉全力固守,燕兵圍攻濟南三月不下。盛庸、鐵鉉乘夜出兵襲擊,燕兵大敗,解圍而去,盛庸等乘勝收復德州。九月論功時,盛庸被封為歷城侯,食祿一千石。盛庸隨即被命為平燕將軍,任總兵官。建文年間,盛庸率軍與燕王朱棣作戰四年,前期多次將朱棣擊敗,並斬殺朱棣帳下數員驍將。朱棣攻入京師後,盛庸舉眾投降,朱棣雖繼續任用盛庸,但對於頗有猜忌。永樂元年(1403年),盛庸辭去官職。不久,千戶王欽揭發盛庸的罪狀,都禦使陳瑛彈劾盛庸心存怨恨,圖謀不軌,盛庸因此自殺而死。

平安,小字保兒,明朝早期將領、官至北平都指揮使。早年隨朱棣出塞作戰,父親死後,繼任為濟寧衛指揮僉事。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以列將的身份隨耿炳文北上平亂。建文二年(1400年)至建文三年(1401年),在靖難之役中屢敗朱棣,斬殺其將數人。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大敗南軍,平安被俘,同年朱棣命其為北平都指揮使。永樂七年(1409年)三月,不被重用的平安被逼自殺(朱棣曾言:平保兒尚在乎?)。平安自建文元年(1399年)7月,以先鋒之職參加戰役以來,分別於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建文三年(1401年)三月、七月、八月、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於白溝河、單家橋、楊村等地屢敗燕軍,擊殺燕軍驍將王真等數人,敗燕將房寬、陳亨、薛祿、李彬等七人,擒獲薛祿,兩次險些刺死朱棣,燕將中無人敢擋其鋒,威名赫赫,戰功無數,整個靖難之役中,朱棣屢次和南軍大戰,所向披靡,唯獨在對平安、盛庸二人時才會挫敗。

徐輝祖,明代大將、中山王、魏國公徐達長子,英姿非凡,有才氣,以勳衛署左軍都督府事,襲爵魏國公。建文年初,加封太子太傅,數次奉旨前往陝西、北平、山東、河南練兵。曾力勸建文帝將朱棣的三個兒子扣為人質,但未被采納。建文三年四月,徐輝祖奉命參加白溝河之戰,率軍成功掩護李景隆撤退。建文四年正月,朝廷命徐輝祖帶兵北上,與燕兵交戰於齊眉山,南軍大勝,斬燕將李斌。但正當徐輝祖率軍節節勝利之際,建文帝又將其調回以守衛京城,以至大好形勢功虧一簣。等到燕兵過江攻打南京時,徐輝祖還在帶兵抵抗。朱棣入京後,徐輝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隨後被關進監獄。朱棣親自召見詢問,徐輝祖一言不發,不肯下拜並拒絕推戴。朱棣大怒,想要誅殺他卻又中止(因其開國功臣之後,其姐姐又是自己的皇后)。不久,勒令他返回私宅,革去俸祿和爵位,永樂五年(1407年),徐輝祖抑鬱而終。朱棣以“中山王(徐達)不可無後”為理由,由其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爵位,明神宗時,朝廷錄建文忠臣,在南京設廟祭祀,以徐輝祖居首,後追贈太師,諡忠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