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秋都過了,你的多肉還是菜色嗎?是時候操心多肉上色的問題了~

9日

?

前 言 Qian Yan

後台回復「美肉」,「度夏、澆水、葉插、配土、除蟲、黑腐」查看相關養護知識。

回復如「白牡丹、紅寶石、勞爾」等多肉名稱查看最新多肉圖鑑。

歡迎大家把原文分享到盆友圈~ 歡迎大家把原文分享到盆友圈~ 如需轉載或投稿請聯繫匯長微信duorouzw01

作者 / 鴕鳥dacyou

坐標 / 蘇州

編輯 / 多肉植物匯

多肉上色深度好文,超全面的講多肉怎麼上色的文章,你值得閱讀。

簡單來說上色要點就是在不凍壞肉肉的前提下盡量凍,再配合最多的日照和適當的澆水。

如果你能體會上面這句話那麼下面都可以不用看了。

但是具體還是得看大家不同的養護環境,每年的氣象情況還有具體的品種。因為上色因素並不是絕對的,也有品種是冬天最美,甚至夏天反而顏色艷麗。

因為實際條件的限制,可能很多朋友實現不了我說的最佳條件,那就只能創造條件盡量接近了,但是條件打折,狀態必然也打折。

另外要說的就是,綠色才是植物最普遍的健康色彩,所以其實所謂的狀態恰恰可能是多肉植物接近極限的狀態。你是想養得它開心還是你開心就看個人選擇了。( ̄▽ ̄)


一、低溫

在不凍壞肉肉的前提下,儘可能的低溫。相對安全溫度在2度以上。

比較柔弱的品種要更加謹慎一些。比如蔓蓮,春之奇蹟,姬秋麗之類,在我心裡都是比較不耐凍的品種。如果肉肉比較多不方便搬來搬去的,在無法確保零上溫度的時候,可以覆蓋多層薄膜遮擋保護。

冬天經常超過零下五度的地方就只能室內或者自行供暖了,但是太暖和了長得快卻不容易上色。低溫的另外一個效果是會讓肉肉包起來,好像人冷了會縮起來一樣,多肉也會用這種方式來抵抗嚴寒。

二、陽光充足

配合低溫實現上色目的的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是一定要有充足的日照。白天大太陽曬著,晚上凍著,妥妥的迅速上色。但是所謂的充足日照可能和很多人理解的不同。

經常有人覺得我放陽台上,太陽曬得也很好,為什麼就是不明顯呢?

實際上,陽台內和露台的差別是非常大的。我的充足日照基本上是指全日照,並且是360度無遮擋全日照,從太陽出來曬到不見天光才是真正的陽光充沛,所以這是大棚具有優勢的原因之一。

三、大溫差

這點其實是要點一和二的體現,有太陽才有可能在低溫的氣象實現溫差。有棚子的話溫差可以拉到更大。

我養在屋頂棚子裡的時候,有一年因為地方不夠,很多肉被擠到了頂層貼近棚膜的地方,冬季大晴天棚子不夠通風的時候,這些位置溫度可以升到四十來度,又乾又熱,晚上又最快降溫到接近外部環境,這片區域的肉肉很統一的整體色彩都不太紅反而偏黃。這種效果也成為實踐中的意外收穫了。

四、適當澆水

適當這個詞真是方便,要說明卻很累。

澆水其實是多肉養護中最複雜又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需要綜合各種因素來考慮。氣象,環境,花盆,土壤,植物狀態、養護目的,所有相關的條件都要綜合起來考慮。

所以想要養好多肉,不能機械地遵循幾天一次水的條件。最直接的方式是看土乾得如何了。不能只看表面,有時候可能看起來乾了其實下面還是非常潮濕的,也可以用掂重量等方式來判斷。

1、氣象:需要考慮澆水至少前一周和後一周的氣象情況。

通過前面的氣象情況判斷什麼時候需要再澆水,然後看氣象預報,確定預計的澆水時機是不是最佳。

當然啦,一般情況就是溫度高、氣象好水就跑得快,陰天、下雨、低溫的時候水跑得慢。

2、環境:一個是你的地理大環境,一個是你具體養在棚裡?院子裡?陽台?窗檯?這樣的小環境。

地理大環境基本是沒辦法改變的,所以我們也只能羨慕下雲南、山東這種適合多肉生長的地方,但是蘇州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相對廣東之類的南方城市我們已經算幸福了。

好的大環境當然是全年降水少,太陽多,夏天溫差大,冬天有點冷又不過分的地方啦。小環境有選擇的話當然是選盡量光照多的地方。

越不通風、光照越差的環境散水越慢,澆水也得更加悠著點。

3、花盆現在花盆的材質款式各種各樣,散水速度各不相同,而且差異很大。

一般盆深的、口小肚子大的散水肯定比較慢,盆內裝的土越多散水也越慢。所以大盆種小肉不是什麼好選擇。還有就是如果多肉長大了,葉子都攤開來,把盆口都擋住的情況,散水也會變慢很多。

材質的話,最常見種類裡,瓷盆最不透氣,然後是塑料盆、紫砂盆,陶盆。不是散水越快越好,還得看你有多勤快。種得多了,乾得快的季節天天澆也是很累的。如果澆水跟不上速度,肉肉也會變得乾巴巴一直都不長大。

4、土壤:配土也是時常會被問到的問題。好的土壤就是有一定保水性又乾得比較快。一澆就乾留不住水那也是不行的,澆了不容易乾就更不行了。

我個人是用的品氏草炭(檸檬黃袋子那種)加珍珠岩和木炭粒,偶爾心血來潮了會加別的東西進去,比如虹彩石、火山岩、赤玉、鹿沼、椰糠。

但是我其實並不喜歡石頭類的顆粒,雖然透水,但是根扎不下去,顆粒的話還是赤玉之類的好,有一定保水性還能被根扎透。喜歡瓷盆的、手比較欠的可以增多顆粒的比例,深盆子底下也可以多墊點顆粒。

我也說不準我用的比例,標準就是讓草炭被顆粒充分分隔開,不讓它們時間長以後纖維糾纏在一起。另外土壤的酸鹼度可能也會影響多肉的色彩,但是我沒有測量過,所以只在這裡提一句。

順帶說一下椰糠,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椰糠的,便宜,比草炭更不容易結塊,又環保,可以和草炭混在一起用。

但是它肥力低,多了保水比較強,還有一個糟糕的問題是椰糠容易長蘑菇,大棚裡面地載的估計會哭。我因為都有鋪面又養得相對乾,所以沒有被蘑菇困擾過。

5、植物狀態肉肉是新種或者徹底服盆,生長旺盛或者一直不見長,很緊湊還是已經長徒,這些都需要作為是否澆水和澆多少水的一個參考。

服盆的,長得旺盛的肉會需要更多的水。上次澆完有長徒趨勢的下次澆水就要悠著點啦。另外小苗比大的更加需要水,盡量不要控水,乾了就澆最好。

另外順便說下髮根。我覺得髮根比較好的環境是根部不見光又有濕度。溫度當然是十幾度到二十幾度最好了,隨便放哪裡都發得飛快。再扯遠點,折騰肉還是秋天最好,休養時間最長。

6、養護目的:你想讓它快長還是出狀態?想長快點,多澆水,想出狀態,不要澆太多,夏天怕死,少澆水。

蘇州的話,梅雨之前溫度合適可以經常澆,而且為了迎接苦夏,需要補充體力,所以需要澆水養肥點;等到梅雨來了,每天下雨,澆了水大半個月都不會乾,溫度又不低,有點危險,所以不能多澆水;

天更加不能多澆水,過了夏天,就可以任性的養護了,一乾就澆吧,只要有足夠太陽,就會長得很開心。

到了冬天該準備讓它上色了,這時候就要控制澆水節奏了。很少有乾死的肉肉,所以真心不用怕,就算乾到皺了,只要根還健康,一泡水下去馬上就好了。

但是上色也並非越乾越好,太乾了不飽滿,但是乾了容易包起來。上色季節不妨把澆水間隔拉長到平時的兩倍,澆水的量也可以稍微少一點。

7、澆水工具和方式

我目前用洗車的那種8L噴壺澆水。因為我有點完美主義,所以基本上澆水不會對著臉,而是直接澆在土上,盡量沿盆邊澆,力度不能太大,防止水飛濺起來,澆到差不多底孔能流出水的程度,澆完了用吹耳球把葉子上的水吹乾凈

比起直接水杓灌水,這樣澆其實很難澆透,但是反而利於控制澆水的量。花心積水的弊端應該都有所了解了吧?最糟糕的情況就是黑腐,好一點是被曬傷,再輕點就是留水印。

也有人會說我從來不吹都沒事,我只能說如果不是環境很好那就是你人品比較好。

五、足夠空氣濕度

空氣濕度並不是不可少的條件,但是它能使多肉的顏色更加鮮艷,狀態更加飽滿。

這一條基本上需要配合棚子來實現。另外空氣濕度和通風是需要綜合考慮的,一般來說,冬天對通風的要求不那麼高,所以除了晴天中午時段最好透下氣,其它時間都可以封著。


六、露養和棚養

露養和棚養哪個好?這取決於個人喜好了,我是棚養派的。

露養容易有各種傷痕,水印,灰塵等,狀態看起來比較狂野一點,上色的效果也比較深沉濃重。不過其實露養也不可能完全丟在外面不管,長期下雨,溫度過低或過高時都需要採取一定措施保護。

習慣了露養的多肉可以抵抗更加惡劣的環境,但總是有極限的。

相比之下,棚養的狀態可以維護得比較完好,顏色更加鮮艷嬌嫩,但是植物肯定也更嬌氣一點。日常需要多注意通風情況,防曬防凍防蟲也一樣得注意。堅持細心的呵護才是完美狀態的最大保證。

七、狀態的積累

完美的形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澆水節奏的大起大伏容易使葉片長短不一,或者一旦蟲害、凍傷、曬傷留下了疤痕,就需要非常長的周期來新陳代謝直到恢復。就算色彩,也是能夠部分延續下來的。

如果長期處在快速生長狀態的肉,一般都綠得很深沉,這樣的肉肉要出狀態會更加困難。但是曾經有過明顯色彩的肉,往往能夠留下一點基礎。

就算過完夏天,也還保留著一點色彩,這樣的肉肉在下一個上色季節會更加容易養出明顯的色彩,甚至養出一些不容易出現的黃色、橙色等所謂的「糖果色」。

最後的廢話

經常被問的應該就是肉肉賣不賣和如何出狀態吧。

我只是個玩家,和大家一樣,就是更喪心病狂一點,不能滿足於窗檯陽台,非要發展到變成負擔才覺得足夠。

所以雖然肉肉很多,但也都是到處收集來或者在養護過程中自然變多的,所以也不會想再賣出去。

我享受這種單純玩樂的心態,不想因為涉及到利益而變得心情複雜。

很多買來時候不出彩的肉肉,最後卻給了我驚喜。所以與其買個超美的肉肉最後養醜了被打擊還不如買個普通的養到漂亮體會成就感,所以我不會太糾結買時候的狀態。

但是怎麼養出狀態這個問題,微博回復裡幾句話根本說不清楚,或者問的人也只是順便感嘆下,所以經常都沒有回復,或者簡單回答了也不確定是不是能幫到別人。

一直想寫個詳細的來分享下我的經驗,拖拖拉拉到現在。應該還有疏漏的,但是就先這樣吧,以免我無期限的拖拉下去。只是我的個人看法,取捨自便,也歡迎給我更多意見。

當然這些經驗有的是實踐來的,也有很多是別人教給我的,我也非常感謝那些無私分享經驗的前輩朋友們。自己多看多想,多參考別人的成功經驗,再用實踐來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能被喜愛被表揚很開心,不太擅長用語言表達這種感謝的心情,只有繼續努力來回應大家的喜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