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揭開「沉默殺手」–慢阻肺的面紗

診室故事

今天接診了這樣一位59歲的男性患者,有活動性呼吸困難加重伴消瘦2 個月,爬樓後出現呼吸困難,休息後能緩解,最近體重減輕了10斤,沒有咳嗽、咳痰、心悸、心前區疼痛、雙下肢水腫等情況。

既往有高血壓病史10年,沒有規律服藥;糖尿病病史3年,已停葯2月;吸煙,4支/天,已有20年吸煙史。

他面對我坐著,我看著他的呼吸特徵,我覺得不能排除慢阻肺,後來的檢查、化驗證實了我的判斷。(肺功能檢查提示:慢阻肺合併哮喘。)

加上治療慢阻肺和哮喘的藥物後,癥狀很快控制,患者活動性呼吸困難就是慢阻肺和哮喘所導致。這是一例極易誤診為心血管疾病,極易漏診慢阻肺和哮喘的病例,如果一直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為主治療方案可能會造成患者癥狀不緩解。

慢阻肺

如何正確認識慢阻肺,如何診斷慢阻肺,為什麼又稱為隱形殺手呢。

今天來聊一聊這個發病率、致殘率高的慢性疾病,以喚起我們對這個疾病的重視,早防早治,最大程度減輕該病的危害。

播放GIF

2018年發表在柳葉刀雜誌呼吸病學子刊(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的一篇文章研究顯示中國40歲以上居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的肺患病率為13.6%,男性(19.0%)顯著高於女性(8.1%),並隨年齡增長而快速上升。

首次明確了慢阻肺已經成為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量齊觀」的慢性疾病,構成重大疾病負擔,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慢阻肺早期診斷很重要

研究還顯示:在所有慢阻肺患者中,疾病進展嚴重程度在中度及以上(GOLD II+)的比例約佔43.7%,33.7%患者出現咳嗽、咳痰、喘息或呼吸困難等慢性呼吸道癥狀。

不足1%患者知曉自己患有慢阻肺,僅有5.9%曾經接受過肺功能檢查,11.7%接受過相關治療。

這說明目前我們在對慢阻肺患者的早期發現和規範管理治療上存在明顯不足,從醫務工作者到患者都需要加強認識。

中國40歲以上居民中慢阻肺患者達7700萬,三分之二的患者無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這更加凸顯了慢阻肺早期診斷的重要性。僅僅依靠患者癥狀進行疾病篩查,將有一大部分患者被漏診。

學會識別慢阻肺

播放GIF

由於人們對慢阻肺的認識上存在誤區,以致在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上方法不當,會導致病情加重,延誤治療,甚至危及生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常被譽為「沉默的殺手」,因為它每分鐘導致2.5人死亡。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引起慢阻肺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吸煙是慢阻肺最為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中大約80%~90%有吸煙史,且多數超過10年/支(每天抽一包,超過10年)。

有害物質如二手煙、職業粉塵、有毒有害氣體、有機生物燃料、廚房的油煙等接觸史;此外,還有空氣汙染、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紊亂、氣候、基因等。

二、出現咳嗽、咳痰、呼吸困難(或者喘息),未能明確原因的體重下降等癥狀。

三、可以藉助一些檢查排除其他疾病,譬如:血常規、胸部CT、心電圖、胃鏡等。

四、診斷慢阻肺的金標準是肺功能檢查,如果提示: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後一秒率<70%成立,可以診斷慢阻肺。

附註:2018年慢阻肺基層篩查問卷

再強調一下:

建議對於年齡超過40歲應常規行肺功能檢查

如果有吸煙、慢阻肺家族史等危險因素,或有慢性咳嗽,咳痰等癥狀,建議35歲以上,除了X光常規檢查,應常規行肺功能篩查,以便更早地發現疾病並早期治療,因為有一大部分患者沒有癥狀,而確實是慢阻肺患者。

珍惜生命,篩查慢阻肺,早防早治,遠離慢阻肺,通暢呼吸,立刻行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