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神農傳人張先忠:野人谷的中醫養生體驗館

作為全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域,神農架圍繞省委十一次全會提出的「建成世界著名生態旅遊目的地」的定位,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擘畫出生態旅遊經濟新藍圖。今年1月至6月,神農架景區接待遊客 650.2萬人次、實現旅遊經濟收入26882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3.6%、15.1%。

神秘神奇神農架,好山好水好文化。神農架被稱為地球北緯30度的最後秘境,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清新空氣標準濃度的272倍。

這裡森林覆蓋率高達91.1%,全年空氣優良級天數全省第一……神農架也先後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入圍湖北首批中醫藥康養旅遊路線、榮膺全國「十大生態旅遊目的地」、中國「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稱號、上榜「國人最嚮往十大康養目的地」等。

「農民科學家」的奮鬥歷程

張先忠曾任房縣林特高中生物教師,教書18年。他是個不甘平庸、銳意進取的人,看到世世代代受窮的家人和鄉親們,他心裡不是滋味,他暗下決心要用知識改變命運。為了研究中國科學院的菌類課題,他曾走遍神農架的山山水水和原始大森林,一個人在茂密的樹林裡滾打,帶上乾糧,餓了啃一口饅頭,渴了喝一口山泉水,忍受著蚊蟲叮咬、毒蛇驚嚇、野獸襲擊的巨大痛苦,衣服被荊棘颳得破亂不堪,臉上、手臂上都是傷口,腳都磨出了血泡。在他「玩命」式的考察中發現了上千種菌類植物。他熱衷於科技發現和探索幾十年,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幾項發明和專著投放市場後,在行業中創造出達數億元的價值。

30多年的創業,在食藥用菌及中草藥材研究領域取得豐碩成果,被譽為「農民科學家」。其具體成果和事跡如下:

1979年,發現了適應野生天麻生長環境的秘密,能夠準確地在大森林裡挖到野生天麻,準確率達90%以上。

1982年,研究出兩季天麻生長的規律,使種植戶年產收益翻番,被譽為「神農架天麻大王」。

1982年,培育出「神農5號」代料棒木兩用型高產花菇菌種,投入到社會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年增加社會經濟效益達到2千萬元以上。

1983年,在湖北省天氣局高級工程師倪國裕的農業天氣項目支持下,發現黑木耳爆發性的生長規律,此項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提高黑木耳產量10倍以上,年增加社會經濟效益億元以上,發表論文《自然條件下黑木耳最佳生長量的研究》。

▲紅豆杉基地

1990年,編寫《早熟豐產香菇栽培新法》(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引起了國際菇類學會主席張樹庭教授的關注,親自接見會談進行鑒定,帶走栽培技術新書100本。

1990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去神農架房縣視察,專程到家中看望這位「農民科學家」併合影,給予鼓勵與褒獎。

1991年,提出《在長江流域開展華中柳(杞柳)人工培植推廣報告》,該報告得到當時省委書記關廣富親自簽批,後開發出利用邊角料開發出超薄型刨花板專利,杞柳項目最終落戶襄陽,生產4000多種柳編工藝品、傢具出口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2005年,獲得《紅豆杉玉液》發明專利。

2009年,獲得《一種保健飲品及其製備方法》的發明專利。

2012年,傳承發展的《張氏道家養生酒秘製技藝》被列為房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2014年,獲得《烏天麻無土立體栽培技術》的發明專利。

2000年起,張先忠開展了林下經濟產業和紅豆杉種植研究,提出「地上搖錢樹林下聚寶盆」立體種植林下經濟示範工程設想,與湖北省林科院合作開展了秦巴山區林下經濟模式研究。

2003年張先忠投資在野人谷鎮杜川村開展了50餘畝紅豆杉育苗種植、在東坪村開展了300多畝的林下經濟種植試驗,涉及紅豆杉、香榧、梭羅、木瓜、絞股藍、七葉一枝花、覆盆子、天麻、豬苓、靈芝、芍藥、香椿、珙桐、核桃、梨樹等十幾個品種。

2005年引進了卿龍集團在杜川村投建了當時全國最大的紅豆杉人工種植基地,總面積約350畝。

2011年在神農架林區推廣種植紅豆杉4000畝,

2013年在河南省淅川縣老城鎮開展紅豆杉石漠化改造試驗種植100畝。

2016年在竹山縣擂鼓鎮合作設立300畝種植育苗基地。

為了讓自己的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的農民,帶動大家一起富裕,張先忠先後成立了神農架林區生態資源開發利用研究中心、神農架紅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房縣野人谷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房縣炎帝仙草黃酒廠、湖北房縣神農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