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一年多花4000多億治病 只因環境中的內分泌干擾物?

導讀

研究結果顯示,近十幾年來,中國人血清中某些環境汙染物(尤其是EDCs)濃度增加了數十倍。常見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學品屬於內分泌干擾物質,暴露導致的男性不育、肥胖症和糖尿病三種疾病的發病數約為250萬起,醫療成本達572億元。

全文2527字,點擊文末鏈接可暢讀全文,也歡迎參與文末評論。

研究顯示,2010年中國由於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學品暴露導致的男性不育、肥胖症和糖尿病三種疾病的發病數約為250萬起,醫療成本約達572億元,其中以男性不育的影響最為顯著。塑膠玩具、盛裝食物的塑膠容器、覆蓋食物微波加熱的保鮮膜、室內裝潢或塑膠材質的家庭產品、醫療用的塑膠手套或輸血袋等,都可發現鄰苯二甲酸酯類的蹤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著中國快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化學品生產、消費國,中國普通人群因有害化學品暴露而造成的疾病負擔也日益引發關注。近期,北京大學新聞網公開了該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劉建國課題組的一項新研究,該研究顯示,2010年中國由於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學品暴露導致的男性不育、肥胖症和糖尿病三種疾病的發病數約為250萬起,醫療成本約達572億元,其中以男性不育的影響最為顯著。

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這個看似陌生的名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卻隨處可見。這是一類用途廣泛的增塑劑類化學品,可以增加塑料製品的柔軟度。塑膠玩具、盛裝食物的塑膠容器、覆蓋食物微波加熱的保鮮膜、室內裝潢或塑膠材質的家庭產品、醫療用的塑膠手套或輸血袋等,都可發現鄰苯二甲酸酯類的蹤影。

劉建國課題組通過對當前普遍使用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學品的連續性案例研究,採用比較性風險評估方法(CRA),估算了由鄰苯二甲酸酯暴露所導致的中國普通人群男性不育、成人肥胖症和糖尿病這三種疾病所造成的疾病負擔。疾病負擔一般是指由於公共健康問題給社會帶來的醫療成本或社會經濟損失。該研究成果於2019年1月下旬發表在環境領域權威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研究顯示,2010年中國由於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學品暴露導致的僅上述三種疾病的發病數約為250萬起,醫療費用約達572億元;其中以男性不育的影響最為顯著,其次分別是成人肥胖和糖尿病。研究進一步推算了2010年中國因所有已知EDCs(內分泌干擾物質)暴露導致的全社會總醫療成本約為4294億元,約佔全年GDP的1.07%。

人體健康取決於一個運轉良好的內分泌系統,能夠調節某些激素的分泌從而維持必要的身體功能,如新陳代謝、生長髮育、睡眠和情緒等。而一些被稱之為「內分泌干擾物」的物質可以改變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從而增加健康受損風險。現代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廣泛應用的農藥、工業化學品、個人護理品、塑料製品及食品和飲料添加劑中含有的多種人工化學品,均具有內分泌干擾效應,可被稱為「內分泌干擾物質」(EDCs)。

2013年2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曾發表報告《內分泌干擾物科學研究現狀》,突出強調了內分泌干擾物和健康問題之間的聯繫,包括某些化學品對年輕男性睾丸發育的潛在危害,對女性乳腺癌、男性攝護腺癌、兒童神經系統發育、兒童多動症和甲狀腺癌的影響等。

而鄰苯二甲酸酯,就是一種典型的EDCs類物質。其會干擾生物體內分泌系統,並且與出生缺陷、生育問題和一系列代謝疾病有關。由於其潛在的「性別干擾」效應,鄰苯二甲酸酯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禁止和限制在兒童玩具中使用,並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近期,科學家們還在北極海鳥棲息地的鳥蛋中檢出內分泌干擾物質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樣本採集點距離最近的人類居住地有100英裡遠,這被認為是塑料衍生物汙染地球最偏遠地區的最新證據。

據北京大學新聞網,近十幾年來,中國人血清中某些環境汙染物(尤其是EDCs)濃度增加了數十倍。與此同時,不孕不育、兒童性早熟、肥胖、神經行為異常等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包括EDCs在內的環境中多種潛在有害化學品的環境和健康風險,以及其可能構成的顯著的社會經濟影響一直未受到充分關注。

劉建國等人的研究提到,根據疾病數據及流行病學研究,中國過去幾十年來與內分泌有關的疾病發病率正在顯著上升。

(以上為內容節選,全文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藥房託管落幕

國產腫瘤免疫葯圈地

爭議國家版輔助用藥目錄

帶量採購動了醫院的乳酪

一種誤診漏診率近9成的疼痛

為什麼每年走失50萬老人?

壓床:ICU不能承受之重

更多相關文章:

福建碳九泄漏後續:多位村民住院 應急處置遭質疑 [2018-11-08]

11月4日福建泉州市泉港區肖厝村碼頭的化學品碳九泄漏事件還在產生後續影響。財新記者了解到,至11月7日,嗆鼻氣味仍在泉港區範圍內瀰漫,肖厝村多位村民出現不適,入住泉港醫院急救。該村支撐漁排的塑料泡沫已被腐蝕,海面油汙仍未打撈乾凈。當地村民對政府應對應急漏油事件的方式表示了不滿。有化學品運輸人士對東港化工的日常保養水準提出質疑,化學品專家認為,有必要儘早公開泄漏碳九的具體成分。

11月4日凌晨1時14分,福建省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的寧波—天桐1#船舶與碼頭連接軟管處發生泄漏,共造成6.97噸碳九泄漏。這一碼頭位於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肖厝村,化學品油罐直接毗鄰村民的漁排。油汙侵蝕導致村民被半夜熏醒,漁排遇油汙下沉,水產品逃逸、死亡,油汙還擴散至泉港市區及後龍鎮上西村及峰前村、峰尾鎮。

據泉州市泉港區廣播電視台11月6日通報,11月5日,泉港區空氣自動監測子站各項空氣指標持續正常,受影響海域大氣VOCs(揮發性有機物)為0.0574 mg/m3,海水水質監測點石油類含量均符合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化學需氧量均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符合養殖水質要求)。

溫香彩委員:應儘快制定頒布《化學品環境管理條例》[2018-03-07]

「環境惡化不是一天形成的,歷史的欠帳不是一下子能解決好的。」全國政協委員溫香彩對財新記者說。3月6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民革界別聯組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物理室主任、民革中央委員溫香彩建議儘快制定《化學品環境管理條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錢峰迴應稱,此條例未列入今年人大的國務院立法計劃,但時機成熟時,會積極推進化學品管理的立法。

溫香彩是兩會上的老面孔了,2018年是她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第11年。十餘年間,她一直關注環保議題。2008年成為政協委員後,溫香彩的第一份提案聚焦水汙染。此外,她還曾建議《土壤汙染防治法》的頒布、《水汙染防治法》的修訂等。

2018年全國兩會,溫香彩依然關注環境議題,除了儘快制定《化學品環境管理條例》的提案,她還建議儘快修訂《雜訊法》,切實解決雜訊擾民問題。

【中國改革】化學品風險防控亟待立法 [2015-08-27]

今年8月12日夜間發生在天津濱海新區的危險化學品倉庫大爆炸事故,再次以血淋淋的殘酷教訓把一個重大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化學品的環境風險防控。

當今化學品的使用已深入到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在帶給人類財富增長和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健康和環境風險。與水、大氣、土壤等感官性較強的汙染相比,化學品的汙染往往是看不見的、危害也不是馬上就能覺察到的。比如,當年看上去很清澈的日本水俁灣和美國哈得遜河,其水體、魚類和底泥卻富含甲基汞、多氯聯苯等高致癌、致畸化合物,並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環境公害」。部分有毒有害化學品具有環境持久性、生物蓄積性、遺傳發育毒性、內分泌干擾性、致癌致畸突變性等毒性,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構成的危害一旦顯現,將難以逆轉。

化學品汙染防治直接關係著中國「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清潔水行動計劃」的實施。雖然2013年環保部向社會發布了《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提出了化學品汙染防治的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但是與水、大氣、土壤等汙染治理相比,更本源、更隱蔽、危害也更持久的化學品汙染防控還缺少上位法支撐,各項工作的推進亟待從立法上予以高度重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