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斯巴魯再陷造假門 內憂外患下路似乎越走越窄

  再陷“造假門” 斯巴魯內憂外困

  來源:北京商報

  加強公司內部管理的承諾言猶在耳,半年後日本汽車製造商斯巴魯再度遭遇打臉。斯巴魯公司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承認了公司涉嫌篡改汽車燃效和尾氣測試數據,並且發現了新的造假細節。號稱“日本寶馬”的斯巴魯曾借性能車翼豹WRX STI超好的品質和強悍的性能讓車迷津津樂道,然而在這之後斯巴魯似乎就開始走下坡路。如果車型變得越發普通還可以解釋為審美創新上的瓶頸,但半年之內先後兩起事故透露的就是斯巴魯在品質把關上的缺失,再加上國際環境的風雲變幻,斯巴魯的路似乎越走越窄了。

  數據造假

  從903輛到1551輛,在最新一輪公布的產品數據造假情況中,受影響的車輛幾乎翻了一倍。斯巴魯公司的內部人員表示,在測量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和其他參數時,斯巴魯忽略了車輛速度和空氣濕度與現有標準的偏差。

  醜聞總要有人“買單”。為了明確經營責任,斯巴魯社長吉永泰之引咎辭職。據了解,吉永泰之將辭去公司總裁及首席執行官的職務,亦承擔造假醜聞的責任。之後,吉永泰之將成為無代表權的董事長,專門應對違規問題。未來總裁中村拓美將成為公司的新任首席執行官,這一任命將於22日開始生效。

  早在去年,斯巴魯就被曝出在車輛出廠前對燃效和尾氣的隨機抽查中,長久以來存在篡改測試值的不正當行為。今年4月,斯巴魯就此事向日本國土交通省提交了調查報告,在這次的調查結果中,共903輛車涉嫌數據造假。5月中旬,國土交通省再次對斯巴魯造假進行調查,而刷新了此前紀錄的1551輛涉事車輛就是在最新一輪調查中發現的。

  斯巴魯似乎進入了多事之秋。半年前,“質檢門”讓斯巴魯深陷輿論旋渦,“質檢糊弄30年”的呼聲此起彼伏。據日媒披露,當時斯巴魯因為違反規定讓不具備資格的員工進行了出貨前新車的最終檢查,因此召回了約25萬輛他們認為有必要重新檢查的汽車,涉及斯巴魯的所有車型。

  內憂待解

  品質是“造假門”背後惹怒眾人的關鍵詞。此前,斯巴魯已經進行過多次召回,2017年1月,2008-2011年款的部分力獅、森林人、翼豹等車型已被召回,原因在於發動機水泵軸配裝間隙小,可能導致軸承鎖死、水泵無法正常工作。如果要繼續行駛可能會出現發動機熄火且不能重新啟動的情況,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回望斯巴魯這些年來的歷程,會發現斯巴魯並沒有少給自己“埋雷”。以斯巴魯最為核心的水準對置發動機技術來講,這項技術能夠使車輛整體的高度降低、長度縮短、整車重量更輕,車輛駕駛更加平穩等,因此早期的不少品牌如大眾、雪鐵龍等都應用了這一技術。

  世間之事難兩全。水準對置發動機在給斯巴魯帶來榮耀的同時,也存在著致命的缺點。一個原因在於橫置的氣缸會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機油流到底部,造成氣缸無法充分潤滑的結果,進而帶來了機油潤滑等難以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在於活塞的水準放置與重力作用的相互疊加,導致水準往返運動中頂部和底部與缸套的摩擦程度不一,極有可能造成燒機油情況的出現。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發動機對機油的品質要求更高,而且比起其他以省油著稱的日系車,斯巴魯無疑放棄了自己的一大優勢。

  這些硬傷困擾著斯巴魯,而衰落的景象已經率先出現在了中國,後者已經躋身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而斯巴魯最讓人詬病的除了品質問題外,還有“看人下菜碟”這一點。在北美市場,斯巴魯要求每1.5萬千米進行一次保養,在日本是每1萬千米保養一次,但這一數據放在中國卻成了5000千米。難看的吃相讓斯巴魯始終在中國市場銷量墊底。

  2017年,中國市場上的中冀斯巴魯年淨利潤僅為176萬元,平均單車利潤僅為81-95元。就連在關鍵的北美市場,斯巴魯也沒能拿出一份像樣的成績單。美國市場的銷量一度佔據斯巴魯汽車全球銷量的60%,但在去年三季度,斯巴魯共在美國市場銷售了約15.9萬輛汽車,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3%,營業利潤也下降了13.2%。

  外患難平

  斯巴魯折戟中國市場也有一定的外在原因。目前斯巴魯旗下的車型仍然以進口形式在華銷售,因此在性價比方面難免弱於那些已經實現了國產的競爭對手。即便是在需求旺盛的美國,斯巴魯也沒有選擇開設更多工廠的打算。事實上,斯巴魯汽車在日本以外地區隻設立了一家工廠,即斯巴魯印第安納汽車有限公司。

  而這又牽扯出了另一個不確定因素——美國總統川普隨時有可能變化的各種政策。此前斯巴魯就被問及是否會在美國增設工廠,但斯巴魯卻表示,他們很擔憂美國政府的政策,與其說建造一座新工廠,斯巴魯更願意擴大現有設施,而且斯巴魯還面臨著能不能招到足夠員工的問題。

  一語成讖。就在上個月,川普剛剛宣布要再度發起232調查,這一次關稅大棒指向了汽車產業,而這對於日本車企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據了解,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佔據日本出口汽車總量的40%,出口總額達4.6兆日元,佔據總出口額的近30%。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斯巴魯這一次要栽在他最熱的市場上了。

  更為嚴重的是,斯巴魯本就難以在汽車市場上擺脫小眾的商標,而現在的各大車企卻已經開始了新能源車的爭奪戰。從2014-2016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48.3%,預計未來2-3年內,將繼續維持40%以上高速增長。而在擁有著成熟汽車市場的歐洲和美國,前有特斯拉這種著名的技術造車攔截,後有大眾、寶馬、通用、福特等實力派的追堵,在未來的汽車爭奪市場上,斯巴魯恐怕會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楊月涵/文 李烝/製表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