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感情專一的乾隆為何“中年淪陷”?追求完美,“曾經滄海難為水”

至愛憂傷

雍正五年(1727),十七歲的弘歷(乾隆)與滿洲富察氏的女子成親,她是察哈爾總督李榮保的女兒,其曾祖父哈什屯是清朝開國功臣,祖父米思翰是康熙親信。這年16歲的富察氏被冊封為弘歷嫡福晉。

一定程度上,良好的出身決定了富察氏的出色修養,加之乾隆未登基之前的感情生活非常融洽,其體貼溫柔,細心周到,都讓年輕的弘歷感到了這段婚姻的幸福。在乾隆登基的第二年年(1737),就將富察氏立為皇后,一時之間年輕的夫婦一個主外,一個主內,古老的帝國儼然也被鍍上了青春的色彩。富察氏居攝六宮,上以孝順侍奉皇太后,“朝夕承歡”,下撫視諸妃所生個皇子一如己出,因而得到了后宮一致讚揚,自嬪妃至工人皆心悅誠服。乾隆對富察氏皇后非常滿意,將她視為賢內助,曾放心地說:“朕得以專心國事,有余暇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乾隆實錄》

如懿傳富察氏形象

富察氏為人聰慧簡樸,平時不戴珠翠,以普通的草絨花作為修飾,每年還按照關外傳統技藝,用鹿羔細皮絨作荷包送給乾隆,以表示不能忘記祖業的艱難興起。富察氏離世後,乾隆讓人製作了一個特殊的盒子專門盛放皇后最後進獻的禮物,乾隆解釋了這件禮物的意義,並用滿語寫詩一首,其中頗為動情地寫到:“睹舊物兮心悲慟,憶音容兮淚朦朧。”

除此之外,她將女人的賢惠發揮到了極致。有一次,乾隆身患皮膚疾病,需要靜養百日,且每日都要不斷換藥,富察氏不放心別人來做,自己就搬到乾隆寢宮的側室,日夜照顧,讓乾隆深感溫暖。《郎潛紀聞二筆》

乾隆雖然共有41位嬪妃,但是對於乾隆來講與富察氏猶如初戀般的感情生活佔據了他早年的所有太空。乾隆與富察氏共生育二男二女,大兒子即二皇子永璉,死於乾隆三年,當時只有九歲,第二個兒子永琮,乾隆再次內定為太子,又於不久夭折。36歲的富察氏連失兩子,在嚴重的悲痛中不斷變得憔悴,損害了身體,“乃誕育佳兒,再遭夭折,殊難為懷。”《乾隆實錄》此前他們的第一個女兒也因病夭折,這對於夫妻二人的情感世界給予了巨大打擊,這也成了壓倒富察氏皇后的一根稻草。在跟隨乾隆從山東回京的路上突得疾病去世,乾隆強忍悲痛安排皇后葬禮,凡事均親自操辦,等忙完這些後已經是第二天凌晨,他又給富察氏皇后寫了三首情真意切的挽詩,如“半生成永訣,一見定何時?”這樣淺白而有真情的句子。此後很長時間,乾隆神情恍惚,甚至在入睡後經常驚醒,他自己說這段日子“朕今年屢遭哀悼之事,於至情實不能已。”《清實錄》。作為帝國最高掌舵人,他的喜怒哀樂牽動著成千上萬人的命運,甚至他的兩位大阿哥也無端遭到乾隆懲處,平白無故認為“遇此大事,大阿哥竟茫然無措,於孝道禮儀,未克盡處甚多。”沒多久這個大小夥子竟然驚懼而死。

官員從大學士到總督、巡撫等等各級官員均因為皇后之喪,無端遭遇橫禍,按照滿洲風俗,皇后去世,官員們百天內不許剃頭,以表示內心悲痛之情。隻不過這一風俗並無具體法規要求,而此前就連雍正去世後,許多官員百日內剃頭並未有任何處理。乾隆卻認為這是官員對皇后的大不敬,是對整個綱紀禮法規則的挑戰。一開始想把剃頭官員全部處斬,最後發現剃頭的人實在太多,不得已才做出輕判。對於江南河道總督這樣的一品高官在皇后喪失期間剃頭,乾隆異常震怒下令其自殺。湖北巡撫、湖南巡撫因此被革職。對於那些沒有及時對皇后之喪表達哀悼的滿洲官員也甚為不滿,他認為,這些滿洲官員所受皇恩較漢人官員尤為深重,“義當號痛奔赴”。於是乾隆迅速懲戒53位沒有上奏悼念的忘恩負義之人,每人各降兩級。皇后之喪風波中受到處理的官員從大學士、總督、上書、巡撫到基層官吏不下百名,這場如同颶風摧毀般的震蕩讓整個官僚系統顫抖不已。“乾隆十三、十四年間,為高宗生平的第一變,由寅畏小心,一切務從寬大而一變成生殺予奪,逞情而為。”《清朝的皇帝》

對於富察氏皇后的懷念,乾隆持續了一生,后宮女人雖多,然而凡事最怕比較,在他心裡所有女人都不如富察氏溫柔賢惠。乾隆五十五年,八十歲的乾隆老邁龍鍾蹣跚地來到富察氏的陵前,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寫下懷念富察氏皇后的詩作,歷代品評乾隆詩歌大多都覺得其詩歌藝術水準普通,但是給這位皇后的詩作大多都能感人至深。八十六歲的時候,乾隆最後一次來探望富察氏陵,表達夫婦二人分別四十八年的懷念之情,此前幾年他甚至希望自己不要活到一百歲,這樣就可以在不到而十年的時間與皇后地下相聚。

如懿原型烏拉那拉氏的悲劇

富察氏皇后去世後,皇太后要乾隆立烏拉那拉氏為皇后,以添補後位空白,乾隆“心有不忍”,但由於“內治需人”,於當年七月一日立烏拉那拉氏為皇后,也被今人稱為如懿皇后,“如懿”的意思是“林慮懿德,非禮不處,意為安靜美好”《後漢書》。乾隆於是決定在40歲大慶之前,皇后喪事27個月之後,冊立她為皇后。

乾隆和烏拉那拉氏影視形象

那拉氏出身遠遠沒有富察氏家族顯赫,她的父親只是一位佐領,在乾隆登基之前,烏拉那拉氏也是乾隆未登基時的側福晉,二人生有二子一女。她比乾隆小七歲,32歲被正式立為皇后,她與皇太后的關係也極為融洽,乾隆帶著她參加了1765年的第四次南巡,這也是乾隆自富察氏皇后去世後的首次南巡。就在這年的春天,在杭州停留期間,乾隆和烏拉那拉氏皇后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皇后當眾剪去自己的頭髮,聲明想去做尼姑,說我這樣生活,還不如尼姑。乾隆大怒,命人將其送回京城打入冷宮,沒多久皇后就不明不白去世。

此前,乾隆就對那拉氏一直找不到感覺,一想到富察氏皇后,馬上就覺得這樣的女人這個世界不會再有了,所以乾隆跟烏拉那拉氏皇后越來越冷漠,有時一整天也說不上一句話,這種“冷暴力”讓烏拉那拉氏皇后非常痛苦。

如同“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愛情經歷,在乾隆心裡,富察氏是他人生唯一的愛情,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但是這對烏拉那拉氏皇后的確是很不公平的,上天賦予了她們不同的樣貌、氣質、情商,卻走向了不同的人生結局。作為皇帝的女人,不幸者是大多數,如同富察氏這樣,實屬少見。第一位皇后去世後的重大政治輿情,在當時引起了諸多猜測。當時山西有一個姓嚴的候選官吏,向大學士舒赫德投書,對乾隆如此對待皇后發表不同看法,嚇得舒赫德趕緊向乾隆匯報,將這個嚴姓官吏逮捕入獄,在審訊時,他交代說:“我那時在山西本籍,即聞有此事,即都說皇上在江南要立一個妃子,納皇后不依,因此挺觸,將頭髮剪去,這個話說的人很多。”《清代文字獄檔》

至於那拉氏到底在杭州違背乾隆什麽旨意不得而知,乾隆命令舒赫德將其在京秘密審理,然後將結果“密奏”,“不必解赴行在,恐致無識之徒妄加猜疑。”據說那拉氏抗議是因為乾隆在杭州迷戀了其他女子,也可能源於皇后對皇太后的不敬,“性忽改常,於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乾隆說辭)。禦史李玉鳴上書乾隆請按照皇后葬禮規格安葬烏拉那拉氏,結果被乾隆發配伊犁。刑部右侍郎,宗室成員阿永阿反對乾隆廢除烏拉那拉氏皇后之名,乾隆大怒斥責說: “阿某宗戚近臣,乃敢蹈漢人惡習,以博一己之名耶!”而將其流放黑龍江,可以想見臣下的意見並不過分卻引來乾隆極大反彈,說明烏拉那拉氏給乾隆造成的憤怒程度。

按照乾隆的性格,如果那拉氏皇后所諫並非納妃之事,外界傳言就是無稽之談,乾隆也一定會大發議論,進行駁斥。此後乾隆對此卻諱莫如深,顯然這件事情不能拿到桌面。考慮到皇后竟然以剪發抗爭,其中的宮闈之事,必然是其中有著重大矛盾不可化解,最終導致其迅速死亡的悲劇。不光如此,他們所生的皇十二子永璂也從此失去幹隆的喜歡,乾隆幾個成年去世的兒子均受到追封,這個皇十二子25歲時去世,沒有得到任何諡爵,可見其受到冷落的程度。

但是有關乾隆繼任皇后烏拉那拉氏的事情並未就此終結,在他死後的十年,曾任督察員書吏的嚴譄上書乾隆,說乾隆沒有以皇后之喪儀禮悼念烏拉那拉氏屬於嚴重錯誤,他有責任為烏拉那拉氏討還公道。乾隆迅速將其逮捕審訊。兩年後,乾隆出遊時一個名叫金從善的生員在禦道旁上書,請求乾隆回復烏拉那拉氏的皇后稱號。乾隆震怒非常,卻不得不對此做出必要的輿論解釋,重申烏拉那拉氏嚴重違反國俗,理應受到如此嚴懲。同時將上書人金從善抓捕被擬凌遲處死,乾隆下旨改為斬立決。

此後雖然沒有人再敢提出異議,在那個封建禮法大如天的時期,乾隆的做法非常不合禮儀傳統。甚至許多人認為乾隆這樣做不僅對不起死去的皇后,而且有損帝王尊嚴,有的人還認為,自從乾隆十三年以後國家的種種不順利,都是因為乾隆對待皇后的刻薄遭到了上天的報應。

拋卻當時的言論觀點外,從乾隆性格來看,他追求完美,第一位富察氏皇后給他的情感生活讓他再難對別的女人產生如此深情。從乾隆十七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他似乎從未擺脫這種喪偶痛苦,到了1799年乾隆去世時,他給富察氏皇后寫了一百多首哀悼詩作,這些作品都成了乾隆四萬多首詩歌中的精品,因為感情真摯,筆墨深沉。

相較於富察氏皇后多年來與乾隆的默契程度,那拉氏在富察氏皇后去世,乾隆遭受重大情感危機時,在其母授命下冊立其為皇后,二人感情程度不深。且任何人物都怕對比,乾隆對富察氏的念念不忘一直持續到八十多歲,這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情,對於新皇后來說無疑是一種悲劇性的伏筆,在那個后宮年代,能夠像富察氏獲得皇帝的真愛並不多,大多數女人都成了后宮的悲劇角色,而那拉氏皇后和他的兒子都成了乾隆情感喜怒不定的最大受害者,此後乾隆從早期的專一情感生活逐漸轉向私生活放縱,並數次違背清朝祖製納各族女子為妃,終於成了“中年淪陷”的典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