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薛洪言:反思P2P覆滅,科技接棒互聯網

文|薛洪言

隨著頭部平台的相繼爆雷,P2P行業最終走向了覆滅。債權理財背後的信用風險,需要雄厚的資本作為緩衝墊;在理財領域,草根創業、互聯網的輕模式打法走不通。

與P2P一起走向覆滅的,還有高息現金貸。2019年下半年起,借大數據整頓之手,很多為現金貸提供“賣水”服務的數據服務商被查,斷了“糧草”,此前屢禁不止的高利貸總算得到根本性緩解。

作為大眾心中互聯網金融的兩大典型代表,P2P和高息現金貸的覆滅,給一個時代畫上了句點。互金行業,走過動蕩的青春期,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P2P覆滅:模式創新無法解決金融悖論

2013年,餘額寶的出現帶火了互聯網理財,P2P理財從小眾走向大眾,開始了普惠化之路,與第三方支付一起,成為當時互聯網金融最典型的業態。

問題是,P2P的普惠化有個內在的悖論,即資產端的普惠化,對應高風險的借款人;資金端的普惠化,對應的則是追求無風險收益的普羅大眾。根據理財產品分級原則,以高風險借款為底層資產的理財產品,是不應無門檻地向大眾敞開的,若強行普惠化,自然會引發風險承擔與損失擔保的問題,偏離信息中介的定位。

2013年之後,P2P平台偏離初心,本息保障成為主流,由平台承擔實質性的信用風險。作為創業機構,P2P平台強調輕資產運營,根本沒有本息保障的實力,於是,大量逾期出現後,擺在很多P2P平台面前的只剩下兩條路:要麽關停歇業,要麽“拆東牆補西牆”。

借著互聯網金融的風口,大批的理財投資者湧向P2P,大量新資金湧入,對平台而言,以資金池的方式“拆東牆補西牆”具有很強的誘惑力,很多平台也走上這條路。

一旦開始“拆東牆補西牆”,P2P平台的運營重心就從控制借款人風險變為獲得更多投資者資金。為吸引資金,這類P2P平台祭出高息法寶,超高的收益率,把那些真正想走“信息中介”模式的平台擠了出去。

但“拆東牆補西牆”,總是會出問題。2015年上半年,泛亞事件開始發酵,下半年,e租寶事件震驚全國。也是在2015年,互聯網金融開始有序納入監管。這個時候將P2P納入監管,初衷是推動P2P行業走上規範發展之路,事後看,更多的是加速了P2P行業的崩潰。“拆東牆補西牆”的業務模式,規範和透明必然帶來“見光死”。

2016年開始,互聯網金融的整治大幕開啟。P2P行業作為整頓重點,方向是從信用中介轉向信息中介,但事後看,整改時間表一拖再拖,終究無法按期完成。

從信用中介轉向信息中介,本質上是經營模式的銀行化,而銀行是最複雜的金融機構、接受最嚴格的監管,其經營複雜度和監管複雜度都不是P2P這類創業平台能夠承載的。因此,把P2P變成銀行是不可能的,備案也是不可能備案的。

2018年中,P2P出現第一波爆雷潮,汙名化愈發嚴重。活下來的P2P平台,仍然寄希望於監管備案,終究一場空。2019年7月,陸金所宣布停止網貸業務,被解讀為備案終止的信號,而其他一些龍頭平台,如拍拍貸等,也都加快資金的B端化,不再對接普通投資者資金,全面轉型為助貸平台。

那些資產端不夠扎實的P2P平台,機構資金瞧不上,連轉型助貸平台的資格都沒有,只剩下退出清盤一條路。

這些年,P2P行業風風雨雨,從輝煌走向覆滅,只不過再次向我們證明,要尊重基本的商業邏輯,要敬畏風險,要尊重金融業的本質。

別了,高息貸款

2016年,P2P正式開啟整頓備案之路;也是在2016年,現金貸作為風口悄然崛起。與P2P平台經營多年依舊虧損不同,現金貸平台擺脫了“先虧損後盈利”的典型互聯網困境,幾乎從未經歷過虧損期。

開業即賺錢的模式,很快吸引了大批擁躉,創業者、傳統企業、主流金融機構、互聯網平台、轉型中的P2P等紛紛抓住了這個風口。

開業即賺錢的精髓,在於“定價覆蓋風險”。只要貸款利率放開,借款群體風險高、平台自身風控能力差,這些典型的經營難題都不再是難題,把利率往上加就行了。36%不行,就50%;50%還不行,就100%;甚至一些追求暴利的平台,還推出過年化1000%以上的貸款產品。

問題是,高息貸款把成本轉嫁給借款人,借款人背上沉重的還息枷鎖,逾期率必然上升。於是,暴力催收也就成了標配,還不上,就等著被催收吧。從商業經營的層面看,高利貸+暴力催收形成了一個“完美”閉環,足以確保貸款資金安全,確保現金貸成為一個暴利的商業模式。

暴利,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和投機者。這個行業,很快也就走上了岔路,一度成為擾亂社會穩定的罪魁禍首,人人喊打。2017年底,現金貸新規頒布,基本給高息貸款判了死刑。

以2017年底為分水嶺,一些大型機構、持牌機構相繼走上轉型之路,利用之前現金貸賺來的錢夯實風控實力;也有一些機構,仍然沉迷現金貸的暴利遊戲,通過更換馬甲的方式逃避監管;也有一些機構,選擇落袋為安,不再碰現金貸業務,重新做起了主業。

現金貸平台的轉型,催生了助貸與開放平台。

低息貸款對經營能力要求更高,單打獨鬥很難破局,各憑所長、優勢互補,才能實現經營效率的最大化。

於是,開放平台成為主流的模式,那些擁有“資金、流量、數據、牌照”等核心資源的機構,都能在開放平台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實現了成功轉型。

消費金融也步入2.0階段,助貸、聯合貸款、開放平台等成為這個階段的關鍵詞。那些沉迷於高息現金貸的機構,則在2019年下半年迎來了監管鐵拳。通過對大數據服務商的偵查,那些潛伏在半地下和地下的高利貸組織失去了風控支持和流量支持,沒了“生存土壤”,失去了大規模作惡的能力。

相比P2P行業的覆滅,很多憑借高息貸款崛起的平台最後成功轉型,甚至獲得消費金融牌照,變成主流金融機構中的一員。

P2P的覆滅,源於商業模式層面的悖論;而現金貸平台的轉型,之所以能夠突破“低利率定價”與普惠借款人“高風險高成本”的矛盾,靠的則是金融科技的力量。

相比傳統經營模式,智能行銷、智能審批、智能客服、智能催收等模式創新顯著降低了貸款機構經營成本,而且科技實力越高、綜合運營成本越低,為金融機構發力金融科技提供了充分的正激勵,最終在行業中湧現出一批金融科技實力雄厚的機構。這些機構反過來推動科技輸出和賦能,成功將互聯網金融帶入金融科技的新階段。

科技接棒互聯網,B端接棒C端

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頒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金融界定為“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事後看,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推動了金融普惠化,改善了用戶體驗,唯獨對風控提升無能為力。風控能力上不去,客群的擴大、規模的提升帶來的效果就如同“小馬拉大車”,不可持續,容易出事。無論是P2P的爆雷,還是早期現金貸的高利貸化,都與此脫不了關係。

風控能力的提升,需依賴金融科技。在科技賦能下,風控能力與業務規模同步提升,金融創新發展才變得可持續。所以,2016年之後,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從互聯網轉向金融科技,這並非是改名遊戲,而是核心驅動力的改變。

正是意識到科技成為行業發展主要驅動力,自2017年起,互聯網平台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愈發密切,金融科技成為連接二者的紐帶,金融科技部門也一躍從成本中心變成了營收中心。

大的互聯網巨頭,紛紛設立金融科技事業部;大中型銀行,也紛紛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科技輸出,成了行業潮流。

2019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提出要“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在官方語境層面,金融科技正式取代互聯網金融的地位,互聯網金融已翻篇,科技開始引領未來。

相比互聯網的應用仍局限於C端,金融科技還能有效賦能B端,開啟了供應鏈金融、小微金融的新風口。

舉例來說,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讓供應鏈本身可衡量、可分析,全面增厚傳統供應鏈的“物流、商流、信息流”等數據價值,為供應鏈金融創新打開空間。物聯網從信息層面促使了“物”的覺醒,而區塊鏈則從信任層面緩解了“確權”難題。

當供應鏈引入區塊鏈,類似於在一個真實交易環境中疊加一個基於區塊鏈的虛擬系統,兩個系統同步反映交易歷史。基於區塊鏈的虛擬系統無法隨意刪改,與現實場景中的真實交易平行推進,大大緩解了多方參與帶來的“陌生人”信任問題,使得供應鏈金融不僅可以擺脫對核心企業確權的依賴,還能“穿透”多層交易結構,將信用賦予遠端供應商和經銷商。

此外,將區塊鏈引入供應鏈,還能顯著降低金融機構操作成本,繼而為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創造空間。區塊鏈屬於分布式數據庫系統,天然具有跨組織協調功能,而區塊鏈自身的時間戳、加密等機制,又容易讓各方就鏈上信息的真實性達成共識。

所以,區塊鏈天然可以促進跨組織節點之間的信任關係,與供應鏈金融具有內在適配性。

當區塊鏈與物聯網結合時,既增厚了數據維度,又解決了數據真實性問題,還能為人工智能的應用提供土壤,將供應鏈金融創新推向新的階段。

新階段、新起點

作為從業者,回顧過去五年行業的發展,常有恍惚之感:變化來得太快、轉折也來得太快。但梳理行業脈絡不難發現,發展始終是連續的,現在脫胎於過去,沒有早幾年的互聯網金融,也就沒有這兩年的金融科技。

當前,金融科技火熱依舊,互聯網金融已少有人提起。二者的確存在很多不同,但一脈相承的內核沒有變,這個內核,就是金融創新與行業競爭。正是創新與競爭的相輔相成,推動著金融業不斷持續向前!

(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編輯:袁滿;本文刊於2020年8月3日出版的《財經》雜誌金融科技專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