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這個瑕疵,你還敢說自己素顏比較美嗎?

之前我在看綜藝節目的時候,發現馬思純這個臉上帶個小愛心的妝容挺特別的挺萌的。

到微博上一搜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明星長痘痘的遮掩術呀!」

不論是馬思純自己還是化妝師想出來的,都應該加個雞腿!

這樣處理,不僅痘痘不那麼突兀了,看起來還挺可愛的,而且痘痘還不會受到感染。

建議鄭爽的OK綳這該方法可以借鑒改良一下~

再繼續看看評論,有粉絲說馬思純的痘痘,是帶狀皰疹的「遺留產物」。

就先不管是什麼吧,反正從近期的機場照來看,馬思純的皮膚恢復得很不錯,一點痘印、色素沉著都看不出來,一如既往白皙細膩,彷彿從來沒長過痘痘。

其實,長過痘痘或是過敏後出現的紅色痘印,以及經常性面部肌膚泛紅等,最後都會造成炎症後色素沉著,這類肌膚問題對經常長痘或經常過敏的小仙女而言,想必一點也不陌生。

那麼出現這類驗證後色素沉著,我們又該怎麼處理呢?

答案很簡單:

通過「消炎」、「抗炎」就能有效減少後期炎症色素沉著的幾率。

今天的文章,小七就來聊聊關於「消炎」、「抗炎」和怎麼防治炎症後色素沉澱的問題。

這個主題同樣適用於換季容易過敏、痘印難以消除、皮膚經常泛紅的小仙女們。

請大家一定要認真看並做好筆記哦!

什麼是炎症?

其實,我們的身體每時每刻都有炎症的發生,這是身體在抵禦各種外因、內因刺激的表現。

換句話說,有炎症反應才證明我們還活著!

皮膚是我們身體最大的器官,也是第一道防線,更容易遭受各種的外界刺激。

同時,皮膚也是各種刺激的重要接受部位。

不是只有過敏、創口周圍紅腫才意味著皮膚正在發炎,

皮膚的潮紅、熱癢、水腫、刺痛等都可能是炎症反應的表現。

皮膚在受到刺激後,會產生炎症因子,進而激活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進行修復。

這個修復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氧自由基,並且會形成一些我們非常討厭的產物,比如膿腫大痘裡的膿水等。

炎症的產生跟我們的肌膚屏障能力也有很大的關係:

屏障越健康,抵禦外界刺激的能力也就更強,更不易產生炎症;

相反,屏障越弱,越容易出現炎症。炎症還會進一步影響肌膚屏障的健康,進入一個惡性循環,所以修護、強化皮膚屏障對抗炎也有一定的幫助。

我們的皮膚每天都在產生炎症,所幸正常的炎症並不會我們的皮膚造成過大的傷害。

但是,一旦出現屏障受損或者爆痘這樣比較嚴重的問題,皮膚就會產生大量的炎症因子,進而在皮膚產生較明顯的如潮紅、水腫、色素沉著等肌膚問題。

影響皮膚炎症的因素

產生或加重炎症的因素一般可分為內因和外因。

外因是來自於外界的各種刺激,如空氣汙染、紫外線、極端氣象、過度摩擦、藥物刺激等。

內因卻屬於我們經常忽略的一部分,如心情、壓力、飲食、睡眠、缺少運動等。

想要有效減少皮膚炎症反應,除了要在護膚品的選擇上下苦功夫,這些外因、內因更要重視起來。減少刺激源屬於「防患於未然」,而護膚品更多是在「亡羊補牢」。

減少外界刺激,要比護膚品能做到的更多。

保持心情愉快、飲食清淡、睡眠充足、加強運動、嚴格防曬等等,都會對預防(抗炎)、減輕炎症(消炎)有非常大的幫助。

對於肌膚屏障受損、痘痘肌膚、敏感肌膚等膚質,減少刺激源是首要任務。

要先防止炎症進一步加重,再循序漸進消炎,以避免留下嚴重色素沉著等問題。

而對於健康肌膚而言,抗炎更大的意義在於減少刺激源、減少炎症因子的產生,

基本就等於減少自由基的產生,對抗氧化、延緩衰老有非常大的意義。

抗炎?消炎?

大家要明確「消炎」和「抗炎」的區別。

用比較形象的比喻來說,抗炎是生活中細水長流的保護,更像是保健品;而消炎則是在已經產生嚴重炎症反應時候的急救藥。

抗炎是錦上添花,而消炎則更像是雪中送炭。

對於不那麼健康強韌的肌膚而言,消炎、抗炎可能都是需要做的。

有嚴重炎症的時候要先消炎,偶爾出現幾顆痘痘,用祛痘精華局部塗抹;

大面積爆痘痘話,首先做好消炎,先把皮膚狀態穩定下來,同時考慮修復肌膚屏障,然後在後續護理中加入抗炎修復成分,以加速肌膚恢復,同時增強肌膚自身抵抗力,可一定程度上攔截炎症後色沉的產生,也是為後期皮膚維穩、增強外界抵抗力打下基礎。

總之,後續抗炎的步驟做得越早效果越好,越不容易造成色素沉著。

對於健康肌膚,雖然我們不用刻意去選擇抗炎的單品,但如果日常使用的護膚品中能包含一些抗炎效果的成分,在某種程度上也相當於是延緩衰老,強健肌膚。

如果小仙女們看完這次的文章後,想試試具有消炎、抗炎功效的產品,不妨多注意產品名稱及功效中的「舒緩」「修護」「褪紅」等字眼,基本上都不會出錯的。

更多的護膚小知識歡迎大家關注小七,有任何的肌膚問題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