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電商掘金海外市場 2018年跨境電商交易額將達8.8兆

  2018年跨境電商交易額將達8.8兆

  長江商報消息 國內電商巨頭收購海外電商品牌開設無人超市

  □本報記者 李璟

  隨著國內電商市場逐漸趨於飽和,海外市場成了各大電商掘金的新戰場。

  日前,京東無人超市在印尼首都雅加達開張營業,這也是東南亞地區首家正式營業的無人超市。京東集團相關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透露,京東早在2016年左右就開拓了印尼市場,這家超市的開業對於京東的“零售即服務”戰略至關重要,這也是京東首次利用其無人商店技術進軍海外市場。

  依托跨境電子商務平台,我國中小型企業正在成為對外貿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業內人士看來,拓展境外市場,是各大電商平台在國內市場逐漸趨於飽和時尋找的新突破,全球化會是國內電商平台發展的關鍵戰略,同時,平台資源也將形成互補。

  收購投資境外電商

  8月24日,武漢市民黃女士在某跨境電商平台上,以40元的單價購買了3盒日本某品牌感冒藥。“大一點的電商平台還是比較信的過的,一般商品大概半個月可以收到。”黃女士告訴長江商報記者,近兩年,她海淘的開銷已經明顯超過了其他購物開銷。

  8月23日晚,阿里巴巴公布2019財年一季度財報,本季度阿里巴巴國際商業零售業務收入達到43.16億元,同比增長64%,這主要得益於東南亞電商平台Lazada(阿里控股)和全球零售市場平台全球速賣通帶動業績增長。同時,也得益於菜鳥網絡和螞蟻金服在全球搭建的物流和支付基礎設施。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董事長CEO張勇也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國際化是阿里長期的發展戰略,阿里在國際化方面進行了長遠而全面的戰略部署。今年來,阿里收購了南亞電商平台Daraz,同時還對土耳其電商Trendyol進行了投資。

  在日前舉行的一場電商研討會上,多名專家也指出,隨著中國與全球市場合作的進程不斷加快,中小型跨境電商日益成為中國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增長點。

  “依托跨境電子商務平台,我國中小型企業正在成為對外貿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也面臨不少挑戰。”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主任張莉等專家在這場電商研討會上表示。張莉說,我國越來越多的中小型外貿電商參與到全球市場經濟活動中,他們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匯率變動、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各國稅收制度變化、部分地區基礎設施不完善、售後服務難提供等方面。

  海外大牌排隊湧入

  8月16日,京東集團發布2018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在2018財年第二季度,京東集團的淨收入達到12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2%,創下單季淨收入的新高。

  今年6月,瑞士百年製表品牌寶齊萊在全球範圍內首次試水電商,就選擇了入駐京東;日本家居生活類品牌MUJI無印良品也在今年6月正式入駐京東。京東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長江商報記者,今年上半年,我國零售消費品市場總體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京東集團日前發布的這組數字,進一步印證了互聯網零售在帶動經濟增長方面呈現的良好勢頭。

  另據阿里方面介紹,2018年全球購目標規模,將擴增至少200%。今年,阿里全球購平台針對境外優質中小品牌啟動“全球甄星計劃”,通過供應鏈合作夥伴分銷至全球購買手和賣家。預計全年至少孵化365個具備發展潛力的境外品牌。

  交易規模保持高水準增長

  有數據顯示,第二季度中國跨境進口電商市場規模為1005.2億元,環比上漲22.4%。今年以來,眾多主流跨境電商紛紛將業務的觸角伸向線下,以期望在新零售時代中佔得發展先機。4月20日,天貓國際的全國首家跨境線下店在西湖銀泰店開業;4月28日,網易考拉首家線下實體店在杭州大廈中央商城內正式開業;6月6日,小紅書首家線下實體體驗店在上海靜安大悅城開業;8月,京東無人超市在印尼首都雅加達開張營業。

  業內人士認為,世界電商市場,以亞馬遜為首的無人超市Amazon Go拔得頭籌,但京東和天貓等隨後發力,如今在新零售層面已實現趕超。

  京東數據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超過5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商品通過電商走進了中國。第三方機構預測,今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8.8兆元,2020年有望達到12兆元。此外,預計到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額佔進出口總額比重將達到37.6%。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保持在年均20%左右的高增長水準。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國內市場持續高速擴張數年之後,進軍海外成企業擴張的客觀需要,也是中國優勢行業輸出的具體體現。欣喜之餘也應保持理性,海外市場面臨著更多的政治、文化風險,也有規則差異帶來的經營風險。因此,確保“出海順利”不可能只靠經驗複製,還需未雨綢繆,通過充分了解、準備、溝通,包括引入戰略合作夥伴、保險等模式,尋求新市場的突破與發展。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萬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