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畢業季整形市場趨熱:“美顏”能帶來更多機會?

【社會37度】

編者按:這裡的文字沒有浮華,沒有空談,沒有“標題黨”。信息轟炸的網絡時代,我們只希望安靜記錄身邊的故事,關注冷暖人生,帶你觸摸社會的體溫。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日電 題:畢業季整形市場趨熱:“美顏”能帶來更多機會?

作者:楊雨奇

隨著畢業季和暑期的來臨,商家再度將目光聚焦在消費能力逐漸增強的學生群體身上。這其中,不少醫療美容機構也加入到暑期經濟的競爭中。

“暑期速美”、“畢業季整形專場”等等,在醫美機構名目繁多的廣告攻勢背後,是近年來逐漸龐大的學生醫美整形市場。

然而,在現實的社會競爭中,“美顏”真的可以帶來更多機會麽?在魚龍混雜的醫美市場裡,“刻”出來的美麗又如何保證安全?

資料圖 某整形醫院開辟大學生就業整形專場 圖文無關 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攝

暑期整容熱

整形機構客戶陡增,其中不乏中學生

6月8日,沈卉走出高考考場。扔下手中的書本,她已為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備好了禮物——整容。

在這個18歲的女孩看來,一切“蛻變”都要從提高顏值開始。

“顏值社會,我不能因為長相輸在起跑線。”沈卉相信,長相出眾,意味著能在大學交到更多朋友、談一場像樣的戀愛、甚至未來更多的求職機會。

實際上,在沈卉的朋友圈裡,整形已經變成很多高三畢業女生邁入大學的第一步:“跟我關係好的兩個閨蜜,一個準備開眼角,另一個準備做面部脂肪填充。”

6月12日,在母親的陪伴下,沈卉來到上海某整形機構預約雙眼皮手術。工作人員告訴她,要等到6月底才能排上號。

記者走訪北京多家整形機構也發現,為迎接暑期客戶上門,不少機構都推出了針對學生的整形“暑期約惠”活動,如出示學生證,即能享優惠等。

某整形機構網站推出暑期整形宣傳 網絡截圖

“的確,利用暑期來整形的學生比例很高”。上海伯思立醫療整形醫生徐曉斐解釋,每到暑期6~8月,整容人數就會比普通月份多出80%以上,且絕大多數都來自學生群體。

2018年,一份醫美行業的調查報告估算,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已超2200億。從消費者年齡來看,2018年選擇醫美整形的人數中,19歲以下佔比達18.81%,20~25歲年齡段人數最多,佔到40.41%。

“高考完的7~8月,很多準大學生或快畢業的大學生會利用假期來做整形。”此前,曾任職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會分會主任委員的郭樹忠,目前是北京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的院長。在郭樹忠所在的整形醫院,每年暑期手術量會比平時增多30%以上:“甚至一天時間,我就得接40多台手術”。

此外,郭樹忠表示,從年齡來看,目前整容群體也呈現出低齡化趨勢。近年來,有不少中學生也會在中考後,和父母一同來谘詢整形項目。

“但我們非常不建議18歲以下的孩子整容。”郭樹忠認為,年齡太小選擇整形,一來審美不夠成熟,容易盲目跟風;二來年齡太小骨骼尚處於生長階段,貿然進行手術存在較高風險。

資料圖:某地舉行高校畢業生招聘會。圖文無關 韋亮 攝

姣好的外貌像名牌大學文憑?

在沈卉看來,整形成功能換來更多的社交可能與求職機會。但在徐珊心裡,變得好看是一種時尚的“剛需”。

“女孩子為什麽喜歡發自拍?因為自拍裡的自己更好看。”正在廣州某大學念大一的徐珊,今年6月初,剛花掉1萬餘元做完了隆鼻手術。

回憶起術前的自己,徐珊總是嫌自己鼻梁太低、鼻翼又寬。再對比自己修圖後的樣子,徐珊有了整容的想法:“我的鼻子要和高圓圓一樣好看。”

走進當地一家整形機構,徐珊掏出一張高圓圓的照片告訴醫生:“我就想要這樣的鼻梁。”

蛇精臉、無辜眼、網紅鼻……郭樹忠時常聽到類似的整形需求:“不少年輕人都會帶著明星照,讓醫生比照著某個部位塑造。”郭樹忠表示,有時手術室裡都會掛著整形對象提供的照片,照著樣子做。

“愛美之心人人有之,但盲目追求明星的容顏並不可取。”在郭樹忠看來,年輕人受明星效應影響整容,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這樣的鼻子放在別人臉上好看,放在另一張臉上,就不見得適合。”

同時,郭樹忠提出,為了追求時尚選擇整形的心態同樣不可取:“今年流行的網紅臉,過幾年或許就變了,但容貌卻不是想變就變的。”

此外,在統計其他整容原因上,上述醫美行業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超半數女性選擇整容是為了取悅自己;其次是出於工作需要,佔比為19%。

“姣好的外貌就像名牌大學的文憑,它會是很好的敲門磚。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用人部門可能更加會考慮外表出眾者。”徐曉斐告訴記者,的確有不少年輕人會為了找工作整容。

圖據某機構發布的醫美行業調查報告 網絡截圖

選擇整形的男大學生:

“進不了演藝圈,當網紅也好”

如今,追求靚麗的外表已不再只是女性“特權”。隨著經濟水準的上升和眼球社會的形成,不少男性也走在了整形路上。

徐曉斐所在的整形機構,近兩年服務的男性客戶逐漸多了起來。據徐曉斐介紹,這其中有不少是藝考生或在校大學生。

正在四川某影視學院念表演專業的男生邵磊,一直對自己的形象有著很高的要求。和愛美的女孩一樣,邵磊告訴記者,同宿捨的男生出門或錄製短視頻節目前,都會精心打扮一番。

而這個暑假,他即將第3次走進整形醫院,準備進行墊下巴手術。

資料圖 顧客接受整形手術時,朋友用手機直播 圖文無關 中新社 張浪 攝

“哪怕以後進不了演藝圈,做李佳琦那樣的網紅也好。”在邵磊心裡,因為自己學的是影視表演,所以外在形象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自己未來的發展。為此,邵磊自讀大學後,已在2年時間裡分別進行了雙眼皮和腹部整形手術,累計花費近10萬元。

像邵磊一樣對長相追求完美的男性不再少數。上述醫美行業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男性醫美消費者平均客單價是女性的2.75倍,達到7025元,遠遠超過女性平均客單價的2551元。

“男性整容不奇怪,但進行多次或反覆整容,就該想想自己是不是有心理疾病了。”類似邵磊這樣頻繁整容的行為,郭樹忠提醒,不少人後來會演化成美容手術迷,陷入“幻想醜陋”的體相障礙之中。

郭樹忠解釋,所謂體相障礙,就是對自己的長相或某個身體部位過分在意,總覺得存在缺陷。在郭樹忠接診的案例中,就曾有整形者對自己的嘴角進行過13次手術:“他們會不斷進行修複,即便看上去並沒有他們描述得那樣不堪”。

資料圖 愛美者谘詢整形事項 圖文無關 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市場裡不乏“黑作坊”

行業規範亟待解決

按照行業報告的估算,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已超2200億元。對標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增長空間。然而,在旺盛需求的支持下,醫美市場存在的各種亂象也遭到頻頻曝光——

今年1月,安徽阜陽一名年僅23歲的網絡女主播因整容失敗跳樓自殺;此前也有媒體報導,貴州貴陽一名19歲少女在隆鼻手術時,發生意外死亡……

不少消費者帶著對美的追求走進整形機構,可最終卻陷入危及生命的泥潭。那麽,老百姓應當如何甄別專業的醫療整形機構?對待這個問題,郭樹忠直言:“很難”。

郭樹忠表示,資質不足、假藥泛濫、經營無審批,正是目前市面上整形黑機構存在的突出問題。

他介紹,很多非法運營的整形機構也會低價為消費者提供割雙眼皮、瘦臉針等整形項目:“雖是小手術,但依然對醫療設施的消毒,環境衛生等有著嚴格要求。如瘦臉針使用的藥品,很多小作坊無法保證藥品的用量甚至使用失效藥或假藥。”

實際上,根據法律規定,正規整容機構需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且放置於顯眼的位置方便消費者查看;同時,整形醫生也需擁有醫師資格證、執業醫師證、醫學美容主診醫生資格證等證書方可手術。

郭樹忠提醒,對於要不要進行整形手術,年輕人應審慎考慮,切勿盲目跟風。在決定做整形手術前,自己應查詢相關資料有所了解,杜絕在不具備資質的美容店進行手術。同時,術前也應與醫生積極溝通,表明整形要求,知曉手術風險,並簽訂手術合約。(完)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沈卉、徐珊、邵磊均為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